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储君争议
历史上的明君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位的够久。毕竟只有在位的时间够久才有时间做出成绩,而只有做出成绩的皇帝才能被称为明君。因此纵观中国历史,那些有着明君称号的皇帝,其统治时间几乎都在十年以上。然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有例外,中国明朝有一个皇帝在位还不到一年,但是他却名垂青史,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而朱棣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起事后成功当了皇帝的皇帝。因此朱高炽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经历了从王世子到皇太子身份变化的皇帝。
不过对于这个皇太子明成祖朱棣却并不是太满意,因为朱高炽的身体并不好。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朱高炽是一个非常胖的胖子,体重少说也在200斤。正所谓百病胖为先,当体重上去了,什么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也上来了。所以朱高炽在当王世子的时候身体就病恹恹的。
因此朱棣认为朱高炽的身体不足以胜任皇帝一职,毕竟皇位的变动总是会带来朝堂的动荡。更何况朱棣在当上皇帝的连年征战中,其二子朱高煦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上有诸多军功,所以明朝的武官集团对于朱高煦也很支持,这让朱棣不得不开始思考另立太子的事情。
但是朝中文官集团则认为,自古长幼有序,废除朱高炽并不合规矩,再加上朱棣在当上皇帝后连年征战,对于朝堂不管不顾,只能让太子朱高炽监国,而朱高炽监国的时间长达20年。因此朱高炽已经有了20年的治国经验,能够完美的处理很多事情。
朱棣在看到朝内文官集团的态度后放弃了另立太子的心思,因为怕自己另外的两个儿子像自己一样藩王上位,朱高炽将自己另外的两个儿子都分封得比较远,其中二儿子朱高煦封在了云南,三儿子朱高燧封在了河南北部。从此大明王朝的太子就算定下来了。
朱高炽继位后只当了二百多天的皇帝,一年都不到,但是朱高炽在上任后解决了四个天大的难题,为自己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打好了基础。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喜欢将朱高炽和朱瞻基这两任皇帝在位的时期视为一段时期,将其称为仁宣之治。
靖难之役带来的负面影响
朱高炽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解决靖难之役带来的各种弊端。靖难之役是朱棣作为藩王起事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给中国的华北一带带来了不小的破坏,在这一战中明朝军队的死伤也不算小,让明朝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给整个明朝政治层带来了不小的动荡。朱棣在进京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大肆屠杀忠于明惠宗朱允炆的臣子和武将,其中以方孝孺为最。方孝孺是明惠宗朱允炆手下的重臣,有着正学先生之称。当初靖难之役中,明惠宗朱允炆对朱棣的檄文都是方孝孺写的。
当时的方孝孺为一代大儒,被天下学子视为榜样,所以他在明朝当时的文化圈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这个原因朱棣在进京后要求方孝孺为自己写即位诏书,以堵住天下读书人之口,毕竟藩王作乱抢夺皇位的名声很不好听。但是方孝孺拒不投降,气的朱棣用车裂刑杀死了方孝孺。
因为方孝孺的行为,之后又有很多忠于明惠宗朱允炆的臣子跳了出来,给这个新生政权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朱棣大兴杀伐,砍了很多人的脑袋,给整个大明王朝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这些影响如果无法解决,会动摇朱棣一脉的皇位正当性,可以说后患无穷。因此朱高炽在上位后首先为方孝孺正名,肯定了他大明忠臣的身份,之后又大肆赦免因为靖难之役站错了队的臣子,这些人中有很多在朱高炽的诏书下都官复原职。朱高炽的这一行为彻底堵住了天下人的口舌,之后也没有人再提朱棣一脉是藩王作乱上位的事情了。
朱棣五战漠北带来的负担
朱高炽解决的第二件个难题是国家在多年征战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朱棣在位时曾经五征漠北,打得北方游牧民族仓皇逃窜。这为大明解除了一定的军事威胁,大明的北境边防也得到了一定的巩固。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坏处,那就是给明朝的百姓带来了太大的负担。
北方游牧民族并不像汉族一样需要守土而居,作为游牧民族草长在哪里他们就居住在哪里。因此北方游牧民族有着极强的机动性,大明的部队一来他们就跑了,等大明的军队一走他们又会去袭扰大明边境。这也是朱棣为什么要五征漠北的原因,因为朱棣每一次征战虽然打疼了北方游牧民族,但是根本没伤到他们的元气,等恢复一段时间后这些游牧民族又会卷土重来。
这就导致大明征战漠北耗资巨大,但是取得的功效并不大。虽然大明的老百姓没有在这种征战中过得活不下去,但是他们的负担依旧很大,对大明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朱高炽在位时就不怎么支持自己老爹征战漠北,等到他继位后,基本停止了大明一切的军事活动。
