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科词条(稿)】词汇体
词汇体
反映情状(situation)内在时间的语义结构。
词汇体的分类叫做“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与词汇体相对立的体范畴是语法体(grammatical aspect),后者与说话人观察情状的视点有关。
虽然外部世界中的情状多种多样,但语言系统对情状的内在时间结构的反映却可以被归纳为若干有限的类型,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是Z.万德勒(Zeno Vendler,美国)提出的四分法和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五分法。两种分类的基本思路相同,均通过三个语义特征的不同取值来区分不同的情状类型。C.S.史密斯(Carlota S. Smith,1934~2007)认为,这3个语义特征分别是:
① [±静态](stative):情状是否持续受制于新的能量输入,比如“记得”不需要新的能量输入,但“玩儿”“翻”则需要;
② [±持续](durative):对自然感知而言,情状内部有无明显的延续,比如“看”有明显的延续,而“眨”则没有;
③ [±自然终结](telic):情状有无自然终结点,比如“跑步”未提供自然终结点,而“跑三千米”则有自然终结点(跑动距离达到三千米时自然结束)。
这三个语义特征界定的五种情状类型如下:
其中,单动作不见于万德勒的四分法,是由B.科姆里(Bernard Comrie)添加的。
作为语义概念,词汇体在哪个语言层面得到编码存在争议。一种看法是,词汇体是词、特别是动词的语义属性。这种看法受到了斯拉夫语言学(Slavonic Linguistics)的影响,因为斯拉夫语中存在一些动词的派生词缀与情状类型有关。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词汇体要在动词短语(verb phrase,即VP)乃至小句(clause)层面才能得到编码。
虽然词汇体往往和动词性成分相关,但这一语义概念并非只涉及动词性成分。不仅“会议”“战争”“喷嚏”等事件名词可以各自归入某个情状类型,“画家”“统治者”“小摊贩”等指人的名词性成分也有状态意义。
参考文献:
Comrie, B. Aspect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mith, C. S.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2nd edi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Vendler, Z. 'Verbs and Times’. In Z. Vendler ,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p.97-121).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推荐书目:
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杨素英.《当代动貌理论与汉语》.载于《中国语文》杂志社主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九)》(p81-10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