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专辑3 | 赶场时究竟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过年的时候和老家的长辈闲聊。老人家说现在的赶场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味道,一点都不好耍。借着几个老人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我尝试着拼出了一副早年的赶场场景。
早些年,无论你走到四川哪个赶场市场,卖得最多的东西永远都是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这个四个字后面包含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卖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这些粮食的不稀奇,有意思的是各种杂粮和加工后的粮食。老家有位老人家特别喜欢吃杂粮面做得窝窝头,用得面越是杂,他越是喜欢。很多时候我一口咬下去,甚至能尝出玉米面,小米,荞麦好几种味道,也不知道老人家是怎么把这些杂粮面糅合在一起的。
我总是喜欢问老人家,吃了一辈子的窝窝头,还吃不够吗?老人家看着我咧嘴一笑,说就喜欢和赶场时卖杂粮面的老伙计多聊上几句。
后来我发现老家场镇有个婆婆卖的咸菜特别下窝窝头。夹上一筷子咸菜塞到窝窝头中空处,一口咬下去,味道妙不可言。每当赶场的时候,婆婆就会背着一背篓瓶瓶罐罐来摆摊。找个不起眼的角落,把自己装咸菜的瓶子依次摆好,就迫不及待地和旁人开始摆龙门阵。
婆婆卖的咸菜任人试吃,哪怕你多吃几筷子她也无所谓。不过要你是夸上几句,婆婆就会兴高采烈地拉着你,热情地向你传授制作咸菜的窍门,临走时甚至还会送你些腌菜和干菜。
我便是偶然间迷上了婆婆赠送的干白菜。这种晒得干干的白菜用来炒回锅肉口感最佳。白干菜吸满了猪肉的油气,一口咬下去却是“嘎吱嘎吱”脆生感。每次回老家前,我都会托亲戚找婆婆提前订上一大包干白菜。
老父亲回老家时,若是碰上三六九赶场,定会买上一大包野菜和山货。刺老芽、地木耳、蕨菜、野葱、野生折耳根、花椒芽,甚至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东西。老父亲看到这些熟悉而陌生野菜总是很感慨,嘴里会念叨着,那些年家里几兄弟就是靠这些野菜才填饱肚子的。
现在人缺少饿肚子的经历,自然没办法感同身受。很多野菜我也只是尝个新鲜,但是唯独对野生折耳根情有独钟。野生折耳根吃起来颇老,但是其独特的香气却浓上数倍。凉拌是不可能了,和鲫鱼一起炖汤却是无上的美味。记得小时候每到换季,老母亲赶场就会买些野生折耳根回来炖瘦肉。据说吃了之后清热润肺,不会咳嗽。家里几兄弟争着捞肉吃,老母亲端着一碗汤细细咀嚼着折耳根,这幅场景至今在我脑海里清晰如初见。
印象里老家几个长辈都喜欢抽叶子烟。提上一杆烟枪,卷好一袋叶子烟,几个老友坐在村口墙根下,能聊上一天。每到赶场的时候,几个长辈就会邀约着到场镇上去买烟叶。每次我回家,老人家就会给我抱怨,这些年抽叶子烟的人越来越少了,好的烟叶子更是难买。若是哪次赶场的时候买到了好烟叶,他就年乐上好长一段时间。
我劝老人家身体重要,叶子烟能少抽就少抽点。老爷子这时候总会长长地吸上一口,悠悠地说道,没几年好活了,能抽几口算几口吧。
说罢,老人家就会陷入到自己的回忆中,絮絮叨叨地给我讲过往的故事。
 以前赶场比现在热闹多了,吃的用的耍的啥子都有。现在我们家那个菜板还是我爸爸赶场的时候买回来的,扎扎实实地原木墩子。后来我绕了一圈铁丝在边上,用到现在都还没烂。
 那时候赶场除了卖锅碗瓢盆,菜刀剪刀的,还有铁匠修菜刀和农具,你的菜刀要是脱了刀柄,带去场上修整,重新配一个刀柄,用起来顺手的很。再早些年的时候,我们赶场还能碰到补碗的师傅,哪怕是碎成几块的碗,他都能用钉子给你补好,再用上好多年。
那时候我喜欢赶过年时候的场,整个场镇上都是卖年货和好吃的。这时候我的爸爸就会割上一条猪肉,打点“跟斗酒”,晚上桌子上肯定有几个好菜。我们几兄弟早早地就围在桌子边上,张开嘴像雀雀儿一样,等着爸爸一个一个喂我们。

