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为什么要征伐南方小国占城?
作者:陈二虎
一、扬威海外,遣使占城
粗糙的西伯利亚寒流,摇动着塞上那轮雄浑的太阳,蒙元帝国的风烟已经远去,这里依旧鲜活着游牧民族的开拓进取。
站在蒙古包前,依稀看到冷兵器时代的旌旗,一队队骏马奔赴豪迈的战场。
话说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一直想像祖父成吉思汗那想征服天下,开疆拓土。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忽必烈建立福建行省,以唆都为左丞,经营这一地区,关注海外,唆都派出使节到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这个小国,占城这个小国也早闻大元帝国的雄威,表示臣服。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十二月,忽必烈特意召时任福建行省左丞的唆都回京,询问海外南夷诸国的情况,准备对这些小国用兵。
占城这个小国,由于地处海路冲要之地,自然是蒙古帝国用兵首先需要征服的目标。
忽必烈派兵部侍郎教化的、总管孟庆元出使占城要求占城国王失里咱牙信合八剌麻合迭瓦入朝覲见。
次年二月,占城国王派出使者到元朝进贡,奉表归附,占城进献了大量当地土特产,其中就有让忽必烈一见就喜欢的大象。
忽必烈让占城多送点大象来,连同训兽师,赐占城国王虎符,授荣禄大夫,封为占城郡王。
为了出兵海外,设立占城行省(这是把占城纳入版图),以唆都为右丞,刘深为左丞,也黑迷失为参知政事,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实施直接统治,把占城国作为经营南海一带的军事基地和后勤保障,当时主要攻取的目标是安南国(今越南中北部)。
忽必烈决定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正月对海外诸番采取军事征服行动,调集海船上百艘,士卒水手万人,要求占城对出征元军提供军粮以及一些物资。
占城国王的儿子补的专权,扣押了元朝派往暹囯(泰国)和马八儿囯(印度半岛南端佩内尔河以南)等处的使者何子志等人(途经占城),依仗海道不便,不肯臣服,拒绝了元朝的要求。
二、唆都攻占城
忽必烈闻知占城扣押拘留使者,非常愤怒,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占城点颜色看看。就命令唆都率兵马征讨占城。
临行前,忽必烈对唆都说:“老王无罪,逆命者乃其子与一蛮人耳。苟获此二人,当依曹彬故事,百姓不戳一人。”
看来忽必烈颇有仁心,伐占城就是想擒拿违命的占城王子朴的。
唆都调集江淮、福建、湖广等处共五千兵马,乘海船百艘,战船二百五十只,自广州浮海至占城港(今越南平定省归仁)登陆,依海岸屯驻。
占城港口北连海,是占城国重要码头,旁边有小码头五个,从占城港直达占城京城大州,东南傍山,西建木城,地理位置重要。
占城国闻元军来攻,筑木城方圆十余公里,起楼棚,建行宫,设三梢回回炮百余门,占城国王亲率重兵屯戍城西行宫,与木城形成犄角之势,以为策应,负隅顽抗,颇有准备。
唆都派手下镇抚李天祐、把总贾甫先后七次去招抚,均未果,并且回答:已修工事,备甲兵,刻期请战,这不得不让唆都用武力来解决。
至元十九(公元1282年)正月十五,唆都兵分三路向占城发起攻击,令琼州安抚使陈仲达等人率一千六百人取水路乘战船攻打木城北面,令总管张斌率三百军卒佯攻东面,牵制敌军,唆都亲率主力三千人,分作三队主攻木城南面。
占城守军见唆都兵少,打开南门,出兵上万,亦分为三队迎战,为首有乘象者几十人,经半日激战,歼灭占城兵马几千人,攻入木城,并乘势进占占城都城大州。
占城国王杀死元朝使者,与儿子补的退入邪侯山中。一面派人到唆都大营伪降,拖延时间,一面收集兵马,并且向真腊等国借兵,企图继续抵抗。
唆都派万户张颐率军进攻占城国王,击败两千余人阻击后,转战到达鸦侯山。因不熟悉地形,陷入占城人马的合围,被切断了归路。张颐拼死杀出重围,幸免于难。
占城国王不时时机地遣使赴大都奉表请降,表示愿意岁贡方物,罢兵和解。
唆都奉忽必烈诏谕,令所部军士建造木城,屯恳辟田以耕,积蓄粮食十五万以供军需。
可以说,唆都仅率五千之众,虎视占城,起到震慑作用。
两年后,忽必烈命令镇南王皇子脱欢率大军征安南,唆都奉命撤离占城,北上与征安南的元军会师,于是,停止了对占城的用兵。
占城国王见元军撤退,派孙子济目理勒蛰等人奉表归附,并且送来忽必烈喜欢的大象几头和训兽师,自此,占城国一直臣服元朝,元朝征伐爪哇以及出使南海诸国的使臣往来,都是以占城为中转站,蕴蓄了一幕幕扬威海外的战争风暴。
(占城遗迹)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