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二)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面目。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合称为“五大名窑”。故宫博物院是现收藏传世“五大名窑”瓷器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且多数藏品属于原清宫旧藏,可谓流传有绪、自成体系。为了对“五大名窑”瓷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自2010年至2015年先后举办了官窑、定窑、钧窑、汝窑瓷器特展,今年又推出此系列展的最后一个“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
本展览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和仿哥窑(釉)瓷器113件(套),以及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山东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六家文博单位商借的57件(套)传世或出土的与哥窑相关的瓷器和瓷片标本、修复品,以期较全面地反映哥窑瓷器的风貌。展览分三个单元,分别为:累世遗珍——传世与出土哥窑、哥(官)窑型瓷器,窑址之谜——哥窑与老虎洞窑、龙泉窑的关系,余韵绵长——哥窑瓷器对后世的影响。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灰青釉胆式瓶、灰青釉凸弦纹瓶、灰青釉鱼耳簋式炉、米黄釉葵花式洗、灰青釉菊花式盘、灰青釉葵花式盘、明代宣德仿哥釉碗、清代雍正仿哥釉五岳花插,上海博物馆藏传世哥窑米黄釉五足炉、任氏墓出土灰青釉贯耳瓶,山东博物馆藏传世哥窑灰青釉浅盘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哥窑米黄釉盘
南宋
高3.2厘米,口径16. 9厘米,足径7. 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泛米黄,釉面布满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 圈足内缩釉现象明显。
哥窑灰青釉葵口盘
南宋
高3.1厘米,口径15. 2厘米,
足径5.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六瓣葵花口、浅弧壁、圈足微内敛。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遍布细碎开片。口沿处因釉层较薄而映出黑褐色胎,外壁近口沿处可见较明显的多次施釉痕迹。足端无釉露胎。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2.5厘米,口径12. 4厘米,足径7. 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口部呈六瓣葵花状、折腰、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细碎开片纹。外底有五个圆形支烧钉痕。
哥窑灰青釉葵口盘
南宋
高4.1厘米,口径18. 7厘米,足径6. 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六瓣葵花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灰青,由于釉层较厚,致使葵口较浅,不甚明显。足端无釉,呈黑褐色。器物整体造型规整,釉面堂润。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2.5厘米,口径12. 6厘米,足径7. 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口部呈六瓣葵花状、折腰、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细碎开片纹。外底有五个圆形支烧钉痕。
哥窑米黄釉五足洗
南宋
高9.2厘米,口径18. 8厘米,底径7. 7厘米
上 海博物馆藏
洗圆唇、口沿微外撇、直腹、广底,底下承以五个如意头形扁足。口沿上置五枚乳丁。通体施米黄色釉,釉层较厚,釉面莹润,里外开细碎片纹,纹片黄、黑二色交错分布,俗称“金丝铁线”。内底有六个圆形细小支烧钉痕。外底正中心有圈足,足端平切刮釉,修足规整。整个器物各部分比例得当,线条流畅、优美,气度非凡。属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
从现存传世哥窑瓷器看,造型多为盘、碗、仿古类器物、文房器具等,此类五足洗罕见,堪称名品。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有一件与此洗造型类似的器物,尺寸相近,制作也较为精美。这两个洗有一个共同现象,即五个乳丁与五足均上下位置对应。不同的是,大维德藏品部分釉面泛浅灰色,缺少“金丝铁线”的典型特征,五足微外撇,且内底粘有三个圆形泥点支具。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就已开始烧造仿哥釉瓷器,但产量不大。成化朝仿哥釉瓷器产量较大,器物釉层肥厚,平整光亮,釉色、釉质均佳,具有较高水平。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者尤为神似。
哥窑青釉八方杯
南宋
高4.2厘米,口径7. 8厘米,足径2. 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杯呈八方形。撇口、深弧壁、圈足微外撇。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仅足底露黑色胎。通体满布开片纹, 内壁开片纹细碎,外壁开片纹较大。
此杯造型精巧,棱线分明,属于传世哥窑瓷器中的精品。
哥窑灰青釉葵口杯
南宋
高3厘米,口径7. 8厘米,足径2. 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杯口呈葵花状、深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露出黑褐色胎体。
此杯造型小巧,釉质温润,属于传世哥窑瓷器中的典型器。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3.3厘米,口径15. 7厘米,足径6. 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葵口、折腹、 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内壁近口沿处釉面开梅花片纹,内底釉面开鱼子纹。具有“紫口铁足”特征。
