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疔
[概述] 、
概念 耳疔又称黑疗、耳疮,即外耳道疖。包括在占代文献里的“耳卒痛”、“耳肿”、
“耳肿痛”、“耳内生疮”,“耳疮”等病中。本病以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状如粟米或
椒目,耳痛较剧为临床特点。病因以风热外袭和肝胆湿热上壅为多。夏秋季多见,南方
多于北方,青少年多发。
历史源流 耳疔一病的症状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厥病》说:“耳痛不
可刺者,耳中有脓。”《素问.厥论篇》说:“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以上两段经文
概括了多种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的病因和症状,耳疔也在其中。认为耳痛,耳肿的病
因为“少阳之厥”,对症状的描述则有耳痛,耳中有脓,颊肿而热,暴聋等。
晋代,《肘后备急方。卷六》中开始有耳卒痛和耳中脓血出的治疗记载,对耳疔成脓
前后的两个不同阶段(耳卒痛、耳卒肿出脓水)的症状和治疗,画出了初步的轮廓。
至隋代,《诸病源侯论》一书开始提出了“耳疮”这一病名。如《诸病源侯论.卷二
十九》说:“耳疮侯,……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气血相搏,故耳生疮。”认为风热外
袭于耳而为病。
唐代,《外台秘要.卷二十二》中亦载有治耳卒肿方二首,分别为治疗耳卒肿与耳卒
肿出脓水的外治方。可见,唐代以前对耳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本病的治疗只采用了
外治疗法.
到了末代.对耳疔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均有了新的发展。《仁斋直指方。耳论》始
称耳疔:“耳疔以烧酒滴疗根上,方得脱,随用苦丁茶洗解酒毒。”《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
五》认为:“足少阴肾之经,经虚则风热邪气乘之,与津液相搏,故耳内生疮。”提出了肾
经虚,风热邪气外袭而发生本病。并载有治疗耳内生疮方六首,其中内治方一首,为菖
蒲汤。外治方五首,如外用的大黄散方、黄连散方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
剂。这说明了当时不仅对耳疔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在治疗上,也由原来
的单纯外治法,发展为内外兼治的手段。认识到内治法在治疗本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
了。服药以治肾经为善也”的论点,这是整体观念在本病治疗中的体现。
明代对本病的认识多遵前人所述,但较详细和具体。如《外科正宗.卷之二》说:“毒
气发于肾经者生为黑靥疗。其患多生耳窍,……顽硬如疔,痛彻骨髓。”提出蟾酥丸、黄
连解毒汤为疔疮主治方。此外,在卷之四中说:“小儿胎热或浴洗,水灌窍中,亦致耳窍
作痛生脓。”具体指出了洗浴不慎,污水流入耳中,浸渍耳窍而致耳疗。《普济方。卷五十
四》说:“夫耳者,肾之侯,心之寄窍。若其经为风热所客,随脉而上,至于耳中,气聚
不散,邪热攻冲,结聚为肿,甚则黄汁出,为暴聋之病也。”此论与《圣济总录》雷同。
本书共载治耳肿方12首,亦多取自《圣济总录》。而《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则根
据《素问.厥论篇》“少阳之厥”的观点,指出本病是“少阳相火。所致,重新提出了脏
腑经络本身功能失调而致耳疔的以内因为主的观点。
至清代,对耳疔病因病机、症状描述和治疗方法均有新的认识。其间著述中论及本
病者较多。如《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说;耳部黑疔,。此证生于耳窍暗藏之处,由肾经
火毒所发,亦有因服丹石热药,积毒而成者,色黑根深,形如椒目,疼如锥刺,痛引腮
脑,破流血水”。亦提出用蟾酥丸内服、外敷,毒甚者,可用黄连消毒饮。《增订治疗汇
要.卷上》对耳疔的病因、症状及治疗较《医宗金鉴》略为详尽,除内服药、滴耳药外.
