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痛找红藤,热利下重白头翁,小便热痛专...

少腹痛找红藤,热利下重白头翁,小便热痛专方用!
主方:柴胡12g、枳壳15g、白芍60g、生甘草15g、红藤30g、白头翁50g、黄柏15g、苍术10g 、生薏米50g、怀牛膝30g、乌药15g、当归10g 、浙贝15g、苦参10g。
主治:泌尿系感染,小便热痛。
验案示之——小便热痛
马某,女,38岁。十天前,少腹急痛,小便热痛涩少,经检查化验排除尿结石诸病,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抗生素输液治疗一周(具体用何药不详),症状未有改善,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患者特别告诉我:少腹胀急,小便热痛,观舌质红苔白,按脉弦滑实,大便不干,月经稀少,白带不多,心烦急躁。
辨证:肝经湿热,属中医热淋证范围。
处方:柴胡12g、枳壳15g、白芍60g、生甘草15g、红藤30g、白头翁50g、黄柏15g、苍术10g、生薏米50g、怀牛膝30g、乌药15g、当归10g、浙贝15g、苦参10g。
5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反馈:服了3副药各种症状已消失,仅留少腹隐痛,5副药吃完少腹也不痛了。
患者很是高兴,说早知中医治疗这么快,又省钱,不如不看西医先吃中药了,我一笑了之。(古道瘦马案)
按:此案秉成我一贯治疗泌尿系感染专方:四妙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外,不同之处为两点,一是少腹急痛用红藤和白芍;二是用大量的白头翁。
此案有一点提示,小便热痛,实出一个“热”字。
《伤寒论》中指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大家不要认为此方仅为治痢疾,小便热利一样治,病机相同,关键是抓住一个“热”字。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体会到,白头翁治小便发热是个专药,只要是小便发热,大量使用,收效颇速。
同道不妨临床一验自知,其它用方施药无啥新意,故免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