“紫口铁足”是哥窑瓷器的特征之一。系因烧成至高温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变薄,映出淡紫黑色胎,圈足底端则无釉,露出铁黑色胎,故称“紫口铁足”。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2.5厘米,口径14. 2厘米,足径7. 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口部呈六瓣花口状、折腰、黄、黑两色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外底有五个圆形支烧钉痕。
哥窑灰青釉葵口盘
南宋
高2.9厘米,口径15. 4厘米,足径5. 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六瓣葵花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足端无釉露胎,口沿处因釉层较薄而映出灰黑色胎。开片纹遍布器身,内底片纹细碎,内外壁片纹稍大。造型规整,开片富于变化,堪称传世哥窑瓷器中的典型器。
哥窑米黄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3.1厘米,口径14. 5厘米,足径5. 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葵口、折腹、 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米黄色釉,釉面满布“金丝铁线”开片纹,具有“紫口铁足”特征。
传世哥窑瓷器胎有厚薄之分,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灰青、青黄各色。片纹亦多种多样,如“金丝铁线”纹、冰裂纹、梅花片、细碎纹、鱼子纹等。
哥窑灰青釉葵花式盘
南宋
高4.1厘米,口径20. 2厘米,足径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浅弧壁、圈足。腹壁向内凸出六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肯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瓷器,足部无釉处常呈铁褐色,即所谓“铁足”。其成因是此这类器物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时,足部露胎处就呈现铁褐色或铁黑色。
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
南宋
高4.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5. 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作十四瓣菊花式。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端无釉,露出黑褐色胎骨。
中国古代艺术家和陶瓷工匠在设计陶瓷造型时,善于从大自然动、植物中获得灵感,蛙形、虎形、葵花形、菊花形等造型屡见不鲜。这件菊瓣式盘造型规整,灰青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清宫旧藏传世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有两件,除此件以外,另件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
南宋
高4厘米,口径17. 7厘米,足径6. 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葵口、折腹、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肯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有“紫口铁足”特征。
葵口为陶瓷碗、盘花口的一种,把圆形器口做成等分的连弧花瓣形,似葵花形状。葵口有五瓣、六瓣之分,唐代陶瓷始见,宋代陶瓷广为流行,明、清陶瓷上仍大量出现,造型亦更加精美规整。
哥窑灰青釉葵口折沿盘
南宋
高2.5厘米,口径15. 5厘米,足径5. 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南宋
高3.4厘米,口径11. 8厘米,足径8. 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底心微上凸。通体施米黄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六个细小支烧钉痕。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南宋
高3.5厘米, 口径11.9厘米,足径9. 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底心微上凸。通体施青釉,釉面满布开片纹。外底有六个细小支烧钉痕。
洗为宋代瓷器中的流行式样,汝窑、钧窑、官窑、龙泉窑等都有烧造,其中尤以哥窑葵花式洗形体最为优美。
哥窑青釉葵口洗
南宋
高2.9厘米,口径12. 1厘米,足径8. 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口呈六瓣葵花状,口下渐内收、底心微上凸、浅圈足。通体施青釉,釉面密布开片纹。足端无釉,呈黑褐色。外底有五个细小支烧钉痕。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南宋
高3.8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7. 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内底微上凸。通体施米黄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五个细小支烧钉痕。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南宋
高4厘米,口径13厘米, 足径1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呈葵花式。敞口、斜直壁、广底、矮圈足。通体施青釉,釉面开有大小相间的纹片,纵横交织。大开片呈铁黑色,小开片呈金黄色,俗称“金丝铁线”。外底有五个黑褐色小支烧钉痕。
此洗造型精巧雅致,器身随口沿起伏凹凸变化,凝重中透着秀气。釉层肥厚釉面莹润,光泽柔和, 开片自然。葵花式洗属于南宋哥窑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哥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
