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 高考阅卷专家解读历史满分攻略,强烈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

离高考只剩下最后1个月。
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史小军老师,陕西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陕西师大教育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官,陕西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对高考试题有独特研究,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高考讲座一百五十多场,深受好评。1997年以来,连续十多年参加陕西省高考阅卷、评卷工作,是陕西省高考历史评卷中心组成员,高考试题评析报告主要撰稿人。
史老师以其长期从事高考阅卷和高考试题研究的丰富经验,写成下面这篇满分攻略,推荐给广大考生。文末有电子版下载方法。
经常有同学问我,考场上历史选择题秒杀绝技有没有?非选择题的高分满分快捷方法有没有?我的回答:有!从今天开始,我将给广大文科学子推出2020年高考考场上历史高分满分的方法思路系列,希望为你圆梦七月提供最后的帮助!

一、选择题高分方法思路

1. 快速搞清楚题干材料意思
弄清楚题干意思是做好选择题最主要的依据。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弄清楚题干材料意思?我的看法是,如果考生能运用我讲的解答选择题的五大基本要素前四个基本要素,拿下选择题并且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我以占比最大的文字型材料为例进行说明。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1)时空。历史选择题题的特点是提供一段新材料(细碎历史片段),创设一个新情景,以此来考查考生储备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因此,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题干材料的时空,来联系与之距离最近的熟悉的历史事件,将材料所述史实置于熟悉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就很容易搞清楚命题人的考查意图,知道考查的重要知识点,顺利解读并做出正确选择,那就是分分钟的事。
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31题说1954年上海与东北研究所俄文书籍借阅量大增,这么一个细碎的历史片段,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根本不可能接触到,那怎么解读呢?考生只要以“1954年、上海和东北”为突破口,联系到距其最近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东北地区,大力发展重工业”,立刻拿下;因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工业化建设,俄文书籍借阅量增加就是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迫切的体现。
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27题,看到“明中后期”山东与江南经大运河收揽棉花、返销棉布贸易,可立刻联系到该时期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及其原因,正确答案“地区经济的差异”。秒杀!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4题关于1836年俄国作家果戈里在《钦差大臣》故事情节,只要考生以“1836年”、“俄国”为突破口口,能迅速联系到“19世纪三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将题干材料置于这样熟悉的时空背景下分析,答案可以说是秒杀。
2018新课标卷Ⅱ第35题,看到时间“20世纪60~70年代”,空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立刻联系到西欧一体化,正确答案脱口而出。
2013年新课标卷Ⅰ第25题,考生只要抓住“宋代”“儒学多被称为'孔孟之道’”,学生能联系到宋代推动儒学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理学,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此题可迅速做出正确选择。
(2)关键词(亦称主体、重心)。一个题干材料可能有好几个关键词或主体,但重心只有一个;考生如能抓住主体和重心,做对的几率就非常大。
2019年新课标卷Ⅱ第28题,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对中国戊戌政变的报道,在说道慈禧太后执政时,用了一个带有贬义嘲讽意义的词“滑稽剧”,就可推断出该报纸对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否定及对光绪皇帝改革的支持,正确答案迅速拿下。
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26题,抓住了与拔河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壮徒”、“勇”、“英雄”,可以说正确答案唐代“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秒杀!
