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明看中了朱高煦,为何最终传位给朱高炽?三点原因都很尴尬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这一点,恐怕朱棣的体味,丝毫不亚于李世民。静雅 http://www.zhubian88.cn

两人都是靠造反成功登顶,不同点仅在于,李世民是跟老爸打擂台,朱棣则是欺负小朋友,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但就难度上来言,显然朱棣的难度,远超李世民。

李世民本就拥有极大威望和影响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唐的建立他是首功!故而,一个内部开花,依靠“玄武门之变”擒贼先擒王,就解决了问题,造成的社会动荡或影响力很小。

而朱棣却远在北京当燕王。大明的建立是他老爸的功劳,朱棣跟着沾光罢了。因此老爸朱元璋选谁当皇上,他心里再不高兴,也只能高呼“皇上圣明”。若他也想学李世民式的造反?估计他老丈人徐达,会第一个抽他!

因此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欺负建文帝年轻,搞削藩太急功近利,不讲武德。本来没有朱元璋那么高的威望,却采用朱元璋的冷血手腕,最终逼反了朱棣。

但就算这样,朱棣也是历经了三年血战,好几次差点都要挂掉,一直在北方转悠,不得突破。最终在姚广孝的指点下,千里奇袭南京,玩了把“斩首行动”,这才得以成功。显而易见,造成的社会动荡和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朱棣依靠靖难之役的成功,虽当了皇上,但遇到了阻力远比李世民那时要大。如“瓜蔓抄”,朱棣对大臣景清的报复,远比方孝孺更狠。因为无论方孝孺还是景清,都强烈否决朱棣称帝的合法性——景清是刺杀,方孝孺是当众打脸!

而“靖难之役”的影响和景清、方孝孺等的否认,也就直接决定了,当朱棣坐稳皇位后,他选择接班人时的种种纠结和尴尬。

朱棣,一直都喜欢汉王朱高煦,对长子朱高炽却有点排斥。甚至公开说出过“汉王类我”,及疯狂暗示朱高煦,你哥哥身子骨成问题,你要努力啊!潜台词就是,你哥哥朱高炽太胖,身体弱,估计活不长久,所以你要好好表现,我可是看中了你哦。

但哪料最终,朱棣却舍掉了“类我”的朱高煦,选择了他所“讨厌”的朱高炽继位,这是为何?其实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就三个原因,且一个比一个尴尬!

一、靖难之役的影响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出生后就很受朱元璋的宠爱,曾把老四朱棣晾在北京,却把朱高炽要到南京,带在自己身边。并给过这样一个评价“孙有君人之识矣”。也就是说,我这宝贝大孙子,有仁人君子的风范!

故而朱元璋钦定,朱高炽是燕王世子,法定的燕王朱棣的接班人。等于给朱高炽增加了一件“黄袍”或说保护伞。

朱棣的靖难之役,之所以有那么大阻力,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权力来源,也是朱元璋给的。而他却推翻了“朱元璋的设置”,撵走了建文帝。如,攻济南时,朱棣调大炮要轰城,守城的铁铉,二话没说把朱元璋的画像一挂,朱棣气得暴跳如雷,却就是不敢开炮。

方孝孺死前,也曾指着朱棣鼻子问:既然皇上(建文帝)不知下落了,但还有太子啊?你朱老四算哪根葱,凭啥来当这个皇上。这一切都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位传承制度。

因此,朱棣坐稳皇位后,就必须要维护朱元璋钦定的传位制。其实他早就明了,这是大明的立国根本,若否认了朱元璋,哪还有啥大明,哪还有他?李世民敢拍着胸脯吼:大唐天下是我打下来的!潜台词就是,我才是真正的开国之君,不是我老爸李渊。

但朱棣敢吗?倘若他因个人喜好,废了朱高炽,就等于再次打开了“魔瓶”。说不定,连“靖难之役”的账,都会被重新拿出来清算一下。 如,一个靖难之役,就造成了北方赤地千里,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至今还在北方地区流传。

可想而知,若当时朱棣敢再否认这些,会是啥动静吧。况且,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率领老弱病残苦守北京,硬刚李景龙的数十万大军,替朱棣守住了基本盘,这是多大功劳?若否认了朱高炽,不等于也一下子否决了“靖难之役”吗?这些,都是连动性的,到时候谁尴尬,谁知道!

二、好圣孙

朱棣的最大尴尬,就是他越活越发现,咋活成了“朱元璋”?朱元璋喜欢大孙子,他也喜欢大孙子,这就是朱瞻基!对朱瞻基,朱棣那是发自骨子里的喜爱。

犹如当年朱元璋喜爱朱高炽!朱元璋估计是因,他突然发现以造反和杀人见长的朱家人中,竟然又出现了一位知书达理的君子,这可太稀缺了。越看越像,自己的好儿子朱标!

这其实就意味着,朱元璋也早就明白,马上得天下,就不能再依靠马上治理了。对此,朱棣何尝不明白?他这一辈子这么折腾,不是去打架,就是下西洋、迁都……哪一个都是大工程。

谁才能完成这些?是朱高炽率领的文官集团!因为朱高炽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拥戴。所以,朱棣在纠结不堪时,曾问解缙:“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才配接班?”解缙就答了三个字:“好圣孙!”

于是朱棣大笑,最终确定了朱高炽。长久以来人们都说,朱高炽能继位,多亏了朱瞻基。却忘记了解缙本身就是文官集团的,他其实是代表着文官集团在发声。

而文人说话,从来都是弯弯绕。曹操问贾诩,曹丕和曹植谁更合适?贾诩搬出袁绍和刘表,废长立幼的后果。解缙同样不是这套路吗?无非是你哪里软,我向哪里挠。故而“好圣孙”这才能起作用。以此委婉道出了:朱高炽,最适合。

一则,能保证朱瞻基可以顺利接班。且跟当年朱元璋一样,你朱棣已经也给朱瞻基“披了龙袍”。二则,治国是文官集团的活儿,想不让大明再乱套,只有朱高炽能办到!所以朱棣就只得尴尬大笑,表示,那这就办吧。

三、朱高煦太作死

这点就不多说,他若不作死,也不会最终逼得朱瞻基,把他活活烤死。且对老爸朱棣,他竟然也是这种模样。如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竟全然不顾朱棣,会怎么想这事!

因此就只能说,父母爱子女,那是真爱,天性,能最大程度的包容。但侄子如何能容你也这德行?

所以,以朱高煦这种作死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会被文官集团接受。朱棣能折腾,却推出了朱高炽当缓冲。朱高煦若折腾,哪还有缓冲,必是“硬着陆”!

对此朱棣心知肚明,比如解缙怎么死的?就是因说了“好圣孙”,遭朱高煦打击报复,被活活冻死了!

所以朱棣最终只能尴尬“自打脸”表示:哪怕朱高煦“类我”,我看中了他,可跟大明天下相比也微不足道,所以朱高炽当太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