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一首爱情诗《杨柳枝》/《柳枝词》,时常被人误读,你有没有读对呢?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刘禹锡的诗自成一派,无论是他的哲理性,还是咏物诗,又或者是爱情诗,那都是与众不同,写得极为唯美,也很有韵味,特别是他骨子里所传递出来的勇气,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那都是能够坚强地去面对。
纵观刘禹锡的一生有过辉煌,也有过落魄,少年时代他就名满天下,成为了当时读书人的偶像,参加科举考试和博学宏词科的考试,那也是一路绿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一定会大放异彩,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不过,由于刘禹锡独特的个性,还是卷入到了斗争之中,成为了牺牲品,晚年他经常与白居易一起畅谈文学,回忆过往的生活,写下无数感人的优美诗篇;譬如这首《杨柳枝》,那就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整首诗意境凄美,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忧愁和悔恨,读来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杨柳枝》
唐代: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可能很多人一看到这首诗头脑里立马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刘禹锡在描写自己的爱情经历,其实不然,这并不是他的爱情经历,而是白居易的爱情经历。由于白居易早年间与一位女子相遇,后来再也没见过,可是他依旧还在思念着对方,于是写下了一首《板桥路》。
《板桥路》
作者: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回想了那段情感经历,写得很有感情,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里面的这句:“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可见当时的白居易的爱情境界。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刘禹锡的这首《杨柳枝》化用了白居易的诗意,进行了第二次创作,很显然刘禹锡的改写比较成功,无论是在流传程度,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面,那都是超越了原作,可见刘禹锡的水平之高,白居易都要望尘莫及。
刘禹锡这首《杨柳枝》的大意是: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第一二句“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写了在江边的桥上与美人相遇的情形,而且正是在二十年前,在这里他稍稍改了一下时间,白居易的原作是十五年,但是他这样的一调整,也令这首诗更具有震撼力,情感也更为突出。
最后的两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又是直入主题描写了内心的悔恨,虽然过去了二十年,与那位美人只是在桥上匆匆相遇,可是彼此都记住了对方,只是现在再也没有她的消息,让人感伤不已,也是悔恨到如今。
《桐江诗话》以及《唐才子传》里面关于这首诗都有记载,大概的记录也是一致,可见这首诗正是改写了白居易的作品,所以并不是刘禹锡的爱情经历,但有很多人却是理解错了,认为是刘禹锡的爱情。所以,我们读一首诗时,还是要稍稍了解一下这些诗作背后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读懂一首诗。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以下三妙:
一是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
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
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是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是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
《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
《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