2019年新课标卷Ⅱ第26题关于理学大家程颢的一首诗,考生只要抓住关键词——“程颢”、“万物……与人同”,此题迅速拿下。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30题,题干材料包含着“如果”和表示时间“过去……现在”的句式,抓住题干材料强调的重心“农民有权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可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抗日根据地农民翻身当家作主,抗日根据地调动了“农民抗日热情”,正确答案可迅速搞定。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3年新课标卷Ⅰ第30题,考生只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农民游击战”、“城市革命”及一个关联词“只有……才”,立刻就知道当时的中共中央赞成的是俄国式的城市革命,此题可迅速拿下。
(3)标点符号,尤其要关注括号、分号和个别词加的双引号。命题人说了,题干材料里的一个词如果不影响大多数考生对材料的解读,这个词即使是文言文或生僻的词,肯定不会在其后缀上带括号的注释,一旦某个词后边缀上带括号的注释,那一定时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暗示,这个词很重要,这个词就是解读清楚题干材料的关键。题干材料里的分号意思往往反映的是材料呈现并列意思,能全面反映分号前后意思的选项才可能是正确答案。题干材料里个别词加的双引号在历史试题中往往有两种作用——强调或否定的意思。
2017新课标卷Ⅱ第28题,福州船政局要求用船一方采取“协造”方式生产,协造一词加的双引号,就是带有强调、要求考生高度关注的意思,这种协造的生产方式不是买卖关系,而是缓解军工企业资金困难的办法而已。
2016年新课标Ⅲ第25题,文书一词后边有括号,括号里注释是国家档案文献,如果能注意到这个注释,即题干材料说的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为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统治提供了重要条件,答案脱口而出。
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25题,汉宣帝说与他共治天下的只有“良二千石(郡太守)”,这个括号里的“郡太守”就是命题人暗示考生要特别注意,即强调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5新课标卷Ⅱ第28题,材料里两个分号,意味着材料是三层并列的意思,三个人都是提倡鼓励搞洋务的人,三个人收到谩骂攻击,反映的是两种思想观念碰撞,故涵盖三层并列意思的选项“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迅速拿下。
  (4)题干语气,如转折、条件、假设、因果、赞扬贬斥、肯定否定等。题干材料中如含有转折、条件和因果等语气,如能抓住其中的标志——关联词,如“但是”、“却”、“而”、“否则”、“如果”、“只有”等,就能抓住题干材料的重心,快速做出正确选择是分分钟的事。
2018新课标卷Ⅱ第24题,题干材料包含着“汤仁德→诸侯拥护→灭夏建商”,四个选项中哪个包含这个逻辑因果关系哪个就是正确答案。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2题说的是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材料含有“如果……(那么)”关联词,强调的重心就在“如果”部分,雅典法律限制公民自杀,就是限制公民自由处理自己私有财产的行为,即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2014年新课标卷Ⅰ第30题,考生如能抓住表示转折意思的“而”,就知道题干材料强调的主体是京津地区,再结合材料第一句强调的是国产片,此题可迅速拿下。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2题,考生如能关注到“但却”,就知道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正确答案迅速搞定。
2018新课标卷Ⅰ第28题考生如能读出“清政府却无所作为”中的转折性词语“却”,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主体是“清政府”,正确答案“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即刻搞定。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 化简题干意思
弄清题干材料意思后,还需要将题干意思化简成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或一个逻辑推理或若干关键词等,然后带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意思去看四个选项,往往正确答案脱口而出。
2019年新课标卷Ⅲ第24题,考生如能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孝”“悌”(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说孝悌),这些思想产生的相关制度渊源——宗法制,秒杀!
2019年新课标卷Ⅱ第25题关于汉初被统治者青睐的两大思想——道家、儒家学说都吸收了其他家思想的主要原因,可将其化简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秒杀!

2019年新课标卷Ⅱ第29题,题干材料可化简为“各界联合会发表宣言称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正确答案各界团体“爱国觉悟得到提高”则快速选出。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24题,如考生能将题干材料包含的逻辑关系搞清楚,并将其化简成“汤网开一面(仁德)→诸侯拥护→灭夏建商”,正确答案“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秒杀!
2018新课标卷Ⅱ第25题如能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句——“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距此最近的“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正确答案迅速拿下。
2018新课标卷Ⅰ第26题,如能将其化简成“雇工可随时更换雇主”,正确答案“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迅速拿下。
2018年新课标卷Ⅰ第32题将题目化简为“梭伦认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据此可知梭伦具有人文精神的正确答案秒杀。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3题可将表格材料化简为“随着时间推移,工人的平均收入与国民平均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正确答案“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立刻选出。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7年新课标卷Ⅲ第34题,题干材料化简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目的是”,距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近的选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秒杀!
