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iming
UCL
MA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Urban Environments
一等学位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BA(Hon) Architecture
本科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BA),于巴院完成研究生学业。毕业后入选UCL巴院博士候选人,导师为UCL Urban Laboratory首席研究员Dr Clare Melhuish。硕士在读期间,师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研究奖获得者Dr Edward Denison和伦敦Design District设计师Hannah Corlett,主攻以历史为基础的废墟理念、困难遗产、建筑元素的研究,并以Distinction一等荣誉毕业。
学术倾向:
历史总是能给现代以启迪,而且经常通过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我喜欢对已知的进行提问,对历史再做调研,也像抖M一样在享受着探索带来的不确定性、疑惑和不安全感。于我而言问问题,是哲学意识的最高体现,也就是“the love of knowing”。同时,我喜欢在做项目或研究的时候永远向自己提问:我贡献了什么?如果建筑学是一部史诗,我原创的那一章在哪里?
MING=YIMING LIU
本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Liu Yiming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QI:为什么会选择去UCL读研究生?
MING:我的本科在谢菲尔德就读,谢菲尔德本科的教学风格偏保守且实际,理论扎实,但某种程度上有制约想象力之嫌。于是,在研究生学习的选校中我就选择了与本科风格相互互补的,充满探索精神的巴院。同时,巴院作为世界顶尖的的建筑学院,我想来开开眼界。在来到巴院之后我也确实发现,这里不断探索学科边界的学院风格没有辜负我。QI:同样是在英国,您觉得在谢菲和在UCL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MING:对我而言,本科打基础,硕士拔高度。本科阶段是全面学习建筑相关的知识,这样在社会上能成为一只坚强的建筑狗🐕。硕士阶段,在我看来,更多是拔高,有针对性的去做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同样是社区改造,本科阶段可能是激发社区活力,硕士阶段可能会加入探讨一些理论,比如“博物馆化”、“乡绅化”等社会问题,更深入的挖掘建筑与社会的关联性。QI:可以介绍一下读书期间您认为最有意思的一门课是什么,对你的学科认知有什么样的影响?MING:最有意思的课,大概是在巴院读硕的时候,我导师Edward教授的“多重现代性建筑”这门课了。通过一系列世界各地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他们出现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讲座和研讨会,导师会教导学生,对“现代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建筑产生质疑,从而审视、探讨、发掘、批判已存知识的框架结构,并且承认文化的异质性,尤其是建筑文化的现代性和多样性。这些理论基础直接帮助了我未来的研究和设计,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具体而言,它让我产生了对于建筑形式本身与其比如产生的背景的研究意向。比如,中国的殖民建筑是局限于殖民时代吗?建筑现代性的传播和殖民主义、西方中心的学术框架,是什么关系?设计上,中国传统建筑的的现代性、仪式性、特殊性的出路在哪里?本质上它将我的建筑学知识体系与其他社科学科串联起来,也启发了我更深层次的学科研究兴趣。MING:跳跳街舞,让自己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是自由的。在海边骑自行车,冬天也骑。听着歌,边骑边规划生活。画图,主要是画一些建筑想象图,这样来试验自己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也避免自己脑子生锈。同时我最近也开始写一些关于设计的公众号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建筑吐槽bot)QI: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您作品集中研究生的项目吗?MING:这个项目是在巴院就读时的理论研究型课程项目。研究主题为“过渡空间的教育学”,旨在致敬拉斐尔在《雅典学院》中表达的空间功能性,探讨过渡空间如何作为一个传播知识、促进聚集、产生对话的平台,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这个项目的设计的形式受到了包豪斯和索恩爵士博物馆的影响与启发,最终以工艺品和建筑元素为基础、形成了以“毗邻”和“连接”为空间特征的集合体。除此以外,这个设计也作为连接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和英国新HS2火车站的“连廊项目”,被纳入当地政府的参考意见中。MING:这个项目也是我自身学科兴趣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巴院内很多研究都在花时间讨论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甚至时学科迁移,很多时候甚至脱离了建筑学的本身,我试图更加关注于建筑体本身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还受我一位本科老师Taghi影响,他对古典建筑的研究让我上了解构主义的贼船。本科期间他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古典建筑史观以及基本形式构成的理论历史,潜移默化中使我对这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进而在硕士阶段深入研究。QI:在您的项目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对于古代建筑的解构和重构的设计手法,这种手法对于您的设计有什么样的意义?MING:由于这个设计的初始目的,是赋予构成过渡空间的建筑体以教育意义。这不仅鼓励知识的互动和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在质问:过渡空间作为日常通道,该如何形成一种融合作坊和展示的、脊柱一样的场所?在寻找方法论的过程中我主要参考了V&A Museum, Sir John Soane's Museum,Laurentian Library,从中试图解构并总结建筑对于教育的影响。建筑元素上,从对Piranesi的研究中获益良多,也坚定了我用最原始的古建筑元素来贯穿整个项目。其实对于方法论我觉得并不能说我总结出了一种体系化的设计理论,只能说我在这个设计中尝试了许多关于建筑继承与建筑转译的手法,从设计结果上看可以说是相对成功的。QI:听上去你对于设计的喜爱很强烈,你可以给我们讲讲你的设计灵感来源吗?MING:那就是读书和旅游吧。先读书,再旅游。有了知识积累再去实地考察和游历。比如《建筑十书》和《建筑四书》,我每年都会重读一次,做笔记,甚至靠画图来边读边思考,这样一来,每次都有新发现。同时,我的女朋友,也给了我很多设计上的启发。虽然她不学建筑,但很有想象力,奇思妙想,也喜欢我的设计,也对我各种提问题,是我的缪斯女神。最近还打算设计一个游乐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在她的鼓励下进行的。MING:彼得艾森曼的《Lateness》。这本书令我反思已存的建筑理论和风格主义。艾森曼综合了建筑、音乐、哲学,展示了当今建筑可以如何利用“lateness”的概念,去打破风格主义的枷锁,并且为世界提供新的建筑分析法。QI:您作为老师时教学风格如何?带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特别有意思的、特别好玩的、或者印象深刻的?MING:印象深刻的就是,感觉目前带的学生都很有想法,很有野心,很多想象。我也很喜欢有野心肯上进的学生。我也会帮助他们不断质问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主导自己的项目,我来辅助,从而达到逻辑叙事上的完善。我这人不端架子,喜欢和学生亲近一些,平等交流,让他/她们尽管提问题,所以学生也愿意讲他们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我喜欢努力、上进、有野心的学生。努力是我第一看重的品质。知识面窄、软件水平低等等问题,在努力面前都可以解决掉。要是犯懒,那可就不行咯!
更多导师信息可进入LAC STUDIO官网查看
http://www.lacstudio.com/teachers/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