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精梳机梳理元件的使用与管理(上)
高效能精梳机工艺设计理念体现在“高速度、重定量、低落棉”工艺,运行速度已达到500钳次/min以上,尤其是变速梳理精梳机,通过非圆齿轮传动,梳理过程有一个较大的加速度,用N锡表示锡林平均运行速度(钳次/min),锡林变速梳理过程中的瞬时转速为1.387-2.2N锡。如果精梳机运行速度为500钳次/min,那么变速梳理精梳机梳理时的线速度相当于恒速精梳机的690-1100钳次/min,使锡林对棉须丛的梳理力急剧加大,传统的精梳元件设计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高效能精梳机生产的要求。这就对精梳元件的设计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纺纱企业将降低成纱棉结/千米的重心放在开清、梳棉两个工序,围绕降低生条棉结和短纤维含量的目标,在清梳系统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尽可能控制生条质量指标,而往往忽视精梳机梳理工艺上机及梳理元件的作用。
生产实践表明:合理调节、搭配前后区锡林齿密和总梳理点、优化锡林及顶梳规格及精梳工艺、合理调校锡林梳理隔距、根据不同品牌锡林齿条的实际使用寿命合理更换损伤的齿条,确保精梳梳理元件在零缺陷状态下工作,可使成纱常发性纱疵大幅度下降。
一、锡林前区梳理功能的发挥是决定成纱质量的关键
1.1锡林的研发动态分析
嵌入式锯齿整体锡林具有较强的适纺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为充分发挥锡林的梳理效能,要在有限的锡林梳理区间内,合理配置、适当增加前区的齿密,强化前区针齿的穿刺、抓取、开松效能;优化锯齿的几何形状,在保证有足够容纤空间的前提下,增加锡林总梳理点数,以避免梳理不透纤维须丛,导致精梳机在高速状态下输出的棉网出现破边、破洞现象。德国施尔公司早期的90系列精梳锡林前两组齿密均为25齿/cm2、62齿/cm2,通常通过改变后区齿密来增加梳理点数,锡林最大梳理点也仅为30305点,而新研发的96和16系列锡林,前两组齿密分别增加到52齿/cm2、97齿/cm2或者为52齿/cm2、88齿/cm2,最大梳理点分别可达39120点和44240点,更适合高速生产。在设计理念上,这两个系列的锡林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前稀后密、渐进梳理”的影响,大幅度增加了前区两组齿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短绒、降低成纱棉结、提高成纱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组齿密较第二组有所降低,可增加该组齿条的强力,使其容纤量增大,解决了该组齿条易损伤和嵌花问题,同时又适当增加了后区齿密,以达到清除细小棉结,提高单纤化的目的,提高精梳机对细小棉结、短绒的清除效能,有利于纱线质量的全面提高,见表1、图1。
引人注意的是:以往瑞士Graf Primacom齿面角为90°的锡林,总梳理点数一直没有超越2.7万点,强调“重定量、高钳次、低落棉”,并结合棉卷自清洁理论,对纤维进行柔和梳理,以解决纤维损伤和充分梳理的矛盾。笔者注意到,近几年来在锡林设计上,Graf的锡林总梳理点开始逐步增加,相继研发的Graf Primacom 9015和9030型精梳锡林,总梳理点已经分别达到了2.9万和3.2万,同时在锡林梳理面为111° Primacom5015型锡林的基础上,还研发出了梳理面为111°的5028、5030型精梳锡林,其锡林总梳理点已达分别到4万和4.2万,而用于E80精梳机的梳理面为130° 的Ri-Q-Comb i700精梳锡林,锡林总梳理点已达4.9万。
图1德国施而公司四种锡林齿密排列图
1.2锡林前区齿密、梳理隔距及状态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适当增加锡林前区齿密,强化插入、开松及整理能力,为后区精细化梳理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纱线质量。
1.2.1 增加锡林前区齿密的成纱质量对比试验
(1) 品种:C7.9tex,原料:长绒棉;锡林品牌:JZX-4TC;车速:350钳/min;机型:E65型精梳机;方案1:锡林的第一组齿条齿密度为20齿/cm2;方案2:将第一组齿条齿密度为43齿/cm2 。方案3:锡林的第一组齿条齿密度为:43齿/cm2,精梳落棉率调整为:16.3%。增加锡林前区齿密的成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2)品种:LC9.7tex,试验条件同上。
从表2、表3的成纱质量对比试验可知,适当增加前区齿密,加强了前区的梳理功能,前区针齿能够有效抓取、开松纤维须丛,是增加后区齿密度及清除细小棉结、杂质的前提,成纱IPI疵点有所降低。
1.2.2 增加锡林前区齿密并适当缩小锡林梳理隔距的试验
(1)品种:C8.3tex,原料:长绒棉;锡林品牌:JZX-4TC;车速:350钳次/min;机型:E65型精梳机。方案1:锡林的第一组齿条齿密度为:20齿/cm2,方案2:第一组齿密为43齿/cm2 并将锡林梳理隔距(前区、最紧点、后区)由0.45、0.25、0.30mm缩小到0.35、0.20、0.25mm,成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见表4。
(2)在C9.7tex品种上做增加锡林前区密度并适当缩小锡林梳理隔距的对比试验,方案同上,结果见表5。
从表4、表5的试验结果可知:增加前梳理区的齿密并适当缩小了锡林梳理隔距后,成纱IPI值的降幅明显。
在精梳锡林实际梳理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不同机型精梳机的钳板运动支点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钳板连杆机构运动轨迹;锡林定位工艺不同;锡林齿面角不同、加工配合精度不同等)造成梳理隔距不够理想,梳理隔距要求变化量平稳且变化量较小。笔者认为应根据国内外锡林的品牌辩证看待锡林梳理隔距的调整,这是因为德国施尔VARIO-COMB锡林及瑞士Graf Primacom锡林的齿片均具有较高的锐度、硬度、光洁度,对棉须丛穿透能力高,其梳理隔距不要调得过小,如用在E62型机上的S+U VARIO-COMB 1295(111°)锡林的前区、最紧点以及中后区的梳理隔距分别为0.65、0.35和0.45mm左右,只要棉卷定量不是很重,已完全能够满足梳理要求,若梳理隔距过小,反而会加剧纤维的损伤、致使精梳条的短绒率、落棉率的增加。
二、锡林总梳理点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在梳理面积无法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在有足够容纤空间的前提下,增大锡林齿密,可充分发挥精梳机的梳理效能。
2.1 不同品牌锡林不同总梳理点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品种:LC70/C30 11.7tex;原料:长绒棉占70%、细绒棉占30%;机型:E65精梳机;车速:350钳次/min,在精梳落棉率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见表6。
从表6的试验结果可知:适当增加锡林总梳理点,可提高棉结清除效率,减少常发性纱疵。
2.2 不同品牌锡林不同齿面角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品种:8.3tex;原料:长绒棉;机型:E62型精梳机;车速:300钳次/min,在精梳落棉率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见表7。
从表7的试验结果可知:同一齿面角的锡林,适当增加总梳理点数,通过针齿间的合理的组合,可以改变锡林的梳理度,对改善和提高精梳条内在质量及成纱质量,对降低200%千米成纱棉结效果显著。增加锡林齿面圆心角与增加锡林齿密有同样的效果,但齿面圆心角的改变为进一步增加总梳理点数创造了条件,而对梳理质量的影响不能完全等同于针密的增加。
作者:刘允光 聊城允光精梳技术服务中心 肖际洲 山东冠县冠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李子信 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