3.快速判定选项正误的方法思路
看过我公众号推送的解答选择题方法思路的同学都知道,我讲的判定选项正误的六种基本方式是非常便捷非常实用的方法。下边我以近年高考真题为例说明这六种基本方式的高效实用。
(1)题干意思。前边我讲了弄清楚题干意思是做好选择题最主要的依据,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正确答案一定是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
(2)基础知识。凡是不符合基础知识选项,基本上都是错的。高中文科学生是大众历史学习者,命题人不可能命制一道和中学历史课本某个基础知识相悖的史学最前沿研究成果,来考查中学生对此的判断。
(3)逻辑推理。有两种情况,一是题干材料本身包含逻辑推理,正确选项往往就包含这个逻辑推理,那么不包含这个逻辑推理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二是题干材料与正确选项构成的逻辑推理非常的顺畅,但凡做出的选择与题干材料构成的逻辑推理,解释起来很生硬、不顺畅,这个选择往往就是错误的。
(4)政治原理。唯物史观经常要用的原理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人民群众实力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等,在判定选项正时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事半功倍。如国家出台的一项政策很陌生,可直接将其化简成对生产关系调整,与生产力发展相关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
(5)方法原则。我讲的解答选择题六大基本原则中的绝对化原则、主体一致原则、全面原则、过程反映趋势原则等,在判定选项正误过程中非常高效实用。选项中含有绝对化意思的,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视为错误项,直接排除;正确选项的主体与题干材料的主体或重心必须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可直接排除;题干材料是两层或三层并列史实,能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意思的选项是正确答案,只反映题干材料部分意思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项;题干材料呈现的是一个事情从一个时间节点到另一个时间节点的发展过程,正确选项往往呈现的是该事情的发展趋势,没有呈现事情发展趋势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项。
(6)基本常识。从2015年开始,选择题难度明显降低,尤其是最近三年的新课标卷试题,其中有些选择题的选项,我们用基本常识就可将其迅速判定:凡是不符合基本常识的选项,往往就是错误项;正确选项不仅符合常识,更是符合基础知识和题干意思。
2016年新课标卷Ⅰ第25题,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描述的六个成年人在地里集体干活的场景,这是一个静态画面,不可能反映出“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的动态发展趋势,用过程反应趋势原则将其迅速排除;在中国古代,只有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其他时候只有土地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故用基础知识可将“C项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迅速排除。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8新课标卷Ⅱ第26题,武则天改制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显然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项“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和D项“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可用不符合题意直接排除。
2017年新课标卷Ⅱ第26题,北方人从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到唐中期饮茶之风非常盛行,A项“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开始”太绝对,且无法和题干材料构成一个符合逻辑的推理,可迅速排除;B项“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题干材料的主题是“饮茶”,非“饮食”,主体不一致,排除;D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可迅速排除。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6年新课标卷Ⅰ第26题,宋太祖“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而闷闷不乐,可以推知,A项“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逻辑推理与题意,属于正确选项;而B项“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全部”太绝对,排除;C项“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可用不符合题意与基本常识(如果有矛盾,可直接换史官)排除;D项“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用常识直接排除,君主如果做的是好事,哪个不喜欢史书对此真实记载?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27题,D项昆曲“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与题干材料“被誉为'官腔’、'雅乐’和'盛世元音’的昆曲'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符合逻辑推理,是为正确选项;而A项“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项“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和C项“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均无法与题干材料构成顺畅的符合逻辑的历史解释,均予以排除。
2018新课标卷Ⅱ第28题,洋务运动时期,地方督抚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建议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与D项“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构成一对符合逻辑和史实的推理,是为正确答案;而A项“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可用不符合题意速排;B项“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可用不符合题意与基础知识(甲午战争后逐渐解体)迅速排除;C项“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可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6年新课标卷Ⅱ第29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水稻产量增加米价便宜,链接土地革命内容,可知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调整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稻粮食产量增加,米价便宜,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迅速做出正确选择,而B项“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和D项“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可用唯物史观的内外因的政治原理迅速排除;C项“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不符合基础知识,那时中共的只要精力是努力在农村站稳脚跟;且“政府”指向不明,到底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共在根据地建立的政府,但事实上,中共在根据地建立的政府是在1931年冬,也与题干材料的时间不吻合,故排除。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31题,1956年漫画《两把尺》,根据漫画所配文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可知,女性是主体,用主体一致原则,迅速判定B项“女性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正确答案,而A项“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不符合题意;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不符合基础知识;D项“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太绝对,故三项均可迅速排除。
