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小养肾气、清理肠胃、理肺气的古乐,我都找好了。

前几天在听歌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条神评论:

这首中国古乐,怎么这么厉害呢?

看来是时候让大家见证中国传统古乐的治愈力了。

于是就搜罗了几首,听完觉得好听走心、且治愈力量强大的曲子献给大家:

👉能提心气的——《紫竹调》

👉疏肝理气——《出水莲》

👉健脾治便秘神曲——《十面埋伏》

👉清肺气——《阳春白雪》

👉小补肾气——《梅花三弄》

古乐的厉害在于:五音入五脏,

通过振荡经络来调息、安神。

其实古人早就懂了“用乐如用药”的原理,把音乐和人体、天地对应起来。

《黄帝内经》提到“五音疗疾”的理论,将“五音”对应到五行和人的五脏。

音乐中的五音是“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个脏器。

“五符”就是简谱:3、5、1、2、6

(发音分别为Mi-So-Do-Re-La )

《史记·乐书》有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 。

这里的脉,就是指体内脏腑与直接络属的经络、脉络等气血通道。

中国古乐是就是通过振荡经络、气血,从而“调气、调脉”,达到调养身心、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于各脏腑的生理构造不同,各自的谐振频率不同,五音入五脏,五音会跟与它同一个频率的脏腑、经络进行共振、激发。通过音乐波动的节奏和频率,来调节人体内在的平衡。

听音乐的第一要义不是去忙着分析乐曲,而是原始地去感知它。

给赖床、有起床气的丧人,

一首有火性的《紫竹调》提心气

紫竹调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 百年经典

给五脏中的大佬——心,提气的曲子。
尤其是心神不定、三魂不见七魄,心慌、恐惧紧张的时候,要听有火特性的音乐。
音乐最容易入心,《紫竹调》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
这首曲子,表达了热闹的场面和内心的激动,是提气用的,养心又护心。
烦恼啥子先抛开吧,认真听完后,有一种过年讨红包的兴奋感。
听到这么加油鼓劲的调子,还不赶紧出门搬砖吗?
平时郁闷、憋屈了,
用《出水莲》的木性平肝火

出水莲 项斯华 - 中国古筝金曲 (40首)

给是爽朗、豁达的代言人——肝,闷憋时抒发、息怒。
不开心、憋屈的时,体内本该流动的气会处于停滞状态,逐渐消耗肝的能量,长期堵着就容易抑郁、暴脾气,甚至长结节。
这首《出水莲》风格悠扬、生机盎然,曲调亲切爽朗,舒畅调达,具有“木”之特性,能帮助疏肝理气。
好像躺在池塘中央,丝丝清凉感飘来,看周围停顿的一切。荷花低头在我耳边温柔私语:这么点小事不值得,仙女不生气。
值得安静听、反复听的一首曲子,细细斟酌弹跳的音符,像清凉的溪水在流过心间,把燃起的肝火灭了、心头郁闷解了。
饭后一小时、有便秘&消化不良,
《十面埋伏》给肠胃通通气。

十面埋伏 华夏民族乐团 - 中国丝竹十大金曲06 (10首)

给五脏的后勤部长——脾,加把劲用的神曲。
《十面埋伏》是琵琶独奏,表现了历史上有名“垓下决战”的激烈战况。
所以整首曲子,多数是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徽音和宫音,频促的曲调能刺激大脑、乃至肠胃,帮助吸收。
听这首曲子的最好状态,是随着节奏,大力挥舞起手边有任何可指挥的东西,把情绪挥发出来,万马奔腾的即视感。
可能是这种震动深及肠胃,开头网友说的排便神曲,就是它了。
有一说一,听完两遍后,肚子里彷佛有气在上蹿下跳、想打嗝,还有点听饿了的感觉。
推荐大家午饭后一小时听,肠胃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上气不接下气时,
《阳春白雪》梳理肺气、助眠调身心
阳春白雪 吕培原 - 梅花三弄

给五脏中的先行军——肺,必要的一些滋润。
《阳春白雪》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通过音乐把肺气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奏,呼吸有不畅快的,仔细听半分钟就平稳了。
空灵轻快的旋律,连细胞都在跳动,听完甚至会微微出汗、把肺邪赶跑。


肾精流失易迟钝,
《梅花三弄》提升专注力

梅花三弄 中央民族乐团 - 中国笛子名曲1

给五脏中的大神——肾,一个小打鸡血的片刻。
日常行为都是在消耗着它,所以能量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一心多用、注意力散乱的常态化,很容易耗走过多的肾精,想补都很难。
所以要从源头抓住,把飞走的思绪集中回来。
在急需调整状态、需要心静,蕴藏肾气的时机,准备一首《梅花三弄》。
柔软又坚定的感觉,行云流水,有水的特性,能入肾。泛音主题在不同阶段重复三次,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
听着这首曲子,好像周围一切都慢下来、静下来,凝固在当下的专注里。
🎵
不知道这种调调的音乐你们会喜欢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