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素来就对书店情有独钟,偏爱寻觅各种装修别致、格调优雅的书店。早上去的光明友谊书城,朴实无华,毫无特色,站在一列《读者》、《青年文摘》书架前,正对着的天花板恰好装着音箱,恰好响起backstreet boys的《I want it that way》。是我初中单曲循环的旋律。我站在那里,安静地听完整首歌。恍然跌入一个漩涡,记忆翻江倒海。-02-小学,课余常常泡在老家的“新华书店”,就是这种中规中矩的装修,一列列整齐码放的书,幽幽地散发着油墨香。初中在广州,母亲周末常常领着我去广中医那边的书城,还有北京路的“新华书城”,带上面包、水,一坐就是一整天。母亲喜欢抄书,经常把好词好句抄下来,我耳濡目染,这个习惯竟然也保持了好些年。高中又回了湖南,我常利用少得可怜、一月一天的月假泡在县图书馆阅览室看文摘。后来母亲专门拉着我去找图书馆管理员,软磨硬泡,借了一摞本不可以外借的往期文摘回家。大学四年,除了敬老院、聋哑学校、自闭症儿童家等公益活动常去点,还有兼职的辅导机构,我最爱呆的就是学校图书馆。-03-可惜,这两年,我已经没办法做到,在书店一呆就是一整天了,最多就是走马观花逛一逛。快节奏的社会里,我渐渐适应了便捷的电子阅读,但记忆里那抹油墨香,仍然挥之不去。经过钢笔橱柜的时候,看到无比熟悉的罗氏钢笔,摆在一堆昂贵的钢笔旁边。鬼使神差地,唤营业员取出了一支罗氏钢笔,出门买单。小学时,母亲给我买过好多支罗氏。因为我常常写完字忘记上盖,笔尖摔在地上就写不出字了。-04-好多年过去了,笔的款式、触感一点都没有变,甚至价格还是那么便宜。但我,握着它的心情,已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时间点真的是个好奇妙的东西,曾经视为珍宝的东西,过了一个时间点,只剩唏嘘。物是人非。那一刻,我突然好悲伤好悲伤。-05-在时间的长河里,我得到了太多太多,现在的我,能够眼睛都不眨地购买好多儿时根本不敢奢求的物品了;但与此同时,我又失去太多太多了。得与失,似乎总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里。但好多个时刻,我都恍然觉得,我得到的,根本没办法和失去的匹敌。昨天陪朋友看车,她坐在方向盘后,笑着说:“你知道吗?人最快乐的时候,是不断追逐快要拥有的那个时刻。一旦拥有后,也就索然无味了。”我笑而不语。-06-我最快乐的时刻啊,好像都在回忆里。也许是被我一点点加工、润色、美化,最后竟成了我再也回不去的璀璨时光。可平心而论,那些日子,明明物质匮乏,满是溢出来的苦味。但我,好多个瞬间,宁愿失去现在的一切,去换过去。那个时候,我还是个成天想东想西的小孩,想要很多很多的东西,只能站在明亮的橱窗后痴痴地看。现在啊,那些东西我都可以很轻易买给自己了,但是,我没小时候那么快乐了,因为我永远地失去了那个带我去书店、给我买钢笔、教我做摘抄的人了。-07-我曾形容过那种失去至亲的感觉,就是巨大的伤疤终于结成痂,底下却是深不见底的巨大溃疡,轻微的震动就能激起神经剧烈的反弹。出于自保的本能,我选择忽略,但各种细节,又常冷不防地跳出来提示我:你忘不掉。前晚聚餐,同事举杯,问:“小颖,这学期好了很多吧?上学期发生太多事了,谁也没办法预料,难为你了。”觥筹交错间,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立马想起去年十一月的那天中午,听闻讣告,也是这位同事驱车送我去坐高铁,进站前,我哽咽着说:“我可以抱抱你吗?”然后哭得撕心裂肺。那些日子,好像一去不复返了。-08-没办法回忆。我这辈子,得到太多,感恩不已;但我失去的,是我一辈子的痛。是我不接受任何安慰的隐秘。是我迈不过去的坎。我认了。人生好难啊,后来啊,我什么都有了,却永远地失去你了。我能做什么呢,只能逼着自己越过越好,只能加倍地疼惜自己,就好像,把母亲的那份,也补上。 (今天没有鸡汤,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