素说《论语》:颜渊篇(五)

01

   原  文     

颜渊第十二

12.0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02

   释  解      

司马牛之兄司马桓魋不能守道从礼,犯上作乱。司马牛为此常常忧愁。一天,忧心忡忡地对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的关爱,而我本有兄弟现在却孤独一人,不见兄弟的关爱。”子夏知道因桓魋违礼背亲使他失去了兄弟情义,让他孤独忧愁。子夏安慰开导说:“我听老师说过:'死生都由命运决定,富贵都由上天安排。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自己不能左右又何必烦恼忧愁呢?君子只需要做到敬天安人,心存敬慎而无过失,言行谦恭而合礼节,那么四海之内的人自然都会相爱互敬,虽不是兄弟,也会相待如同兄弟一般的呀!’作为一个修行的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03

   释  字      

《说文》:富:备也。一曰厚也。从宀畐声。方副切。

《约注》:富:徐灏曰:“富古音读如备,富、福并从畐声,故音义同。备、畐一声之转也。'一曰厚也’四字,浅人不知古义而妄增之。”舜徽按:本书:“畐,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是从畐声者,声亦兼义矣。小徐本无“一曰厚也”四字。

《广韵》:富:丰于财。

汉字“富”从宀畐声。“畐”像酒器坛形,从宀,象屋下,从畐,象家中器物丰满。本义为家中器物多,引申指完备、充裕、充足、财物、财物多等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君子不忧不惧”和“内省不疚”的教导,让弟子把握君子转向于存心养性“尊德性”修行的着力点,体悟君子的“不忧”之仁和“不惧”之勇,以达成自觉的苛责自我、审判自我的心灵反省能力,成就了君子内心的平和安详的仁善境界。本章承接前章君子的不忧不惧,通过司马牛的忧,同门学友子夏“何患”的开导关爱,让人们把握君子知天命以顺道的“不忧不惧”,从“敬而无失,恭而有礼”的“为仁由己”修行中,达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实现“天下归仁”的仁者境界。

司马牛之兄司马桓魋不能守道从礼,犯上作乱。司马牛为此常常忧愁。一天,忧心忡忡地对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的关爱,而我本有兄弟现在却孤独一人,不见兄弟的关爱。”子夏知道因桓魋违礼背亲使他失去了兄弟情义,让他孤独忧愁。子夏安慰开导说:“我听老师说过:'死生都由命运决定,富贵都由上天安排。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自己不能左右又何必烦恼忧愁呢?君子只需要做到敬天安人,心存敬慎而无过失,言行谦恭而合礼节,那么四海之内的人自然都会相爱互敬,虽不是兄弟,也会相待如同兄弟一般的呀!’作为一个修行的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本章需要注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孔子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致。有人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消极愚昧“宿命论”的人生态度,与传统的“自强不息”精神相冲突。其实“宿命论”观点来自于没有正确理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言说面向。孔子强调君子的“自强不息”其实是“尽人事,听天命”的“自强不息”,是在畏天尊命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顺道从仁的能力。死、生、富、贵这些虽不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最终决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尽人事,听天命”的“自强不息”,让仁道在顺天从命中尽性成长,以张扬仁道之至善,从而能够直达于生命的本质。从而让人们从司马牛颠沛流离、忧惧交加的苦难中,体悟君子的敬畏上天,修己安人,与人为善的“为仁由己”的尽人事,至于生死富贵非求之可得,则不妨听由天命,而无须烦心的泰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独亡”的“亡”字的含义。汉字“亡”从入从𠃊,入是人字。𠃊象曲折隐蔽形,是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而不见。因此“亡”虽然与“无”义相通,但是也有“无”字所没有的含义,即“亡”是从前“有”而现在“无”。因此,我没有使用“我独没有兄弟”这样的解读,而是解读为:“我本有兄弟现在却孤独一人,不见兄弟的关爱。”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