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32题,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并进行最终判决,A项“法律服从民众意愿”,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是说陪审法庭要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及其常设机构议事会做出的决议、法令进行最终审核,并没有体现“法律服从民众意愿”。主体不一致,陪审法庭是司法与监察机构,并非法律制定机构。C项“全体公民参与政治”,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将的主体是陪审法庭,并非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另外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指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只有前三等级的公民方可参与。“全体公民参与政治”只能与公民大会有关系,与议事会没有任何关系。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全体公民参与政治的信息,加之“全体”太绝对,经常参加雅典民主政治只占雅典公民总数的很少一部分,大约只有五分之一。故错误。D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体不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在讲“平等”,而题干材料说的是雅典“民主”发展的情况。不符合题意,题意讲的是陪审法庭权力——对国家做高权力作出的决议进行审核,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关系。故错误。
最后,我们以2019年两道难度比较大的试题的深度解析来结束我们今天考场的秒杀绝技。
(2019年新课标卷Ⅰ·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一,题干材料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现代化快车道”,另一个是“难辞其咎”。这里的“其”指的是西葡,从逻辑上看,西葡的“咎”是造成拉美没有驶入现代化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我们重点就是要考虑西葡的“咎”指的是什么。
二,根据正确答案来看,目前的教材没有涉及西葡将本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移植到拉美地区,只有最新的试教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有较详细的讲述,但问题是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最新的教材,那怎么办?只能结合现有的基础知识合理推导。
三,根据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可知,西葡支持新航路开辟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美洲等地掠夺的金银没有转化为推动社会转型的资本,就是因为西葡是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因素基本没有,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王室的挥霍。所以,西葡将本国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移植到拉美殖民地,这些非现代化的因素对拉美影响深远。尽管后来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但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这些西葡移植的这些非现代化因素,就是造成拉美长期落后,没有驶入现代化快车道的主要因素。如果将同样是殖民地的北美与拉美,做个对比,不难发现,双方在独立后发展差异很大,最主要的就是宗主国移植到殖民地的制度不同。用唯物史观解释就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影响最大。综上,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四,关于选项,AC两个选项,北美和拉美,作为欧洲殖民地,都遭受了奴役掠夺和进行大量的移民的事情,没有什么差异,不足以构成两块殖民地独立后发展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故错误。B项,“最”太绝对,另外从逻辑上也说不通,建立殖民地早,和两块殖民地独立后发展差异大,即是否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没有什么关系,故错误。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9年新课标卷Ⅱ·33)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具体来说,考查的是对启蒙运动指导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规模很大的历史解释。本题我采用两种方式解读,一是最简单的解读,如果能抓住题干材料中逻辑关系“启蒙思想的指导下à法国大革命规模大”,可以说秒杀此题,符合启蒙思想内容的只有D项。二是采用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的方式解读,解读如下:
规模很大说明参与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那就要看四个选项所述内容,哪个对法国民众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哪个选项就是对题干的合理解释。我们首先来看A项“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从遣词造句来看,这是法国大革命的结果,从逻辑学原理来看,多种原因可以单独导致同一个结果,但同一结果未必能推导出一个特定的原因。如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果也是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结果),但北美独立战争的规模并没有法国大革命那样波澜壮阔(原因)。故A项解释不通,属于错误项。B项,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与法国大革命规模大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民众广泛参与与大革命以暴力为主要方式,构不成一个必然的逻辑推理关系,故错误。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合力要求推动的,但采取的生产关系变革方式确实以改革的形式进行的,并非暴力革命呀。再如五四运动,群众基础非常的广泛,最终推动社会变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决绝在合约上签字,撤销三个亲日派职务)并非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C项,“根除了”太绝对,直接排除;另外也不符合史实,1804年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就是军事独裁;后来,1814年拿破仑军事独裁政权被反法同盟推翻后,在欧洲封建刺刀保护下,波旁王朝复辟,这又是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
