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去世。

年少时随父从浙江余姚迁至越城,后在距离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于是便被尊称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人生经历也是所有儒者中最符合“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标准的。

王阳明文治武功兼备,学问自不必说,少年时代诗文、骑射、兵法,都颇有造诣。

王阳明13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而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更是他研习兵法的缘由。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叛乱,王阳明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仅35天就俘虏宁王,平叛成功。

然而王阳明的盖世之功非但没有得到肯定与奖励,反而给他招致祸端。

各路人等诋毁王阳明,“目无君上”“必反”等六大罪名扣在他头上。

“功高盖主”一向没有好结果,随时面临灭门险境,王阳明处变不惊,“毁誉荣辱之来不以稍动其心”,最终摆脱了危机。

这个时候的王阳明已经进入了思想成熟期,对他而言,这样的危机不是第一次。

早在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就因弹劾只手遮天的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

龙场在当时还属于偏远地区,条件艰苦,王阳明的教化行为让他颇受当地人爱戴,他自己也动心忍性,思考圣人会如何作为。

在一个夜间,他忽然大悟,“不觉呼跃,从者皆惊”。从此王阳明创立了与程朱理学完全不同路径的哲学,而这次经历被后人称为“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龙场究竟悟出了什么呢?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灵感乍现时刻,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看见溢出来的水,想到了计算浮力的办法,喊着“尤里卡”(我找到了)出了浴室。

苯分子的环形结构的提出也是因为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蛇咬着尾巴而得到启发。

这些灵感是思考者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困扰之后,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跃升。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也是如此,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大学》的重要命题。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受到了理学家特别的重视,与《论语》《孟子》相提并论。

《大学》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观念:“格物”和“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学》

“格”相当于研究,“知”就是认识,格物致知说的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如何“格物致知”,理学家众说纷纭,而主流的理解是朱熹的思想。

在朱熹那里,格物致知本质上就是格物穷理,就是通过接触具体事物,穷索事物之理。

“理”是朱熹理学的重要概念,朱熹认为,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都有理的存在,因此“格物”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草一木都有“理”可穷。

掌握这个理,是达到对事物的“所以然”和“所当然”的了解。

“所以然”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所当然”是社会的伦理规范。

少年王阳明接受了朱熹的思想,他坐下得意弟子徐爱在《传习录》中记录了阳明自己讲去穷格竹子的经历。

早年王阳明和朋友讨论,要格天下之物,那先从眼前的竹子格起。

于是阳明的朋友早晚都去格竹子,三天就病了。

阳明说朋友这是“精力不足”,便自己去格竹子。

然而他同样“不得其理”,到七天的时候,也病了。

于是感慨此路不通,“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这件事是阳明放弃朱熹思想的转折点,但必须承认,阳明如此“格”法,是对朱熹的误解。

朱子的确强调“格物穷理”,只有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用力积累”,才能“豁然贯通”万事万物的理,

但朱熹的“格”是指认识的深化,通过对具体个别事物的反复研究,经年累月,会形成认识上的飞跃,进而认识到事物的一般规律,即“豁然贯通”。

这很显然不是阳明那种“格竹子”的格法。

按理说聪慧如阳明,不该有此误解。但不管怎样,“格竹子”是一个契机,让阳明开始从其他路径思索“格物”。

这种思索终于在龙场有了突破,那就是: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理不是来自外物,而是内在人的心中。

既然理在人的心中,格物就要从人的心着手。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格”是“正”,“格物”是“正意之所在”。

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仁民爱物即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劝,即视听言劝便是一物。

“意之所在便是物”,阳明的“物”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意向性”的物。

这个物不是客观的所在,不是康德的物自身,而是在意向性结构中的意向对象,就是人认识之中的对象。

“格物”格的不是作为客观对象的物,而是作为意向对象的物,是“随事随物”。

“格物”就是要纠正人心的不正,所以格物的精髓在于格心。

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格心不是“修心”类的活动,而是在一切实践中不断“正念头”。

由此,阳明就把“格物”从朱熹的“事物”的方向,内移到了心的方向,类似于现象学的“意向行为”,把格物变成格心之不正,转向了内向性立场。

虽然阳明心学更重视“内”,但并不排“外”,而是认为内重于外。

“外”是实现“内”的必经之路。

晚年的阳明认为,格物也不只是“正念头”,而是把良知之理贯穿在具体活动和实际事物之中的实践性活动。

(0)

相关推荐

  • |阳明格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在线收听

    我们上一讲讲到王阳明对朱熹理学有所怀疑,才有了阳明心学.其实早在他创建心学的龙场悟道的许多年前,他就对朱熹理学已经产生了怀疑.那么他的这种怀疑是怎么发生的呢?导火索就是我们今天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吃的一 ...

  • 王阳明格竹子格出了病,罪魁祸首是朱熹?朱熹:这个锅我不背

    文 / 庄生晓梦 王阳明,作为中国有史以来儒家两个半圣人里的其中一位(注:儒家两个半圣人,两个分别是孔子与王阳明,半个指曾国藩.),建功立业.配享孔庙,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不过,令人想不到的是,王阳明小 ...

  • |龙场悟道:你活在谁的知识理论体系里?

    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皇帝朱厚照身边的红人大太监刘瑾,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这个贵州龙场驿站在今天的贵州省贵阳市的修文县.他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 这个站长是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是政府官 ...

  • 王阳明:心灵之所以无法提升,关键在于良知被现实假象所遮蔽

    心即理.海纳百川,万物一体,皆从心而得. --王阳明 阳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圣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实际上,王阳明的一生就是竭尽所能追求成圣的一生. 王阳明一生都在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在其十二 ...

  • UC头条:“龙场悟道”, 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53岁去世. 年少时随父从浙江余姚迁至越城,后在距离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于是便被尊称为&q ...

  •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像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儒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大事,但是关于"龙场悟道"的实质,一向很少有人能讲清楚. 我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讲明白,王 ...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弘治十八年五月的时候,明孝宗驾崩,朱厚照登基为帝,而朱厚照在位时任用宦官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当时最宠幸的宦官有刘瑾,马永成等人. 在那个时期,文官和宦官是冤家,而王 ...

  •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王阳明,这位饱经磨难的狂者,靠一己之力将自己带出了思想的重围,使中国哲学迎来了又一座灿烂的高峰. 龙场悟道,它宣示了心的力量.一个人,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向 ...

  • 【赏石杂谈】总是说“赏石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在佛语中"悟道"就是指领悟佛理.虔诚修行:而在奇石圈里"赏石悟道"则是指通过玩赏奇石,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那么,有人 ...

  •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彻底解脱,悟出了4个字,从此不再怕小人

    关于王阳明,那就不得不说一说最著名的龙场悟道的故事了. 弘治十二年,28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 ...

  • 王阳明龙场悟道总结出了,人生无非就是十个字

    人活一世,最终的归宿很简单,一方土壤一木盒,简约到了极处. 生活也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牵挂太多费心劳神. 在社会的快节奏中,最好的修行就是断舍离.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 ...

  • “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什么?是“心想事成”

    15.8米铜像,阳明先生1508年来到修文龙场 龙场悟道,是了解.学习王阳明及其心学绕不过的坎. 龙场悟道的情景是这样的: 先是龙场悟道之前,阳明先生经历了吏目命运这段事. 这件事被记载在<瘗旅 ...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顿悟出了哪些道理?

    这是他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场合,让王阳明感悟了自身的良知,也是他看透花花世界,找寻内心强大源泉的重要之悟.听说他的老师朱熹的理论王阳明已经学透了,他急于寻找下一个突破.于是就自己打造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