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部,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1 本条上气,怎么就成了阳根下绝?作内伤上气解,此无外感之闭,全是内伤咳逆之上气,浮大者,不是外闭胃逆之浮大,是内伤中败,阳格不降之浮,胃阳脱泄之大,阳不内交也。阳根下绝,壅逆不降,故上气浮肿肩息,肩息就是深呼吸,吸气而不下根;此为不治,又加利者,中气败泄也。

本条之上气,是以内伤气逆,区别外感之上气,阳脱拔根之浮大,区别于表闭肺胃气逆之浮大,上气浮肿之肩息,区别与肺胀之喘燥

  水气十七,身肿面反瘦,燥土未败。本条面浮肿者,土败,又加利尤甚。内伤亡阳,阳根下绝,阳脱之象。故区别外感表闭之上气。

咳嗽上气八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咳而上气,此为肺气胀满,其人喘阻,肺气上冲,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里气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汤,姜甘大枣,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黄,清金而发表,半夏降逆而下冲也。

1 肺胀者,表闭不开,肺胃之气逆也,重用麻黄,发泄表寒之实,窍开卫气泄,石膏清卫闭之肺热,半夏降胃逆;肺气通达表里,则肺不胀。解表实以松里气,表解则病愈。善治者,治其皮毛。

2 本条之浮大者,肺胃逆冲之剧也,故见喘与目如脱状之病剧之象,浮者表闭,大者胃逆,此浮大者,表邪外闭而里气上逆也。区别上条浮大,中气欲脱,阳根下绝也。

咳嗽上气九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气阻而发喘咳,肺热而生烦躁也。小青龙加石膏汤,甘草、麻、桂,补中气而泻营卫,芍药、半夏,清胆火而降胃逆,姜、辛、五味,下冲气而止咳喘,石膏凉肺蒸而除烦躁也。积水化汗而外泄,诸证自愈矣。

1 脉浮者,太阳外闭,营卫不出也。表闭里逆,则气阻而肺胀,发汗泄之。中医治病,汗法第一,善治者治其皮毛。

咳嗽上气十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1 咳而脉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闭,里气上逆,肺金郁格不降也,厚朴麻黄汤,麻黄发表寒以开皮毛,表解则里松,厚朴破里之壅,以降气逆。

咳而脉沉者,其病在下,是水盛上泛,相火壅阻,肺金伤克而不敛也。泽漆汤,泻水而降火,火降肺敛则咳止。泽漆决瘀而泻水,黄芩清泻上逆之相火,半夏降胃而驱浊,紫参白前,清金而破壅。

2 咳而脉浮者,浮则在表,寒邪外束,皮毛窍闭,胃气不降,肺气逆冲也。

  咳而脉沉者,沉则在里,里水之旺,水旺火逆,肺金伤克,失敛逆冲也。

  肺胃俱从右降,胃降肺敛,二气和平,则不咳不满。表闭则肺胃郁格而不降,二气不和,内外不通,胃满壅塞而不降,肺气上逆则咳满,厚朴麻黄汤,发表破里,通达表里,肺敛胃降,则二气顺行。

  咳而脉沉,水盛上泛,不用温法,反用泻水之法,此法治咳,应当注意。因平时治病,见沉即温。泽漆决瘀而泄水也,水泄则火降,肺敛则咳止。

3 泽漆泻膀胱之热,通利水道,利其小便以泻水培土。余也不知道紫参泽漆是什么,没见过也没用过。都是特效主药,却变的稀有。

论:本条煎药之法,必须遵守。中药煎煮服用方法,皆以方下标注为准绳。现代普及推广的煎煮方法是不对的,违悖了仲景古法正统,只有一少部分中医,在遵守着仲景法则。

咳嗽上气十一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风寒外闭,肺气郁阻,逆冲咽喉,泻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声如水鸡。此缘阳衰土湿,中气不运,一感外邪,里气愈郁。胃土上逆,肺无降路,而皮毛既阖,不得外泄,是以逆行上窍,冲塞如此。射干麻黄汤,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细辛、生姜、半夏,下冲逆而破壅塞,大枣补土而养脾精,麻黄发汗而泻表寒也。

1 外闭里逆,内外不通,咳而上气,冲击咽喉,则作水鸡声,射干麻黄汤发表破壅。

  喉中水鸡声,肺气郁阻,胃逆而上冲也,上冲咽喉则见哮鸣声。682页,肺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宗气逆冲,出于咽喉,而气阻喉痹,不得透泄,于是喘闷壅急,不可名状,此即是哮喘哮鸣之理。喉如水鸡声者,如蛤蟆叫声,连连不绝耳。吸气不降,冲喉而出,咽中壅塞,出入不利,呼吸有响,故如水鸡声。

2 本条就是哮喘之证。哮喘,一感外闭,则土湿胃逆,外闭里逆,同时并作,则发为哮喘,若表气里气,有一路开通,则不致发为哮喘息促。表郁里湿,里气愈逆,肺胃之气,逆行上冲也。师言,此即伤风哮喘之证也。对比太阳之表闭,而肺胃之气逆,则必见喘燥,阳明篇麻黄汤证,无汗而喘,汗出即愈。

论;此与肺胀一理,又有里湿胃逆,宗气逆冲,冲则喉中有水鸡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