高11.5厘米,口径2. 5厘米,足径4. 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直口、长颈、溜肩、腹上鼓下敛、圈足。口部两侧对称置管形贯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布满细碎开片纹。圈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此瓶贯耳位置与哥窑常见同类瓶相比,显得比较特殊。常见贯耳一般附在颈部,此器耳部上端与瓶口沿平齐,口耳相连的宽度与腹径几乎相等,上 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感,给人以端庄优雅之美感。
哥(官)窑型灰青釉葵口盘
元
高2.9厘米,口径16. 2厘米,足径5. 9厘米
1970年10月南京中央门外张家桂明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
盘葵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满布大小相间、纵横交织的开纹片。足端无釉,呈铁褐色。
此盘胎体厚重,造型优美,古朴大方,做工精致。从胎釉特征看,应属于杭州老虎洞窑元代产品。亦有人称之为“官窑型”。
官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
高12.8厘米,口径3. 2厘米,足径5. 2厘米
1952年青浦区重固镇任仁发家族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瓶直口、长颈、 扁圆腹、圈足。长颈上部对称置管形贯耳,耳上端与瓶口沿齐平。通体施灰青色乳浊釉,釉面布满大小开片纹。口沿釉薄处映出灰紫色胎,足端露胎处呈灰黑色,即所谓“紫口铁足”。
此瓶出土于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家族墓地。其年代,有南宋传世及元代烧造两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与此瓶较为接近者有新安沉船及浙江长兴石泉墓出土(水)品, 而四川中江窖藏等亦见类似造型器物,可资参考。此瓶亦可与本书图版4传世哥窑灰青釉贯耳瓶相对比观察。
哥(官)窑型米黄釉双耳三足鼎式炉
元
高17.5厘米,口径13. 2厘米,足距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鼎式样。唇口、深弧腹、丰底,底下承以三个细长管状足,口上两侧对称置环形耳。炉内底有七个支烧钉痕。里外施釉,釉呈米黄色,釉层肥厚,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
此炉造型规整,釉面开片自然,给人以古朴典雅之美感。其造型和釉质与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的一件双耳三足鼎式炉相近,应为元代杭州老虎洞窑产品。关于其定名,有“哥窑型” “官窑型” 两种说法。
哥(官)窑型青釉器残片
元
元大都遗址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瓷片灰胎、釉色青灰、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属哥(官)窑型瓷器残片。外观与浙江杭州老虎洞窑址出土同类型瓷片相似。
瓷片出土于元大都遗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元大都出土的这类哥(官)窑型瓷器残片进行测试,并与老虎洞窑元代堆积层出土瓷片测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二者“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比较接近”。
青釉三足樽式炉(修复)
元
高6.3厘米,口径8. 5厘米,足径4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炉直口、圆唇、简腹,外底中心有一圈足,离地而垂。底部有三个兽蹄形足,足底露紫黑色胎。内外均施釉,釉色青黄,釉面满布开片纹。
青釉三足炉(修复)
元
残高7.5厘米,
口径12厘米~13.5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炉撇口、圆唇、平沿、扁圆腹、平底,底部残留一柱状足。略有变形。通体施青釉,釉层外厚内薄,外底开片较大,内底开片细密。足端无釉,露灰黑色胎,胎色深灰。内外均有支烧钉痕,内部残留一个,外部残留两个。
青釉葵花式杯(修复)
元
高4.3厘米,口径6. 7厘米,足径3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杯呈葵花式。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灰青泛黄,釉层乳浊失透。外底釉有棕眼。足端露深灰色胎。
青釉双耳三足炉(修复)
元
高7.4厘米,口径12. 5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炉撇口、圆唇、口沿上对称置两个冲天耳。肩部饰一周凹弦纹,底下承以三个袋状矮足,足端露胎处呈紫褐色。内外均施釉,釉色青黄,周身满布开片纹。外底有六个支烧钉痕,钉痕呈深灰色。
青釉鼓钉洗(残)
元
残高5.9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洗通体施青釉,釉层乳浊失透,外壁釉层较厚,内壁釉层较薄,内外釉面均有开片。胎色深灰。外壁上下各分布一周鼓钉,下部残留三个,上部残留两个, 每个鼓钉间距约2厘米。
青釉浅盘(修复)
元
高1.6厘米,口径17厘米, 足径6. 5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盘敞口、浅腹、圈足,底略上凸。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面满布开片纹。口沿处颜色发黑。圈足露胎处呈紫褐色。器体微有变形。
青釉葵口盘(修复)
元
高2.9厘米,口径15. 7厘米,足径5. 6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窑址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盘敞口、六瓣葵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面满布开片纹。圈足圆削,足端无釉处呈紫黑色。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 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