最后,解释一下D项,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民众最需要的就是民主、自由和平等,而这些恰好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启蒙运动在理性主义指导下,找到了压抑人性和阻碍社会进步的根子——两个坏思想(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及在这两个坏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这种体制下,必然形成压抑人性的坏制度,具体到法国,那就是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启蒙运动标志人文主义的成熟,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找到压抑人性和阻碍社会进步的根子,而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即提出了保障人性的制度设计,也就是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王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启蒙运动的这些主张在法国得到广泛传播,大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民众的觉醒,因此才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非常的广泛,规模非常大。只有D项叙述揭示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也只有D项能解释得通法国大会革命规模之大的原因,故是正确答案。
结合启蒙运动可知,卢梭是法国启蒙云中的激进者,对法国大革命影响最大,他最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关于对平等解读,他认为解决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实现政治权利和义务平等,为此还写了比一本书《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他竭力倡导以革命暴力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法国大革命规模宏大,与卢梭大力宣传的对平等的追求分不开。故从这个角度来解释,D项也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有必要再啰嗦几句,专制体制下,最大的弊端就是权力的不平等,所以最能吸引广大民众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就是以平等为首要目标。中国古代所谓的农民起义无不如此,秦朝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北宋王小波李顺的“均贫富”、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粮”、近代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等无不以朴素的平等为口号,这样站在高处振臂一挥,才会产生云集响应的号召力。所以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参与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规模很大,就是以启蒙运动大力宣扬的追求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二、关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即主观题,主要六种题型:概括归纳题、分析因果题、比较区别题、论证观点题、评价题和认识启示题。要做好非选择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于概括归纳题
(1)解读题干。具体方法如下:
①判断试题类型。
②标出关键词。主要包括时间、空间和作答主体三个要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务必作答主体的限定词。
③确定答案数量。高考题答案一般是一点2分,在确定答案数量后,尽可能再多答一点,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多角度作答。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6分)”。属于概括归纳题。作答主体“种植利用大豆”,限定词是“种植”、“利用”,意思是从材料里提取特点时,必须要提取两个方面关于特点的信息:一是大豆种植的特点;二是大豆利用的特点。本问赋分6分,就是要求作答三点,作答时尽可能作答3+1点,即多答一点。
(2)解读材料。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出处往往写的是“摘编自”、“摘自”、“据”等三种,这意思是题干材料在原著作中可能是数千字,为了命题需要,命题人将这段材料压缩、压缩再压缩,最后就剩下二三百字。浓缩的就是精华。因此逐字逐句阅读材料是必须的。阅读时要求做到: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①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句号、分号、省略号)、主体或具体意思来划分。这样做的理由,一是能做到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二是能节约时间,划一层,写一层,千万别搞“粗读一遍、细读一遍,然后再精读一遍”,因为分秒必争的考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供你挥洒浪费。
②标出关键词句。划定一层后,就立刻解决划定这一层的有效信息提取工作。怎么提取有效信息?很简单,就是标出主谓宾。特别注意的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纵横驰骋。每一层每一层的提取信息为横向提取;材料往往呈现的是某个事件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过程,所以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展过程,经常性反映出某种发展趋势,是为纵向提取信息。如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材料中“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纵向提取的大豆种植范围有效信息,即标出的关键词句是“大豆栽培在黄河中游地区……推广到到江南及岭南”。
③链接所学,转化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的有效信息转化为言简意赅的概括性语言或学科术语,学科术语就是课本或笔记中的话语,切忌没有任何加工整合的照抄材料。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材料第一层“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可将“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有效信息,转化为“种植早(或历史悠久)”的描述事物特点的语言;第三层“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标出利用大豆的有效信息“朝廷调集大豆到南方救灾、备种”,转化为“利用大豆救灾、备荒”的描述事物特点的语言。
2010年新课标卷第40题第一问要求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特点,材料第二层“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标出的关键词句是“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将其转化为“家庭手工业大量参与商品生产,或家庭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或家庭手工业大量面向市场”等符合学科术语要求的语言。
