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黄钺定两京 之 洛阳篇(上)
(放假之前的小福利,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篇文字未经仔细校对,可能会有修改。)
没想到会这么早开始写洛阳之战。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这种中原的“王者之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总怕资料收集不全影响了对全局的把握和判断。然而前阵子出于某些机缘巧合,画了洛阳之战的复盘图,于是决定趁热打铁,将洛阳之战的来龙去脉好好地推演一番。由于是兴致之作,不会像柏壁之战那样深入,对战局的分析也仅限于地处河南省的正面战场(不包括唐朝政治层面对山西北部突厥的防御和对河北的早期斡旋)。至于资料什么的,以后可能会随时补充。
如果我说洛阳之战是关于李世民军事能力论述的一块“洼地”,有没有人会觉得惊讶呢——注意此处“洛阳之战”不等于“洛阳虎牢之战”,洛阳-虎牢之战实际是由两场战役组成,洛阳的步步为营,虎牢的惊天逆转,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正奇结合之冠,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于后者太过耀眼,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前者“平淡无奇”的经营——有道是,谋定而后动,辉煌的战果总是建立在稳健的布局之上:从师出长安到包围洛阳,共历时八个月,是李世民所指挥的历次战役中,双方对峙时间最久、布局范围最大、调动军队最多的一战。因此想要了解李世民的军事指挥水平,就一定要好好看看洛阳之战的布局过程不可。
注:本篇的时间范围暂定为自武德三年七月起、至翌年二月止,不包括后面的虎牢之战。史料主要引自《资治通鉴》,因为编年体史书时间线比较清晰,细节方面以采自唐实录的《册府元龟》《旧唐书》作为补充,日期皆为农历。
依个人之见,李世民“洛阳包围圈”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明确的战略目的和标志性事件。
(序)战前形势分析
先上两张图——
洛阳周边地形图(真的要感谢这张图的原创者,做得太好了,就直接拿来用了)
战前唐郑双方形势图
关于战前双方形势分析的文字我就不多废话了,图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话说这图我足足做了两个星期,背景研究真是麻烦又无聊透顶)。
***此处单独说明一点:图中左侧的6个红色三角形地名(陕、鼎、函、虢、虞、芮六州),即为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为唐军东征洛阳提供了粮运的州县——由此就能看出某“大唐第一后勤”坐镇长安为前线运输粮草的论调是多么荒谬!一千多年来都没人这么“创新”,翻案党真是一不看书二不看地图,放着好好的水路沿岸州县不用,非要从关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地给人送粮来凸显他家太子“劳苦功高”……劳苦是真劳苦,简直就是蠢死的,也不查查当时就连关中本土的口粮都大量依靠外部州县进口……
(一)唐军围攻洛阳第一阶段:武德三年 七月~九月
关键词:堂堂之阵,各个击破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5月29日(辛卯),李世民结束山西方面的柏壁之战,从太原抵达长安。
7月1日(壬戌),唐陕东道行台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受诏总统诸军,东征洛阳,李唐与王郑的中原争夺战正式打响。
7月21日(壬午日),秦王大军抵达新安。此时李世民展开了他的第一次行动部署,如下图所示:
遣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
将军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
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
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孟津县)攻回洛城。
(《资治通鉴·唐纪四》)
《资治通鉴》和《旧唐书·太宗本纪》都将以上几路大军的行动记录在一起,但是按照《册府元龟》的说法,是李世民自己与黄君汉先动,史万宝与刘德威后动,王君廓还在其后;不过从通鉴后续篇幅对几路大军行动时间的记载来看,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面对唐军的步步紧逼,王世充同样是摆好了防线严阵以待:王世充遣魏王弘烈镇襄阳,荆王行本镇虎牢,宋王泰镇怀州,齐王世恽检校南城,楚王世伟守宝城,太子玄应守东城,汉王玄恕守含嘉城,鲁王道徇守曜仪城,世充自将战兵总三万人,以备唐。重要据点及其守将都在图上画出来了,不再赘述。
