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本质,“听劲追问”,静心读完这篇文章
大军压境,黑云裹战马。轻抚枪尖,细品碧螺春。勇气与沉稳,是同一股能量。爆发时叫勇气,收敛时称沉稳。不发力,就是绵沉劲。打出去,变成了弹抖,换个形式而已,都是一股动能。武人偏爱大枪,因为枪走螺旋,也更体现合劲。懂了合着拧,拳法会了一大半。
尾椎敏锐,见缝插针。推手时,不要用手改变方向,要学会调动尾椎。裆劲灵便,骨盆控制重心,才能将沉劲活化。你沉我也沉,同时归零,比的就是速变,巧劲离不开变速。功力是整沉的,结构却是多变的。把浑厚的功力,化为多变的结构,这是好的。
重力空灵,做个不倒翁。不要小看桩功,所有打底的东西,都是增功途径。抱圆,要抱出骨感,骨子里含着沉坠。若体感轻浮,说明自重没下去,要调整裆胯。无论哪个角度,都应有支撑,背很圆,肘很沉,大转子结实,骨力松沉,然后体会三维。
这段多读几遍。吸即是回抽。抽筋要三吸,云门吸,会阴吸,劳宫吸。还有三个双,双肘沉,双肋活,双胯换。走起架来,裆下有弧劲,脑里都是圈。消掉拙力,不动肉,只寻筋,细的激发粗的,小的牵动大的。浑身抱劲,内在涌动,眼前是虚空,处处瞄着中。
青山相拥,白云相爱。几天前,我师父做培训,有个师弟,功夫大,一搭手,整沉劲极纯,能练到这个程度的人,不多,我心里很欢喜。人就是这样,好的一定要肯定,强的一定要学习,互敬互爱,才能师门兴旺。功夫难得,人才更难得。
什么叫不丢,从起式到收式,骨感绵沉,始终贯穿。骨沉肉松,关节空灵,这就步入了活化。结构,就是骨架力学,而内劲裹着骨头转,练到这里,非要内运动参与不可。功劲入骨,内动活血,周身养气,这是内家路子。
俩人推手,一个问,一个答。问怎么问?先问沉不沉。一搭上,对方不沉,心里就有数了。一搭上,对方也很沉,就领着划圈,问问反应速度。你一圈,我一圈,以变速破其平衡。若结构不活,即使整沉没丢,也会失衡,所以要练胯。推手就是推胯,问完了沉劲,问问胯法,返不过来,通常是胯死了。
无浪如有浪,无人似有人。练拳,就是用结构力,推导自己,好比有个人在和你推。你要用胯承接,用腰劲转换,沉肘做支点,小臂做撬杠,合住了身子,动用了背劲,丹田抱住。速度快,内压高频鼓荡。速度缓,内压稳转缓催。
每一圈,都以腰胯催劲。每一弧,都是内压盘旋。先慢练,稳扎稳打,不敢散乱,力求松沉。松不离撑,撑不离旋。忽而撑腰拧,忽而蹬胯催。练拳,自己问自己,每一动,是不是腰胯启动,腰启动之前,丹田动没动。你有丹田,他也有。你有胯法,他也会。你变腰劲,他也跟着换腰。而你动用肋骨,他缺这个,于是落了晚了一步。
练拳就是知己,听即是自我体察。体察问题,哪没练到。追问自己,哪有缺陷,力争做到全面。只有全面了,你这套拳才真好。不停修架子,不断弥补不足,都是追求功强艺全。这个世上,本无完美之人,也不存在完美的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断的精进,去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