(3)精心布局答案,要求做到序号化、段落化和要点化。要点化最重要,即书写的答案务必言简意赅,切忌过度解释。如果书写答案时,再能讲求一定的逻辑性,如回答原因时,先政治,后经济,再后思想文化,或者先宏观,后微观,或材料优先,后课本补充,这样做获得高分满分的几率更大。
2.分析因果题
分析因果题指的是要求回答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或影响、作用。属于高考历史最常见的第二种题型。解答具体方法如下:
(1)解读题干。如判断试题类型、标出限定词(时间、空间)、作答主体及确定答案数量。这个我们就不具体讲了。
(2)解读问题。关于因果问题的考查,绝大多数不是直接考查课本上讲的某个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的背景或原因,经常考查的是某个或许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细碎的历史片段的原因背景或影响意义,如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三个小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作用、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和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如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41题的两问“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因和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019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第(1)问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的原因。
这些还不是最难的分析因果题,最难的是考查的问题具有艺术性,绕的弯子很大,如2009年福建卷第38题第(3)问“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这些问题与课本所学知识相去甚远,许多考生一看就懵了,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作答。我们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在高考历史主观试题中非常普遍,那怎么作答呢?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A.化简问题,迁移问题。即结合题干材料所给时间,链接所学知识,将细碎的历史问题迁移到课本上讲的大问题,会立刻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不认识的问题转为认识的问题。
2019年新课标卷Ⅰ第41题两个问题:①分别说明四个国家(二战后)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因→钢铁生产属于经济发展中工业生产的重要内容→钢产量发展趋势的原因,就是二战后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②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化腐朽为神奇,乾坤大挪移,如释重负,感觉简单了许多。
2009年福建卷第38题第(3)问“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问题潜移化简如下:

B.组织作答要素。逐字逐句阅读材料,根据有效信息精准链接所学知识;从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两个方面组织作答要素。

2018年新课标卷Ⅰ第41题,要求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积极作用。乡约制度是很陌生、很细碎的知识,结合材料可知,乡约制度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可链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内容,感觉就简单了,其积极作用,不用看材料都可总结出:维护或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助于加强地方管理等,再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可补充两点:推动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三个小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作用、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和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由于没有具体的基础知识支撑,所以,逐字逐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转化语言,总结归纳即可。具体做法如下: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3.比较区别题
我以2019年新课标卷Ⅲ第41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为例说明:
【解读题干】
①试题类型:比较区别题(比较对象均涉及,且文字量相当,属于第一种情况)。
②作答依据:所学基础知识和两段材料。
③问题主体:关于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
④链接基础:罗马帝国与罗马法;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⑤答案数量:第(1)问,18分,9点;相同3点,不同,汉与罗马各3点。
【解读材料】
材料一
①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
à帝国疆域广袤;国家统一;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②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
à在国家治理中,对境内各民族区别对待。
③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
à帝国人口众多。
④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à行省拥有自治权。
⑤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à依据罗马法治理国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材料二
①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à国家统一,地方郡县没有自治权,全国制度法令统一。
意义: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à注重发挥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意义: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
à人口众多,儒家思想对规范社会秩序影响大。
意义:稳定了社会秩序;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④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à国家统一,对民众不区别对待;语言文字统一。
意义: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便于国家对地方的管理。
⑤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à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整理答案】
(1)相同:①疆域广袤;
②人口众多;
③制定了统一的制度法令;
④都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不同:罗马:①行省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语言文字不统一;
③注重法律;
④对各民族区别对待。
汉朝:①郡县没有自治权,实行统一的制度法令;
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③注重儒家思想教化作用;
