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一个孩子?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
作者:主创团·安歌
闺蜜给我打电话,哭着说,孩子升入初中后,她忽然觉得儿子很陌生很可怕。
每晚放学后,儿子就躲在房间玩手机,桌上的作业本一片空白,忍不住提醒几次,儿子却烦不胜烦,有时候甚至大吼着“别烦我!”
打不得、骂不得,如今连说也说不得。
闺蜜哭得绝望又无助,“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错过了心理建设的最佳时点。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台阶的,问题呈现之时,早已失去了最好的矫正机会。
李玫瑾教授说过,十二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把握孩子的成长特点,给予心理上的抚育,才会越管越轻松,孩子的路越走越平稳。
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父母一定要及时把控。
3岁以前,关系是教养的根基
有一句话说:再苦再难,也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因为早期情感的缺失,会造成亲子间终生的隔阂,也将成为管教中最难消融的问题。
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强调,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一定要亲自养育,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孩子刚出生时,是脆弱而孤独的,他们不会动、无法说,养育者的回应,构成了他对世界的信念。
哭的时候有人哄,难受的时候有人抱,饿的时候立即得到满足,这样稳定而积极
的关系,会让孩子获得最深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这种亲密的情感关系,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作“依恋”。
许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误解,似乎身为父母就天生拥有管教孩子的权力。
可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对所有的劝诫置若罔闻时,才会揭露一个事实:
身份从来都不是管教的关键,孩子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这种心理上的引力,才是他愿意听从教导的源头。
换句话说:依恋,才是教养的根基。
如果父母错失了建立依恋的阶段,没有和孩子进入亲密关系,那么教养会变成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网剧《重生》中,宋春丽老师饰演的娄颐,曾是主任医生,退休后还支撑着一所公益学校。
娄颐专业能力强,善良仁爱,可拥有大爱的她,却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她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给了工作,唯独忽视了孩子。
她无数次把孩子忘在了幼儿园;
记不清孩子的生日是哪天;
孩子行为异常时,只有谩骂和责备;
直到儿子范凯失踪,她在寻找的过程中才恍然发现,儿子早已滑进了罪恶的深渊。
加拿大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说: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孩子逃离、叛逆、不服管教的背后,隐藏的是对父母依恋关系的缺位。
作为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连接好亲子间的这根心理脐带,才能在漫漫成长中,拥有引导孩子的力量。
6岁以前,性格决定最终的成败
李玫瑾教授做客《圆桌派》,说过一句犀利的话:
“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孩子的问题具有滞后性,错过了培养的关键期,等发现问题时,原先只花1公斤气力培养的习惯,也许要花1吨的气力来纠正。
3到6岁是孩子性格培养的黄金时期,此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不久前,华为公布天才少年人选。
严苛的筛选流程,令人艳羡的回报,都将这几位“天才”推到顶尖,接受大众的审视。
可细细追溯,他们并非天赋过人,更多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缓缓登顶。
拿到最高档年薪201万的张霁,本科来自一所三本院校,令人惊讶的是,这已是他复读后的成绩。
同样入选的“天才少女”姚婷,中考时仅考了4A2B,连重点高中的门也没有叩开。
他们显然不是最聪明的,也许也并非最努力,但具备的优秀品质却异常夺目。
纵观他们的经历,无一例外都遵循着独立、计划、专注、自律等,这些品质支撑着他们突破自我,赢得未来的无限可能。
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并非天生,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作为孩子的教养者,父母应该在养育之中,有意树立孩子的行为规范。
比如,能够对孩子说“不”,教会孩子理解和遵守规则;
比如,引导孩子分享和承担,让孩子懂得感恩和责任;
比如,接纳孩子的受挫情绪,耐心引导,打磨孩子的抗挫力;
六岁之前,孩子认了多少字,会做几道题,多背几首诗,真的无关紧要,这些微弱的优势很快会消失殆尽。
唯有品质和习惯,才会有贯穿时间的力量,经年累月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决定最终的成败。
12岁以前,价值影响孩子的定位
网上曾有一句调侃:孩子考试的分数,决定家庭的和谐程度。
作为老母亲,我深有同感。孩子的学习表现就像是悬挂的利器,时不时刺激一下,扎得人肝疼。
可期望归期望,有一个事实我们终将要面对:
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具备“学霸”属性,而有的孩子却是风景在别处。
所以,即便付出同样的努力,有时候也无法获得同样的表现。
李玫瑾教授就曾建议,父母要甄别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这种价值感将形成孩子对自我的定位。
可惜,有许多父母却看不见孩子的闪光点,把焦虑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在压力中无法喘息。
看过一期节目,小女孩喜欢写小说,靠着这股子热爱,她从小学开始,整整写了56本,累计起来30多万字。
得益于写小说,女孩文科成绩不错,理科就相对弱了许多。
爸爸为了鞭策女儿齐头并进,一怒之下撕毁了小说,执着地认定,小说是耽误女儿数学成绩的罪魁祸首。
最令人扎心的是,这位爸爸对着哽噎的女儿说:“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有许多父母都秉持着这种理念,在比较和较劲中,逼得孩子难以自处。
最可怕的是,在持续的否定中,孩子会把这种“不行”的念头深植内心,形成原生的自卑。
其实,何必强求孩子进入一个不属于他的赛道呢。
肯定孩子长处,多给予积极关注,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价值所在,迎来自己的逆光时刻。
我们都知道,一个水桶的蓄水量取决于木桶的短板。
所以,我们总是想要花费更多努力,去弥补不足和短处,哪怕得到的只是一个中庸的模板。
可是,如果我们把木桶倾斜,木桶能盛多少水,将由它的长板多长决定。这就是新木桶理论。
与其紧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短板死磕,不如鼓励孩子发扬长处,找到梦想和兴趣所在。
无论何时,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幸运的。
看着曾经蹒跚学步的小人儿,忽然成了一个浑身是刺,问题诸多的孩子,我们的内心无疑会感到受伤。
可抛开所有的技巧和手段,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来自父母养育中一点一滴的投射。
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
生命最初的陪伴和回应,是一切教养的起点;幼年阶段的引导和纠正,是行为习惯的根基;少年时的肯定和支持,是人生价值的雏形。
养育很难,很费心。
可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面对风雨和诱惑时,拥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扫码添加老师👇
0元领文学馆全8册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