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新解

读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关于“知识”二字的讲解,很有所感。他说,知识不在书中,而在人的身体、欲望、思想、情绪等行为之中。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也是身心体验的积累。由此,我对于知识也有了新的认知,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

我们很多人都把知识窄化了,认为“知识”就等于看书,等于上学。我当然也属于这一类目光狭窄的这一种,常常从书本中去寻求知识。于是,很多人都把像我这样的读书人叫做“书呆子”,记了很多东西,看了很多东西,却不能把这些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当然,也有一些不读书的人,他们志大才疏,自以为是,只相信自己的眼和脚,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这种人也不算有知识的人。那么,“知识”究竟是什么呢?

我的粗浅看法,可以把知识分开理解。“知”存在于天地间,书本里,人事中,是正向的、积极的、智慧而有力量的东西;“识”却需要体验、反思、正面导向、积极运用的。我们从书本里所看到的只是“知”的一种,这种“知”因为记录了先贤的经验、体验和思想,是具有正向、积极的东西,但是,你看了不等于拥用,甚至记下来、讲出来也不等于你懂得,只有把这种“知”进行体验、反思、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思想和智慧,这样才算是一种完整的知识。当然,“知”除了藏书本里,在大自然中,也常常看到许多“知”的东西,我们古人常说的“知者乐山,仁者乐水”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在我们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中,在我们处理复杂的矛盾中,也常常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而常常这些东西比起书本上来的东西还要真实,还要具体,还要易于吸收和转化,因此,我们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的说法。这种对知识的解释可以告诉我们,读书不等于知识,读书之后,还要消化和运用,只有转化之后的“知”才会成长为自己的“识”,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吃了不一定全部都消化、吸收。当然,读书可以让我们看得更多,听得更远,但读书不是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在天地间、人事中汲取有益的知识。

其实,有一种说法是,知识不单单存在于天地间,书本里,人事中,知识本身就在我们头脑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唤醒”而已。所以,西方对教育的定义就是“唤醒”,教育不是自外向内灌输,而是引发,唤醒,把他本身有的东西激活而己。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如此,如《中庸》里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这个道理。性命之学不需传授,也无法传授,顺着天性去做,就是所谓的“道”,我们人为的教育也只是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性情而已。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就是强调内炼,通过不断反思来修持自己,而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就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爱的意思。不但儒家讲究内省,道家也讲究“悟”,佛家也讲打坐、内视和静观。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不需要外求,也不能传授,只能靠自己体验、反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吾心光明”,就是最大的智慧。

由此,再向前多想一点,我想到了我们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得有问题意识,得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有一种“向回看”“向内看”“向深处看”“向细节看”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如此,才会把外面的“感知”转化为自身的“智慧”。其次,教育科研要有实践意识,要敢于探索和实践,要把自己的想法具体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不要怕跨步小,“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只要敢于实践,把你的想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就是了不起的进步。教育科研要有学会记录,可以记录下我们的问题,记录下我们的打算,记录下我们的学习,记录下我们的案例,记录下我们的问卷,记录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人类最伟大的就是思想,因为思想,人渐渐运离动物属性,变得伟大起来。知识是人类留下的智慧结晶,但是,这些结晶体是不能直接拿来使用的,只有体验,“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我所用。人人皆可成圣贤,我们还要“唤醒”我们头脑中智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就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181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