④对各地民众同等对待。
(2)意义:①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⑤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
⑥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4.关于论证观点题
这是最困扰考生的题型,要做好这类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解读题干,弄清题目具体要求,明确作答要求。如明确论证观点题的具体题型,是论证别人的观点题,还是论证别人的观点题。
(2)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关乎对材料主旨的把握。特别特别强调的是:拟定的观点论题等,必须包含或体现材料主旨,必须涵盖材料部分有效信息。否则视为跑题,得分肯定很低很低。
2017年新课标卷Ⅱ第42题,材料的主旨是钟表,这就要求考生拟定的论题必须与钟表有关;有效信息是科技、物理学、工业、民众社会生活等与钟表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拟定的论题必须与这些有效信息有一定的关系,否则的话就是跑题了,肯定是得不上分的。
2018年新课标卷Ⅱ第42题,题干说的很清楚,本题作答的主旨是现代化,要求拟定的启示性观点必须涵盖现代化这个主旨;材料涵盖的有效信息有“现代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现代化建设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腐朽落后的封建体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现代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拟定论题观点时必须包含材料主旨——现代化,必须涵盖材料与现代化有关的有效性信息。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3)具体论证,一般是要求选用两三个史实来论证,史实论证须于论题观点构成严密的逻辑因果关系,即“史实+论证→观点;论证过程要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论,每一个史实的论证写两行就可以了,总字数以不超过二百五六十字为宜。
(4)答案布局,三段五段均可,史实论证间须明确标识。三段论,第一自然段写明观点、看法;第二自然段为具体论证过程,每个史实的论证前边标上序号,序号必须突出;一般选用两三个史实论证;第三自然段为总结升华,前后呼应,充实完满。五段论,第一自然段为观点、看法;第二、三、四自然段为运用史实论据具体论证、阐释或说明,最好选用三个史实做论据;第五自然段为总结,前后呼应,充实完满。
(2020年陕西师大附中12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上诸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农业文明时期,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到了工业文明时期,文明的交流比以前容易和快速了许多。但事实是在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一方面,当时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因为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文化心理态势,对其他文明的内容有一种拒斥,即文明的接受者不愿意接受某种文明的内容,哪怕它是先进的、有效的。另一方面,当时西方文明国家并不愿意把他们的先进文明传播给其他农业文明国家,或者其目的并不是传播先进的文明成果,而意在进行侵略,只不过以传播文明为幌子而已。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交流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马克垚先生关于文明交流与传播的一段文字,围绕文明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自拟观点论题,然后寻找古今中外的相关史实加以符合逻辑的论证说明。题干材料的主旨——文明交流;有效信息——农业文明时代,世界文明交往非常缓慢;农业文明在于工业文明碰撞时,往往有本能的抵触;工业文明初期,侵略扩张式的文明交往不利于文明的正常交流与传播。考生必须围绕材料主旨和有效信息去拟定观点;至于史实论据,俯拾即是;具体论证时,注意运用史实做论据,论证须与观点必须符合逻辑因果关系。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才是有效的论证,也是符合要求的历史解释。建议考生一般选用三个史实做论据,重史实,轻论证,切忌滔滔不绝地过度解释。最后书写答案时务必注意格式要规范,可以按照三段论来写,也可以按照五段论来写。如果每一个史实论证过程前边能加上相应的序号,更容易的高分,甚至满分。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史老师的作答】
示例一
论题: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论证:(1)农业文明时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文明交流传播非常缓慢,如汉代发明的造纸术,到唐朝才传到阿拉伯,12世纪才传到欧洲。
(2)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夷夏观念、天朝上国的观念,对其他文明有一种本能的鄙视与拒斥。如清朝拒绝与欧洲通商,关上了与工业文明交流的大门。
(3)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世界秩序,严重阻碍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阻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总之,从古至今,因道路交通、思想观念、战争等诸多因素影响,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示例二
论题:近代西方的侵略扩张增加了文明交流的困难。
论证:(1)工业文明初期,西方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与其他文明的矛盾冲突,阻碍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如明清面对西方殖民侵略的威胁,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与工业文明的交流。
(2)鸦片战争激化了中西方矛盾,清朝统治者把西方先进技术斥为“奇技淫巧”,拒绝使用,阻碍了工业文明在华传播。
(3)新航路开辟后,罪恶的黑奴贸易严重影响了非洲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正常交流,造成了非洲地区长期的贫穷落后。
总之,近代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加剧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矛盾冲突,严重影响了文明的正常交流与传播。
示例三
论题:和平与公正的秩序有助于推动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论证:(1)郑和下西洋,不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和平交往促进了华夏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非洲文明等的交流。
(2)明后期,西欧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非西方先进技术,而是中世纪神学体系,并尝试改变中国人的儒学信仰,非公正秩序基础上的交流,最终终止了西学东渐。
(3)二战后,西方国家吸取了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建立了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联合国,为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保障,推动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总之,努力构建公平、公正与和谐的世界秩序,才能更好的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