此外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赋税,鼓励老百姓多去开发土地。在他的政策下,大明有很多的沼泽山林变成了良田。再加上朱高炽在皇宫中推行节俭之风,所以大明的国库又逐渐地充实了起来,大明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大明内阁
朱高炽解决的第三个难题是内阁制度权力不足的问题。很多的史学家认为,这件事是对大明影响最深的一件事,甚至影响到了大明的灭亡。明朝之所以会出现内阁制度,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宰相是百官之首,他的作用是整理百官的奏折,将他认为非常重要的奏折上交给皇帝,不那么重要的奏折则自己处理。
因为宰相制度的运行机制,使朱元璋认为宰相会蒙蔽圣听,出现宰相专权的事情。所以朱元璋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也下达诏书,让大明王朝今后也不准再设立宰相制度。然而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给大明皇帝的治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为大明百官递交的奏折不论巨细都得由皇帝处理。
朱元璋作为一代猛人自然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事情,但是朱元璋之后的子孙们可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所以在朱元璋之后,但凡精于政事的皇帝都不长命,在治国上越勤奋的皇帝死得越快。这也让大明成为了有名的“短命王朝”,很多皇帝的寿命不过40岁。
在这种压力下,明朝形成了内阁制度。内阁是一个政治组织,由1到7个人组成,这些人的身份是皇帝的顾问,皇帝在审批国事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询问他们的意见。明朝皇帝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自己处理的事务,从而避免劳力伤神。
但是最初的内阁作用并不大,因为内阁的权利太小了,起到的也是真正的顾问作用,皇帝依旧要每一件事都亲自过问。所以朱高炽在上位后便采取了内阁成员兼职制度,也就是让内阁成员能同时兼职其它的高级职位。像内阁首辅杨士奇同时也兼职着兵部尚书的职位。
在朱高炽改组内阁后,大明皇帝将权力进行了一定的下放,这大大减轻了皇帝治国的压力。在此之后大明皇帝对于国事无需事无巨细地亲自过问了,一些小事这些内阁成员就能自己处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不管是从地位上还是权能上都和宰相差不多。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依旧出现了权倾朝野的“宰相”,像严嵩、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有全权过问朝廷之事的权力。只要皇帝对于国事不管不问,就相当于是这些人在治国。
明朝官场风气
朱高炽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明朝官员的不敢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狠人皇帝”,手下臣子不听话朱元璋一言不合就灭九族。因此这就导致了明朝早期的官员对于国事不怎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多说多做就意味着犯错的几率会变大,而犯了错就极有可能掉脑袋。
介于大明官场的这种风气,朱高炽在上位后就开始实行仁政,废除了很多朱元璋时期订立的酷刑,大力整顿明朝官场这种“死气沉沉”的作风。经过朱高炽的这一番治理,大明官场的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也敢于不断对国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不过朱高炽对于大明官场风气的治理也出现了弊端,因为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官员已经不是不敢说的问题了,而是太敢说了。到了明朝中后期,大明官场的风气又开始朝着“忠言逆耳,陛下我们批评你批评得很难听可都是忠言啊”的态度在发展。
所以那时候明朝官员都喜欢上书批评皇帝,怎么难听怎么来。而且大明皇帝还不能杀这些大臣,因为皇帝杀了这些大臣就是心眼小。因此当大明皇帝被这些人气到后只能下令将他们痛打一顿了事,结果后来又发展成了大明官吏都以被打板子为荣,屁股上没挨过几次板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这种风气为大明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因为有太多的官员在这种风气中只管说而不提出实际性的建议。很多“键盘侠”、“嘴炮王者”也靠着这种风气在大明官场中步步高升,让大明官场陷入到了另一个极端。
但不管怎么说,朱高炽的种种行为都为大明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在他上任前,大明不管是政治还是国家发展都有些“神经紧绷”。但他上位后开始实施仁政,让大明这种紧张的风气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在他在位的两百多天里大明的风气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如果他能够多活10年,大明说不定会在他的手上出现盛世景象。可惜他不到一年就死在了任上,他的很多治国方针也还没有实施。但是他给大明到来的变化是大明官员和百姓都能感受得到的,所以这位在皇帝位置上坐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得到了后人极高的评价,而他本人也得到了“仁宗”这个评价极高的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