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馆共同体(41):探究议题式教学,构建高效德法课堂

新疆试点班学生在认真研讨

着力学科核心素养:探究议题式教学,构建高效德法课堂

——江苏省王常亮名师团队央馆协同教研项目4月份活动简报

四月份执教教师:刘玲

四月份执教教师:许玲

4月份,根据中央电教馆的要求,江苏省王常亮名师团队对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内容分别开展了一次异步教研活动、一节示范课和一次同步教研活动。

一、深度协作,携手共建有凝聚力的名师团队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凝聚力的团队可以造就不凡的成功,每次活动前团队成员,都会秉承一贯严谨团队风格,在王常亮教授带领虚心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加深对“议题式教学”的理解、提升成员专业技能,努力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为学科发展、质量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教授强调团队成员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团队活动,对异步教研、示范课和异步教研内容要在团队内深入研究探讨,组员结合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提出自己对每次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授课教师在汲取、整合王教授和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精心准备活动和课程每个环节和步骤。为更好地促进活动和课程按时完成,央馆赵老师及试点学校教师第一时间对接授课教师及试点班级,沟通课前准备、调试设备。在众人深度协作中,拾柴添火、共同携手建设名师团队。

二、深度探究,精心演好“议题式教学”的重头戏

本单元负责异步教研的刘玲老师深度研读第一单元异步教研素材,探寻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知识衔接卡口,接过第一单元“好彩头”,从三个层面演好第二单元“重头戏”。刘老师从国家战略、学科教育、学生成长及客观现状四个层面深度解读本单元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精准定位单元目标,结合教材对本单元目标分析(纵向思维)、研读课程依据、单元结构框架、教材解读、重难点分析逐层剖析,一步步抽丝剥茧中细化教学目标,在整合和优化三维目标的基础上,从细节处优化三维目标,凸显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精准性。针对核心素养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学情,关注学生发展,以“议题式教学”活动课程为载体,开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活动。确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突出核心素养目标地位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重要前提,针对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经验式”、“悬念式”“情境式”等多样课前活动;基于学生主体的议题,强化学生的生活感悟,在感悟中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学科素养,浸润学生心灵持续化。

示范课中,刘玲老师以社会热点“2021年拒绝服兵役第一人----山东籍刘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新闻带来的警示?”教师结合热点警示,确定本节课“依法履行义务”创设中心议题。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时所展现的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出四个子议题①履行义务需依据什么法?②依法履行义务为什么需要理解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③为什么要履行义务?④如果不履行义务或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通过问题的梯度进阶,引导学生明确思维路径,善于从情境中引申出有价值意义的“惑性”问题,学生在预习新课、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子问题深入讨论、交流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观点与情感的冲突、知识的产生和个体的感悟、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生成过程,实现了情感与知识的融合,由此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议题设计,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立足学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参与意识,驱动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发展。

三、深度同步,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同步教研的许玲老师结合刘玲老师的异步教研和示范课就议题式教学,高屋建瓴提出新的见解,许老师从核心素养视域深度思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建构?她以八下第四课《依法履行义务》为例,以“权利或义务”走向“权利与义务”设问引疑。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思路的梳理,提出新的教学设想。她认为议题式教学应该坚持以议题为纽带,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入境”如刘老师示范课中以“刘晨拒服兵役而受处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创设议题情境,围绕中心议题“依法履行义务”,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由“刘晨的权利义务”到“为什么要对当事人刘晨进行处罚”,再到“对我们的警示”以及“当事人刘晨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层层推进,将新旧知识、教材和情境、知识和经验加以联系,通过热点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探究热情,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政治素养。

许老师结合异步教研及示范课后试点学校教师的疑问,创设性的提出新的教学构想,即①在课前导入环节,以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辍学现象”为切入,让学生开展课前调查,了解辍学现状。通过对“上不上学是个人的私事”这一观点展开课堂辩论、“畅谈职业”,再到最后的拓展延伸,以“因厌学,导致辍学走向社会,最终因抢劫走上犯罪道路”案例开展模拟法庭,让学生提升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进而树立法治意识,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②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四个板块,其中第四板块,加上“有担当——法定义务我践行”环节,使得议题得以延伸,是本节课的落脚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将要选择的职业,写应聘面试提纲。从而使学生理解知识、感悟知识、体验知识,更好的认识到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负责任的公民。③新授课环节,通过创设多维互动模式如:辩论、书写面试提纲、模拟法庭等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融合建构,从而达成三维目标。许老师充分肯定“思维导图”的有效性,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调动”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相对应的法律知识,激活学生对该主题的思维,让其思维过程更加流畅、条理更加清晰。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对主题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当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该主题时,学生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有助于培养其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到探究的艰辛和坎坷。

四、深度思考,主动汲取教师专业成长的养料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

每一次活动后,王教授都会提醒团队成员,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深度思考:课前预设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达成,课堂中的生成在课前预设中是否有备案,课堂中是否有超出预设的情况出现,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团队成员在汲取试点学校教师、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自己的授课及时反思总结,在深度思考中,汲取专业成长的养料,助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更好的。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让我们做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以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怀着一颗赤诚的童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完成教师的教学生命的循环: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永葆教师的职业青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