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战争年代的灵璧人民

灵璧故事

全民动员支援前线

文/同龄人

1948年秋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进入了大决战阶段,先后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历时52天);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其中淮海战役最艰苦、最激烈,伤亡也最重。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现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至商丘(河南省商丘市),南达淮河,北到薛城(现山东省枣庄市)。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于1949年1月10日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尔后,我解放大军经过短期休整,又挥师南下,于1949年4月20日夜晚和21日,百万大军在西起湖口、东到靖江的千里长线上横渡长江,直捣蒋家王朝,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此期间,中共灵璧县委全党发动、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支援淮海战役前线

在淮海战役期间,中共灵璧县委为了做好支援前线工作,于1948年11月上旬就成立了“灵璧县支前办事处”,县委书记吴献贤同志兼任办事处政委,县长谢楠同志兼任办事处主任。全县10个区1个镇成立了“支前大队部”,104个乡成立了“支前中队部”。同时,还成立了前方支队,县长谢楠兼任支队长,跟随着我军作战部队到前线做好支援前线各项工作。

健全支前组织机构后,县委本着“后方多吃一点苦,减少部队一分困难,增加前线一分胜利”的精神进行了全党发动、全民动员,号召全县人民为了支援前线,而节约一个铜板、一个鸡蛋、一粒粮食和一针一线。饱受国民党统治之苦的灵璧人民怀着“宁愿自己吃大苦,也不让前线战士饿肚肠”的深厚感情,积极出人力、出粮食、出柴草、出牲畜、出车船,迅速掀起了支援前线的高潮。在66天的淮海战役中,灵璧县共筹集小麦100多万斤、杂粮650多万斤、柴草1227万斤、马料600万斤。还发动妇女手工制作了8000双军鞋。并且调集大车3960辆、小车2300辆、船50艘和11070头拉车用的牲畜,以确保把支前物资及时运输到前线。

同时,县支前办事处还在全县动员21000多人和筹集900余副担架,组成支援前线民工队伍,奔赴前线,抢救伤病员,运送军需物资,抢修铁路、公路和桥梁。11月12日,中共地方武装灵璧县总队,奉命赶到睢宁县王集以东地区,阻击国民党军3000余人西进,为我主力部队赶来迫敌全部投降争取了时间,受到了野战军指挥部的通令嘉奖。之后,我县总队乘胜南下,配合华东野战军13纵队和江淮军区部队解放灵璧县城。然后,县总队又奉命赶赴津浦铁路线,参加破击铁路之战,有效地阻击了蚌埠北援之敌。

二、支援渡江战役前线

为了确保渡江战役全胜,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以支援大军渡江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中共灵璧县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坚决执行皖北区党委关于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再一次迅速掀起支援前线高潮。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刚刚胜利结束,为了修复津浦铁路,宿县军分区分配给灵璧县8000根枕木任务,并且限令在1月20日之前完成。我县发动灵南、大山、娄庄、界沟四个区,一鼓作气完成14000根,超额完成6000根枕木任务。与此同时,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十多天的奋战,抢修县境内六条全长400多公里的交通干线公路和30余座桥梁。其中,南北通道三条:双沟——固镇;房村——灵璧;王集(睢宁县)——高楼——陈堰——濠城——蚌埠。东西通道三条:宿州——泗洪;时村(现属埇桥区)——浍沟——禅堂——高集(泗县);胡集(睢宁县)——高楼——渔沟——游集。这些道路和桥梁的修成,大大地方便了南下大军的通行和军需物资的运送。

在筹集渡江战役物资中,虽然面临严重的春荒,但是我县人民仍然像支援淮海战役一样,尽最大的努力,节衣缩食,捐献物资。仅在2月下旬全县就筹集了油粮138石(读dan,1石折合250斤),烧锅柴草和牲畜饲草200万斤,军鞋6800双。1949年2月,县委根据宿县军分区下达的命令,从全县选拔青壮年650人,组成支前运输营,下设三个担架连和一个运输连。2月18日跟随南下大军出发,转战蚌埠、滁县、浦口等地,历时三个月。

在两次支援前线中,我县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限于文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仅在支援淮海战役中,就在支前民工中火线发展了70多名共产党员,提拔了121名干部,为加强地方党组织和民主政权建设增添了新生力量。

作者: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