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阅读课#之最想做的事
《最想做的事》这个绘本,自从数年前我接触它之后,它一直都是我的阅读课题材。其实,我并不以为它是一个励志故事或鸡汤故事。我只是想把它化作一把锤子,一把敲醒我们浑噩而空白的大脑的锤子,来敲出我们被拖延症了的毛病。
这次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也是我在东海岛首次对这个绘本的尝试,在内心里,我其实还是蛮期待的。
去年在一所小学的三年级进行这个阅读课时,以便利贴的方式,让他们写下自己最想做的事,在课堂的结束尾声,让大家来为某一个同学最想做的事出谋划策,收到不错的效果,这次,我也想再来一次。于是,在课堂开始的部分,我先给大家发了便利贴,不曾想,这次的效果,很不理想。首先,便利贴的传递拖沓,不能及时、顺利地传递到下一张桌,总是会有学生磨磨叽叽地,慢慢悠悠地,我尝试着走过去目视他,也尝试催促,但收效都不大。其次,写的时候,尽管一再说明,不必写上姓名,不会公布,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孩子很不乐意写出来。(后来,我才发现,更大的一部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写什么,坐在那里,睁着眼睛——编)最后,也是最大的毛病,怕被人看到,因为怕被人看到,所以总是拖着不写,或者别扭着写(我怀疑还有故意乱写)。总之,最后,这个环节用掉的时间超出了计划的一倍以上。再加上其它因素的干扰,最后这一堂课,以没有上完整而告终。
于是在后面的班级时,我更改了这个环节,不再让他们书写,而只是简单的提问:你们有没有最想做的事?有的话,请举手。而且在这个提问前,我加入了“前序”,跟他们小小的谈了两分钟的“自虑为思,念他为想。”但不曾想,这个问题也陷入了尴尬。有一个班的学生,仅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举手。其他两个班最多的过一半。
这个数字,说真的,我当时有点惶恐了。是的,惶恐。初一的孩子,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他们已经开始走入青少年,我并不是要问他们有什么高大的理想,也不管他们是否被套路了的理想,即使他们只是想回家,想出去玩,都可以。可是,50个孩子中,居然只有10个孩子告诉我,他有想做的事。更多的是茫然,两眼空洞地看着你。当时,我有几分不知如何接下去的措手感。我不怕你不认识字,我不怕你数理化差,我就怕你什么都不会思考,什么都不敢去想!
教育,绝不应该只是认字、答题、考试,教育最基本的应该是把孩子先当人,而不是机器。
阅读推广,也不是要让你通过它而多了解几本书,阅读推广,应该是一个传递。一个知识的传递,一个正能量的传递,一个“人”的传递。
因此,在后面的课程时间里,我经常会跳出绘本,和学生们聊一些文字方面的事,聊一些为人处事的事。是的,我不怕他们告诉我:我想出去玩;我想吃冰淇淋;我想回家;我也不怕他们告诉我:我要当医生;我要当警察;我要当老师。我怕的是他们什么都不会想,什么都不敢想。稍稍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时,又担心这个是“错”的,马上自己把它“枪毙”掉。
我恨自己以前看的小故事太少了,没办法信手拈来一个个有意思的趣味故事。我恨自己只能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一点点地试探着和他们探讨。我恨自己教学的经验还是太少,为什么我不能就这样跳出原来的课堂模式,从而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课堂呢?
尽管我曾说,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鸡汤师,都是一个励志哥。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绝大多数的孩子,早就看穿了老师们的那一套,他们的“左耳进右耳出”的功力之深,远不是大人们可以想像到的。
仅有一个班级得以让我完整地阐述完,我阅读课的第二个观点:阅读没有对和错之分。然而,这一周的阅读课,带给我更深的思考——阅读课的方向。
或许回归到麦芽的本质:阅读相伴,守候成长。才能是一条教育之路?然而,这终也是一个无法现在回答的问题。
麦芽的阅读课,一直都在探索,一直都在学习,一直都在思考。麦芽的阅读课,永远不会有定型的文案,正是由于阅读课本身的不稳定性和阅读课的前进性。正如那句话:你永远不会淌过同一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