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方法,也许你也能拥有“最强大脑”!

说起“最强大脑”,你们脑中是不是立马浮现某卫视的一档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

其实里面选手神乎其神的各种能力,有天赋异禀,当然也有后天得当的方法训练而成。

今天,小克勒要讲的这个主角,就拥有一颗“最强大脑”。

他就是丰子恺。

我们印象中的丰子恺总是这样的——

可谁也不是生来就长胡子的呀!

1921年末 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回来

丰子恺精通英语、日语、俄语三国语言,翻译过许多著作,写得一手好字,出版了许多音乐、美术类的教育科普书籍,更为人熟知的是他画画和散文的非凡成就。

在成为那个“兜遍二层楼的最强大脑”之前,年轻的丰子恺可着实经历了一番“苦修”。

谁说“最强大脑”就是天生的,那是因为你们没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今天我们就向丰老讨教这背后的功夫,看看他是如何学习的?也许你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方法一
如何在10个月内学成日语和英语?

丰子恺用实际经验告诉你——报一个日本人学英语的学习班!而且还要是高级的!

是不是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1921年春,丰子恺来到日本留学,可是种种重担使得他不能在日本久留,时间紧迫,让他不得不动足了脑筋寻求各种捷径。

首先就是语言关。

丰子恺觉得在日本学英语的一定是日本人,老师定是用日语来讲解英语单词的意思和语法。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丰子恺去日本留学前,就对英语有些初步的了解。因此他看着英语,就等着老师用日语解释。

就这样硬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把日语啃了下来。为了继续提高日语水平,丰子恺还大量阅读日语原版著作。

学日语的同时,英语也不能落下呀。

偏偏丰子恺还嫌自己报的这个高级班教得太慢,学了两三个月就回家自学去了。

那么,丰子恺是如何自学英语的?答案是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

方法二
学英语如何过单词关?

丰子恺教你——巧妙用小抄

丰子恺还在上英语学习高级班时,就发现学英语不得不经历的难关——单词。

于是,他把课上发放的文章里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抄写成一张张小卡片,放在一个盒子里。一有时间就啃,啃完后发现无论看什么英文原版书都变得非常容易了。

方法三
学习外语与年龄有关吗?

丰子恺用实际经验告诉你,50多岁学外语都成!

别以为学习那只是年轻人的事,多大岁数都可以!

1950年,当时正值中苏关系好到我们称苏联叫“老大哥”,苏联的书籍源源不断地引进国内,可是没有人翻译啊。

当时53岁的丰子恺说:“我来翻译。”可是,他根本不懂俄语啊。

于是,他又用起了老方法——快速学俄语。

丰子恺买了一本日文版的《俄语一月通》,每天一课,一共30课。可是丰子恺竟然还嫌一个月太长,他便一天两课,甚至一天三课,结果20多天就把俄语通了。

而他接下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9个月的时间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接着他用5个月时间读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随笔集《猎人笔记》,这还没完,他竟然就在这5个月内把它翻译了出来。

右图:1956年7月与幼女在日月楼合译柯罗连科小说

丰子恺一生翻译的著作有三十多部,涉及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包括英国史蒂文生的《自杀俱乐部》、俄国屠格涅夫《初恋》等文学作品14部,日本黑田鹏信《艺术概论》等艺术理论23部。

其中,他翻译的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成了国内第一部全译本,要知道《源氏物语》在日本可是相当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红楼梦》,成书年代大约在1001年至1008年间,用词可都是日语的古语啊。

在他看来,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力求“信、达、雅”。

好比把原文嚼碎了,吞下去,消化了,然后再吐出来。翻译固然要忠实,但倘若片面地强调忠实,强调到外国人见面说的“日安”都吐出来的地步,就不是忠实,而是机械了。

其实在丰子恺那个信息不流通的年代,翻译也会碰到撞车。

初出茅庐的丰子恺,就与当时比他年长17岁且早已成名的鲁迅,同时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

左:鲁迅译 右:丰子恺译

巧的是,帮鲁迅设计封面的人正是丰子恺的学生。于是由学生牵线,丰子恺怀着忐忑的心上门拜访以“横眉冷对千夫指”著称的鲁迅。

鲁迅什么时候不骂人?

丰子恺告诉你——躺在床上不拿笔的时候

丰子恺第一次见鲁迅,还是躺在床上的鲁迅。

但鲁迅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丰子恺的心立马放了下来。

鲁迅说:“你们好,我今天躺在床上接待你们,不拿笔,我一拿笔人家就说我骂人,现在我不拿笔,不骂人。”

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于是丰子恺把来因一说,鲁迅立马就说:“没事的,在日本同一本书很多人翻译很正常,所以你翻你的,我翻我的,各自出版。”

不仅如此,鲁迅还让出版此书的北新书局慢点出版,直到丰子恺的书出版了才出。

人们常说文人相轻,可鲁迅对待晚辈却是文人相亲。深受感动的丰子恺对此一直铭记于心。于是,我们看到了丰子恺插画版本的的《阿Q正传》。

不过如今我们见到的版本可着实不容易啊,丰子恺重画了好几遍。不是画得不好,而是——

因为战火。

1937年,好不容易攒了54幅插图,在上海某印刷厂印刷,突然天降灾祸,“八 · 一三”发生了,日本的轰炸机将曾经现代化程度超过租界的“自开埠地”,炸成了一片废墟,丰子恺的画也付之一炬。

极盛时期的商务印书馆全景

1937年,毁于战火的商务印书馆

1938年,丰子恺逃难到武汉,听闻在广州将重新出版《阿Q正传》,于是他又快马加鞭赶制了画作寄去,结果,广州又遭轰炸了。

丰子恺曾说:“炮火可以毁我的稿子,但是不能毁我的志,只要志在,失去的东西可以复得,亡者可以复兴,我的稿子可以不存在,我们病亡的中国却一定可以复兴。”

于是,他又画了54幅,可这回他多留了一手,让次女丰宛音将画作都临印了下来。就是把画放在下面,上面用薄一点的纸画下来。万一再毁掉,有个样子就容易一点。

丰子恺《阿Q正传》插画

后来还真用上了,欣喜地是历经千难万阻,最后带有丰子恺插画的《阿Q正传》还是成功出版了,丰子恺与鲁迅也一直保持着友谊,后来又陆续出版了好几本插画版鲁迅的著作。

《孔乙己》《社戏》《祝福》

丰子恺在绘画上的成就,点击→都是月亮惹的“祸”!

在音乐和教育上的成就,点击→一个不会画画的音乐家不是一个好教育家!

在装帧设计及美育的成就,点击→一个价值上亿的皮箱长啥样?

说出这些故事的沙龙有什么亮点?点击→快来人啊,丰子恺来“克勒门”了!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