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的生理功能
卫气作为一气分阴阳中的一种,可以展现多种气的功能。但既然卫气是按照循行方式的不同区别出来的,故应以其循行特点为前提来描述其功能。这样可与一元之气、气血之气、脏腑之气等其他层次气的功能区别开来,突出其特有的主要生理功能。正如张介宾所言:“其表里运行之气,内则为脏腑,外则为经络。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卫行脉外也。”可知,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本为一气,即全身之气。以偏内外分,则偏布在内者为脏腑之气,偏行于外者为经络之气。而卫气正是经络之气的一种。故卫之功能当以经络之气中行于脉外散行部分气的功能描述为主,此乃卫气用之所在。而偏布于内之卫气功能则与脏腑之气功能相统一,故《内经》中并未详述此部分卫气之功。
《内经》在描述卫气的功能时,虽经文记载不多,却充分体现出其区别于不同层次气的功能。
以卫气的循行方式分,有散行、不循经的部分,其功能表现主要载于《灵枢·本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胰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胰理致密矣。”这是偏在表之卫气的功能表现,而相对在里之卫气功能,简要记述在《灵枢·脉度》中“内溉脏腑,外濡胰理。”由此可看出,“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这部分偏布于内的卫气,其功能并未详述,而以“内溉脏腑”一笔带过。可知《内经》中意在强调其偏行于表即“外濡腠理”这一部分的功能,此为其特有功能所在。
卫气亦有随营循经而行的部分,其性偏收敛似营气,故其功亦与营相似,内注脏腑,外荣四末。此部分功能,《内经》并未明确说明,可知,此以营气之功代之。
故医家多据此将卫气的功能概括为温煦充养机体,主司汗孔开阖、防御外邪的作用。又因卫气出阳入阴决定人的寤寐,故卫气亦有调控睡眠的功能。
1温煦充养机体
卫气循行周身,外散于皮肤分肉,内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充养人体一身内外。若卫气循行失常,外不达表及四末,则体表失于温煦、濡养而致表寒或四肢厥冷;若不温养于脏腑,则易致中寒或肠蕈 [xùn] 、石瘕等症;不荣养局部,内为骨痹,外为不仁不用;久留于下,不荣于上,则善忘;邪偏客身半,营卫稍衰,发为偏枯。故卫气具有充养、温煦周身的作用。
2主司汗孔开阖
在“肥胰理,司开阖”中,胰理是血气所注之地,是气出入人体内外的通道。卫气布于表,故可肥胰理;通于表,故胰理开阖之功在卫。卫气通过开阖汗孔,控制排汗以调节体温;亦可由此祛邪外出。若卫气司开阖功能失常,则易致漏泄、多汗、少汗、无汗等排汗失常的疾病;卫郁在表,亦会造成外热。而对于偏表之邪气,亦可通过发汗解表方法来治疗,如皮下水肿;邪气往来游行所致的痒症,以及座疮、水痘、湿疹等皮肤病,皆可通过解表的方法来治疗。可见卫气司汗孔开阖,可调节人的生理状态,解释病理并可以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
3防御外邪侵袭
气其性属阳,所布多偏在表,防卫在外,是抵御邪气的天然屏障。百病之始,外邪多从表而侵犯人体,而卫气在表,首当其冲,自然有抵御外邪之用。再如《灵枢·痈疽》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中人也……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灵枢·刺节真邪》言:“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邪客入经络,客于分间,卫气归之与之相搏。真邪相逢,交争胜负决定疾病的预后,亦有在交争过程中发作而为病者,如“疟”之类。
4调控睡眠节律
天地自然有昼夜阴阳变化,卫气随之有聚散之应。卫气昼偏散于外,出阳则人寤;夜偏聚入阴,则人寐。平旦,卫气出于目,主要散行人体的体表分肉之间,充养人体,维持白天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夜,由足少阴经的分肉之间入脏腑,主要循行温煦于脏腑,使人神安而眠。若卫气昼不出阳,则见“昼不精”、“多卧”、“目闭”;夜不入阴,则有“夜不瞑”、“少瞑”、“目不瞑”、“喜梦”等与睡眠失常相关病症。因此,调节卫气出入是治疗与睡眠失常相关病证的关键。
总之,卫气的功能皆因卫气的性质而决定,卫气之体源于水谷之精微,其性剽悍,故具有温煦充养全身内外的功能,且气亦有体,故可以充皮肤、肥腠理;卫气随着气自身盛衰与寒热变化,出入胰理,进而司其开合;卫气所布多在表,故外邪所犯,卫气首当其冲,且卫气遍布内外,邪气侵犯何处,何处便为交争之地,故言卫气有防御外邪之功。卫气的聚散之变,出入节律,又决定了人的寤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