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主力合约两日大跌7%,未来市场会迎来转折点吗?
5月10日,期货端:9月合约收盘25005,跌1895;11月合约收盘24140,跌1550;1月合约收盘24055,跌1695。现货端:全国22省市生猪均价18.88元/kg,跌1.58元/kg,其中辽宁17.76元/kg,河南18.56元/kg,四川18.44元/kg,广东19.72元/kg。基差方面,9月合约对河南地区贴水6445。
回顾近期市场行情,在饲料成本因素支撑下,期货盘面一直在26300-27800区间震荡;而现货价格方面,短期生猪价格继续下跌概率较大,但雄牧生物预判可下跌的空间边际变小。根据雄牧生物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河南基准地现货价格较3月5日下跌27.7%,跌幅每吨7220元。相较之下期货盘面则表现尤为稳定,而这也是基差不断走阔的主要原因。
3月份是生猪产能逻辑的确认月。随着产能恢复预期被不断验证,现货市场价格也给予快速反馈,不过期货价格并未被下跌的现货走势拉垮,这其中除成本面因素外,或还存在另外的市场逻辑。
短期:供应端预期出现变化
观察仔猪与生猪价格走势能够看出,3月仔猪价格见顶,4月明显回落,反映出育肥补栏积极性减弱的迹象。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仔猪补栏的连续性似乎被打破。2020年后,规模场为保证出栏量,会采取高淘高补的动态存栏管理方式,以增加产出来对冲死淘费用。这也是影响仔猪价格阶段性波动率超生猪的主要原因。而4月仔猪价格的大幅回落,则表现出当前规模场态度正在转变。对规模场而言可能有以下方面考量,一是产能供给能力提升,即前期引种产能逐步开始实现了自繁自养,降低了对外购仔猪的依赖;二是猪价持续下跌影响后续盈利进而降低阶段性补栏量。而无论出于上述哪种原因,这一补栏表现必定会影响后续生猪供应端产生更多不确定性。
中期:看消费季的超预期表现
二季度作为常规的消费淡季,从雄牧生物的冻品企业库存数据可以看出,库容率已经逼近上一轮周期底部水平,同时整体猪肉消费量也已来到年内低点水平。去年猪肉供需紧平衡状态目前已经结束,当前猪肉供应过剩更是抹平了需求季节性变化对价格的提振作用,甚至非瘟疫情去产能逻辑目前也很难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有调研数据显示,山东地区非瘟疫情造成的存栏损失仍有发生,但生猪价格却未表现上涨。根据雄牧生物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供应端肥猪产能尚未出尽,而标猪已开始出现紧缺,这一结构性差异或许是后续消费端变动超预期的重要关注点。
长期:养殖盈利能力差异
根据雄牧生物养殖盈利模型测算,生猪育肥的饲料成本压力已经突破阈值,这意味着部分育肥场或将受制于成本压力做出其他选择。西南大学黄莉博士(2021)在农业投资方面的研究理论表明,环境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投资是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具体到养殖业,投资拉动的规模化效率提升能够在增加收益的同时降低种养殖参与主体的机会成本,对于保护农民养殖积极性、稳定初级农产品价格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期来看,育肥场选择退出还是继续扩大投资,是摆在其成本压力下的两条路。根据全国畜牧总站数据推算,产能小于500头以下散户占比约在23%左右,退出或者扩产都将成为未来影响生猪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目前,短期市场供应端已经出现了变化,中期则需要看消费的超预期表现,长期应当注意产能格局变动风险。但总得来说,生猪现货市场短期将存在超跌反弹机会,且受价格低位持续影响。随着三季度临近,消费端后续或还有放量空间,这将影响阶段性供需预期,从而支撑中期价格上行。不过长期来看,尽管存在产能格局变化风险,但结合目前稳定生猪产能的相关政策导向,对本轮周期即将进入底部的判断或仍存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