在两军的正面对决中,唐军很快就展示出了技高一筹的实力——
7月28日(己丑),李世民遣罗士信为前锋,围攻慈涧(罗士信也是著名的瓦岗猛将之一,就不多介绍了);此时王世充亲自领兵三万来救慈涧,与亲赴前线侦察敌情的李世民猝然相遇——《册府元龟》的说法则是王世充趁唐军客场而来立足未稳,主动带了三万人前来挑战,想要给李世民一个下马威。结果是:一开始唐军寡不敌众,加上“溪谷路险,被围数里,进退阻绝”(大家可以结合地图看一下,从新安到慈涧这一段完全夹在崤山中的涧水流域,确实很险要),李世民本人被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旧唐书·李密传》中说单雄信“援枪而至”,几乎就要碰到了李世民,被李世勣及时赶来制止);对此李世民使出了惯用的本领“引弓驰射,皆应弘而倒”,又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燕颀,于是郑军才慢慢退去。然后由于作战激烈,尘埃覆面,李世民等人在回营时遭到了“见者不能识,军中自相拒抗”的待遇……最后李世民解甲示众,守卫才终于把他放了进去,也算是个比较知名的小段子。
7月29日(通鉴载“旦日”),李世民亲率步骑五万进军慈涧,吓得王世充拔掉慈涧的守军就退回了洛阳——有人说李世民此举是“平推”进慈涧,个人觉得这个形容还是相当精准的:在李世民的指挥字典里,亲自带着如此之多的兵马去跟敌人正面扛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结合头一天发生的事情,可能小秦王这次是真的被惹怒了。
8月14日(甲辰),怀州总管黄君汉遣校尉张夜叉从孝水(涧水位于北邙山上的支流)以舟师袭破了回洛仓,获其将达奚善定,断河阳南桥而还。因为回洛仓直接关系到洛阳的粮食安全,王世充派其太子王玄应率领骁将“尽锐攻击”,校尉张夜叉等七十馀人戮力拒战;此时已经移营到慈涧的李世民发兵来援,王玄应兵败而退(册府元龟)。
另外由于河阳郑军已无法过桥支援,唐军还获得了回洛附近、黄河以南的二十余座堡聚(感叹一下隋唐时期的坞堡还真是多……);10月9日(戊戌),王世充部将王举以回洛东城来降,唐军在回洛仓一带全线告捷。
慈涧与回洛的两番落败,令王世充开始感到不安,在青城宫-北邙山一带向李世民发起了隔水喊话,李世民坚称“奉诏取东都,不令讲好也”,双方对阵一天,各自回营。
与此同时,唐军的攻势还在继续——
先来插播一条支线战报: 8月10日(庚子),位于南阳盆地的邓州因为先前曾受唐朝统治,由本地土豪带头捉住王世充所任命的刺史子刚,重归李唐怀抱;9月13日(癸酉),先前叛唐降郑的显州(泌阳、桐柏县一带)总管田瓚看到风向不对又投了回来,以所部二十五州降唐,和此前投降的邓州一起断绝了王世充与襄阳的联系(襄阳直到最后也没有参战,而是在王郑覆灭之后直接降唐);
8月25日(乙卯),刘德威自太行山围攻河内(沁阳市),入其外郭,下其堡聚。
9月13日(癸酉)左右,行军总管史万宝进下洛阳城南的甘泉宫;
9月17日(丁丑),李世民遣右武卫将军王君廓攻克了轘辕关 ——这一步算是个比较重要的突破,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轘辕关位于嵩山山脉太室、少室二山之间,有“山路险阻,十二曲道”,是洛阳盆地通往豫东平原地带的要塞。按说王世充的防守意识和能力都不差,却不知为何偏偏在这里出了bug,以至于让王君廓一下子撞开。此后王世充派魏隐等人前来夺回轘辕关,被王君廓设下拖刀计大败于山谷之中,并且据李渊的表彰诏书称,王君廓打败郑国援军居然只用了十三个人。这可能有些夸张,但足见此地之险要,后文中我们即将看到王世充丢掉轘辕关是个多大的错误。
(之前见过一篇文章说“洛阳之战是李渊坐镇长安指挥的”,理由是“长安与洛阳相距八百里不算太远”,并且还是一个挺有名的文史专家在出版杂志上发表的——这个么,只能说文史与军事史还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分野,军事研究如果不能按照时间线和地图认真地推演复盘,仅凭文史界那种“望文生义自由心证”的套路,那么大概率是要闹笑话的。“八百里加急指挥”是何等神论就先不提了,单就“通往豫东的几大隘口中,伊州、轘辕关、罗口道到底哪个更容易攻克”这种完全依靠前线动态判断的决策,李渊坐在长安是如何得知的呢?靠无人机侦察吗?
不过拜此文所赐,写到这里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李世民选择的突破口是轘辕关而不是伊州,毕竟以我“按图索骥,纸上谈兵”的水平,伊州那个地形看起来更好打……个人推测最大的可能是由于武德二年王世充向豫东扩张期间,伊州曾出现过两个唐朝死忠张善相和李公逸,因此老王十分重视伊州的防守,不料却顾此失彼忽略了轘辕关。)
拿下轘辕关,标志着唐军洛阳之战的初步胜利:在开局之初,李世民以稳为主,指挥中军主力、黄君汉部、史万宝部三路兵马先后控制了洛阳西、北、南三个方向,包围圈初现雏形;并适时抓住王世充的防守漏洞攻克了轘辕关天险,跳到了洛阳东侧,为第二阶段深入王郑腹地、加快进攻节奏打开了局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