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后方入路的手术技巧

桡骨后方入路可为桡骨干整个背面提供良好通路。其主要目的是在将桡骨干极近侧部显露出来前,游离并牵开骨间后神经,在接下来的所有步骤中始终直视该神经并保护其免受损伤。后方入路有以下用途:

1、桡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此入路提供至桡骨伸侧的通路,伸侧是桡骨的张力侧,因此如有可能应将钢板放于此侧);

2、桡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

3、提供至骨间后神经的通路;在 Frohse弓处行神经减压,用于骨间后神经麻痹或抵抗性网球肘病例;

4、桡骨截骨术;

5、桡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6、骨肿瘤的活检和治疗;

患者体位

令患者取两种体位中的一种:

1、令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肢置于手臂托板上。上肢旋前以显露前臂伸肌间室。

2、将患肢放在胸前。前臂旋后以显露伸肌间室(图4-25)。若必须同时显露尺骨和桡骨,在这一体位下更易于另做一切口通至尺骨。

在这两种体位下,都要通过抬高上肢3至5分钟或应用驱血带或驱血器来将患肢驱血。然后,应用止血带。

体表标志与切口

体表标志

  • 在肱骨远端、鹰嘴突稍外侧触摸肱骨外上髁。这是一个突出的骨性标志,但是比肱骨内上髁稍小且模糊。

  • Lister结节(桡骨背侧结节)与桡骨茎突之间的距离为腕背侧宽度的⅓。此为一小的、纵向骨性突起或小结节。

切口

做一直切口,自肱骨外上髁前方(沿前臂背面)延伸至腕部 Lister结节尺侧稍远处(图4-26)。

通常,一个手术只需用此切口的一部分。在骨折病例,切口应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使用X线透视机有助于更精确的切口定位。

神经界面

在近侧,神经界面位于桡侧腕短伸肌(由桡神经支配)和指总伸肌(由骨间后神经支配;图4-27)之间。需劈开这些肌肉的总腱膜。

在远侧,神经界面位于桡侧腕短伸肌(由桡神经支配)与拇长伸肌(由骨间后神经支配)之间。

浅层手术分离

沿皮肤切口线切开深筋膜,并找出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在远侧更明显,此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自两肌间穿出。在近侧,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连于同一腱膜(图4-28、图4-29)。

继续向近侧分离,分开这两块肌肉以显露桡骨干上⅓段,此处桡骨干被旋后肌包绕覆盖。

在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下方,找出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之间的界面,将这两块肌肉分开,显露桡骨干外侧面(图4-30、图4-31)。

深层手术分离

近段⅓段

  • 旋后肌覆盖了桡骨上⅓段的背面;骨间后神经经旋后肌浅、深两头之间进入肌体内,于旋后肌远侧缘近侧约1cm处自其浅头和深头之间穿出。在此处,分为数支支配腕关节手指和拇指的伸肌(见图4-31)。

  • 有两种方法可成功找到并保护自旋后肌内穿过的骨间后神经。

1、由近至远(见图4-31插图)。自外上髁切断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和桡侧腕长伸肌部分起点,并将两肌向外侧牵开。接着,通过触诊在旋后肌近端上方找到骨间后神经。然后,按由近至远的方向,仔细地从旋后肌体内分离出神经,要十分小心地保留下发至旋后肌的数个运动支。

2、由远至近(见图4-31)。找到自旋后肌穿出的骨间后神经。注意,该神经自旋后肌远端近侧约1cm处穿出。然后,经过旋后肌体向近侧追踪神经,小心地保留所有肌支。

成功找到并保护骨间后神经后,将前臂完全旋后,使桡骨前面进入视野。自桡骨前面切断旋后肌止点。自骨膜下剥离旋后肌,以显露桡骨干近侧⅓段(图4-32)。

中间⅓段

  • 此入路中会遇到两块肌肉,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它们跨过桡骨背面后经桡骨中⅓段转向远侧、桡侧。沿两肌上、下缘切开。然后,可容易地将肌肉与深面的桡骨分开并牵向远侧或近侧,牵开方向依显露的需要而定(见图4-32)。可根据固定的要求,将钢板在肌肉下方滑动。

远侧⅓段

  • 已将桡侧腕短伸肌与拇长伸肌分开,可直接通向桡骨外缘(见图4-32)。

手术风险

保护重要的骨间后神经的方法有两种,这是分离的关键:

1、找到该神经:在25%的患者,骨间后神经实际上紧贴着桡骨背侧正对肱二头肌粗隆的位置。若将钢板放置在桡骨背面较高的位置,则可能卡压神经。在旋后肌内找到并保护该神经是确保固定桡骨骨折的钢板不会将其压在下方的唯一方法(见图4-31)。

2、利用旋后肌保护神经:将旋后肌自桡骨前面剥离并牵向桡侧,同时神经仍被包裹在肌体内。这一技术常用于骨前方入路,显露桡骨前面。桡骨后面可经同一方法显露,但是由于有¼患者的骨间后神经是紧贴骨膜的,因此最安全的方法是剥离肌肉前将神经完全解剖出来(见图4-3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