老人家过往的故事倒是勾起了我对赶场的零碎记忆。
小时候我们老家的场镇上经常有卖药的赤脚医生。医术好不好不知道,口才一定是绝顶好的。每次他开始卖自制中成药的时候,总会围上一圈人听他口若悬河的吹嘘。
听到后面,老母亲总会急匆匆地拉我走。我会不解地问道,“卖打药”是啥子意思哦?
老母亲总会瞪我一眼,装作凶狠地说道,“跑滩匠”的话不乱捡,等你长大了就晓得了。
现在回想起来,也别有一番趣味,你们知道“卖打药”是什么意思吗?
(0)

相关推荐

  • 被嘲弄的女人

    假如我想领略并品尝这世间奥秘的清香,那么在天地深处发现的只能是我自己. --题记 这是一个孤独而坚韧的女人.在若有若无的云朵里积蓄着一场久违的暴风雨,她身处的周遭荒芜而落寞,无人为之撑伞.家人在周围如 ...

  • 关于香烟的往事

    外公抽叶子烟,小时候去外公家经常看到外公晾晒叶子烟.外公在院子里将四根碗口粗的木棒分两组用铁爪子钉成X状立于地上,在叉的中间拉一比拇指还粗的草绳,草绳上整齐地串着叶子烟,那些烟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老远就 ...

  • 子凉:藏猫猫(西藏)

    03 政务工作汇报 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捉迷藏"怎么讲,用我们老家的方言叫"藏猫猫",这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项游戏. 最开始玩藏猫猫是和母亲.大妹还有襁褓中的小 ...

  • 清明寄哀思

    凡人小事,童年趣事,温馨回忆,百姓情怀,旅游摄影,人文风光,文化活动,校园风采,文物收藏,史海钩沉,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原创首发.点击标题下蓝字"安陆水易居"关注.欢迎投稿,联系 ...

  • 赶场专辑 | 天时:赶场的诞生和场期

    赶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记忆中还是孩童的时候,每逢三六九家中的长辈就会带着我去镇上赶场,那一天小朋友的眼睛是不够用的.原本懒洋洋的小镇像是被一盆滚烫的开水激活,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赶场的时候, ...

  • 赶场专辑2 | 地利:一个场镇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个场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作为赶场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都是一个词:自发形成. "聚在这里买卖东西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场镇." 我们将时间退后到清初至民国 ...

  • 赶场专辑4 | 为什么大家都爱去赶场

    老张这一辈子都在和赶场打交道. 早些年每逢三六九,他早早地就把要卖的东西装进背篓,天不亮就往场镇赶路.运气好的话,天刚蒙蒙亮老张就把东西卖完了.这时候他就会到场镇上闲逛一圈,看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然后 ...

  • 赶场专辑5 | 时间沉淀下的赶场记忆

    说到"赶场"这个词,每个人记忆中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60年代赶过场的人来说,赶场日就意味着节日. 60年代中国大多数的县城.乡镇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

  • 当我们买保险时,究竟在买什么?

    今天,保哥想聊聊买保险的 心态问题 . 讲个很有意思的事:当你在淘宝购物时,买到的东西不满意想退掉,发现商家送了一份运费险,退货的邮费免了. 嘿,小惊喜,这个时候的运费险显得很是美好和可爱. 可是如果 ...

  • 清明节时,祭奠先人时究竟是先烧纸还是先修坟呢?讲究还真不少

    引言: 清明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也是春暖花开,适合踏青的日子,不过在这个节日里,国人几乎都要办的一件事,那就是到陵园或者宗族祠堂中祭拜先祖,这也是清明节最主要的任务. 以前古人总是把祭祀和行军打仗并 ...

  • 买小龙虾时,应该买青色还是红色的?不懂别乱买,以免浪费钱!

    马上就要到了烧烤季,到了晚上就开始各种烧烤摊就开始摆出来了.吃烧烤最少不了的就是吃海鲜了,啤酒和小龙虾真是最佳的搭配了,尤其是约上三五个朋友一起,各种口味的都有,十三香.原味.麻辣--唉,说不下去了, ...

  • 买“雪球”究竟在买什么?

    买“雪球”究竟在买什么?

  • 布林线战法2——沿着布林线上下轨运行时如何找买卖点

    布林线战法1谈到股价和布林线方向相反时,或者布林线平行时,买卖点其实是比较容易找的.但是,当股价和布林线方向同向时,如何找买卖点,是个比较难的问题.说实话,我也只能谈一点自己的观察.照此操作,并不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