并有耳外敷药。此外,对耳疗的因、症、脉,治的记述,以《疡科心得集.卷上》最为
详尽,此书不仅对耳疔(包括在耳痛之中).而且对耳疗合并脓耳的证治,以及治疗不当
所引起的并发症也有记载。可见,此时对本病已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病因病机]
一、风热外袭 由于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因洗浴不慎,污水灌入耳中,或因脓
耳之脓液浸渍,致使湿热之邪结聚于耳道,或因风热之邪侵袭,随脉入耳,耳道为邪毒
所犯,伤腐肌肤,与气血相搏,结聚为肿,腐肉成脓。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说:“风
热乘之,随脉入耳,与气血相搏,故生耳疮。”《外科正宗.卷之四》说:“浴洗水灌窍中,
亦致耳窍作痛生脓。”
二、肝胆湿热上壅 肝喜条达,胆性刚烈,肝胆之病变多为火热上亢。由于乎素嗜
食膏梁厚味、辛辣炙博之品,火毒内生。或由于风热湿邪外袭,内攻化火,引动肝胆火
热循经上犯,蒸灼耳道,壅遏经脉.逆于肌肤而为病。如《医学心悟。卷六》说:“聤豆
抵耳,耳内生疔也。乃肝经郁火所结”。
[真B床诊断]
症状:耳疗的主要症状为耳部疼痛,外耳道局部红肿,红肿严重者,张口、咀嚼困
难。耳部疼痛可延及同侧耳周、面颊、耳后等处。如肿塞外耳道,可影响听力,致患耳
暂时性耳聋。轻症可无明显全身症状,重症可有发热,恶风,头痛,周身不适.甚至大
便干结,小便黄少等全身症状。疗肿破溃流脓血后症状随即自行减轻。
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局部红肿,中央突起,小者形如粟粒,大者状如椒目,触痛
明显。压迫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疗肿顶部见有化脓黄点,是为成脓。如破溃,
则有脓血流出。此外,还可伴有耳前或耳后核。
鉴别诊断:根据耳肿痛及外耳道局部检查所见,耳疔之诊断并不困难。本病须与痄
腮、急性脓耳相鉴别:
1.痄腮 本病主症为腮腺肿胀疼痛,检查见口颊内腮腺管口红肿,压之可有分泌物
溢出。
2.急性脓耳 本病有急性脓耳病史,耳深部疼痛及乳突部压痛,鼓膜穿孔,有多量
粘性脓液流出。与耳疔之耳廓牵拉痛,疗肿穿溃后溢出少量纯脓是明显不同的。
[辨证论治]
一,辨证
(一)风热外袭
证侯:耳道灼热疼痛,张口、咀嚼、牵拉耳廓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可出现听力
减退。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局部隆起,形如粟粒,大者可如椒目。成脓时顶部可
见化脓黄点。疔肿破溃后,流出少许带血黄脓,症状随之减退。全身或可伴发热,微恶
风,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
病机分析:耳部皮肤卫外功能减弱,风热外邪乘虚侵犯耳窍,结聚耳道,阻滞经脉,
气血凝聚,故耳道皮肤红赤肿胀.肿突如粟粒、椒目样。气血凝聚.阻滞经脉.不通则
痛,故耳部疼痛。循行于耳部的经脉,多循经手头部、面颊部,故疼痛连及头部,张口.
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发热恶寒,周身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数,皆为风热外袭之象。
(二)肝胆湿热上攻
证候: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患耳听力减退,有堵塞感。耳前、耳后之弊核肿
大压痛。周围皮肤肿胀、掀红。外耳道局部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有黄色脓点。触
痛明显。如病起三五日后.疼痛增剧,痛如针刺或跳痛,则已成脓,疔肿即较软,触之
有波动感。若破溃则有稠厚之黄脓或脓血流出。疔肿破溃后,耳痛缓解,症状亦随之减
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不恶风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
病机分析: 由于火热壅盛内攻,肝胆热盛上蒸,搏结耳窍,使耳窍经脉壅闭,气血
不通,因热毒壅聚较甚,故症状较风热所致为甚,耳痛剧烈,耳疔周围红肿焮,耳周
核肿大压痛。火毒炽盛,故痛剧而引掣腮脑。外耳道肿胀闭塞,清气不能上升脑髓,
传音功能失司,故听力减退。痛如针刺或跳痛,为正邪相搏,肌腐成脓之证。毒邪亢盛,
邪盛而正不衰,故有发热,口苦咽干,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诸症。疔肿破溃,
湿热毒邪随脓血外泄,故痛减热退而身和。脓稠厚为湿热壅滞之象。夹有血者,为热伤血
络之故。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风热外袭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选用五味消毒饮或银翘散为主方。若局部红肿痛甚者.宜用五味消毒饮。五
味消毒饮中以银花、菊花疏风清热;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解毒消肿。风热邪毒得
彻,则肿胀疼痛自消。若发热恶寒头痛甚者,选用银翘散。银翘散中银花、连翘清热解
毒,轻宣透表,消肿止痛;荆芥穗、薄荷、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牛蒡子、桔梗、
甘草解毒散结,协助银、翘消肿止痛;淡竹叶、芦根清热利尿,导邪热从小便而出,使
表解热退而肿痛自平。
2。肝胆湿热上壅
治则:清泄肝胆湿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热燥湿,苦寒泻火;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引湿热火毒从小便而出;柴胡疏肝解郁利胆,引药上入
于耳;当归尾、生地凉血活血,消肿散结止痛;甘草调中和药。诸药合用,使肝火泄,
湿热清,则诸症可解。如脓已成而未溃破者,加炮山甲、皂角刺,以促其溃破出脓。
(二)外治法
I.未成脓前 可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去滓取汁,热敷耳部,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止痛。或月紫金锭加水研磨取汁涂患处。或用棉条蘸黄连膏,金黄散膏等塞纳外耳道中,
或外敷耳周肿胀处。每日1次.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注意不可塞纳太紧.以免压迫
局部,增加疼痛。或耳内滴药,如用黄连滴耳液滴耳,每曰3~5次。或用蟾酥丸,水调
化,滴于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