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困境,永恒的博弈——个人理性与组织理性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出品
业务咨询:市场部 010-58752828转863,编辑部 010-58752828转801
作者:施炜 华夏基石集团领衔专家
来源:华夏基石《洞察》杂志总第41期
投机和搭便车心理符合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说
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管理学,但直至今日才感觉明白了企业管理最基本的命题是什么。那就是,如何使一个协作体最大化地实现个体理性和组织理性的统一。具体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就是如何激励、如何监督所有的参与者,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创造业绩;使想要搭便车的人,都自愿或不得不转变为价值创造者。
其实,作为一名管理者,他每天所思所想,就是围绕如何让所有的人都能主动积极地干活,避免有人搭便车,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组织业绩的最大化。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现在,分享的概念已经能被很多企业家所接受,但企业往往因此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共享,员工没积极性;搞了分享,有人就会投机,会搭便车。这便是激励的难题。
假如在一个企业中,从老板到员工,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价值,同时通过全员持股,通过员工对股票未来增值的期许,驱使所有人都努力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出现的情形却是:股票分下去后,就会有人想,我不努力工作,股票也不会少分给我;或者有人想,我不必为这个企业做长期的投入,股票解禁期一到,我卖掉股票,拿到几千万就走。这种行为在组织里面,叫做搭便车。而搭便车,正是一些企业家纠结和痛苦的根源。
投机和搭便车心理恰恰符合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说。“理性人假说”是经济学的第一个模型,就是“人的决策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著名的“纳什均衡”,就是试图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寻找一个决策均衡状态。简单说,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每个主体的决策都要以他人的决策为前提,即基于他人的决策所做出的个人认为最优的选择。最后,当所有主体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最优,不可能再改变的时候,均衡就实现了。
在纳什均衡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囚徒均衡模型,也叫做囚徒困境。简单地说,比如两个小偷被抓起来之后,不论使用了什么样的审讯方法,两个人都“打死我也不说”,最后因为缺乏证据,只能无罪释放。这个时候,这两个家伙实现了整体利益最大化。但是,假如其中有一个人交待,另一个人仍然负隅顽抗,那么,交代的人从宽,判刑5年;不交代的人,从严,判刑10年。当两个人彼此隔离,需要单独决策的时候,他可能会不断揣摩同伙的心理。这时候,决策就变得异常艰难:交代还是不交代?
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基本都会选择全盘交待,这样做可能的结果是两人各自被判七年。
“囚徒困境”说明,没有一个个体会单独改变决策,通常是:如果你怎样,我就会怎样;如果你不这样,我也不这样。一大群人在等公交车,如果有人不排队,其他人也不会排队。所以纳什均衡也叫做非合作均衡,就是在不合作的基础上达成的均衡。
这种情况在组织里边也一定会出现,比如一个员工认为,我为什么不努力工作,是因为同事老王没有努力工作。别人很懈怠,凭什么要我努力?这时候,“囚徒困境”就出现了。纳什均衡发生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和非信任的前提下,作为一个协作体,达成的均衡结果并不是最优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即多个人在合作的前提下,比如某一个主体或者某一个人,通过资源分配、权利结果等的改变,其境况得到了改善,获得了更多利益,同时也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假设。比如在企业里,如果股东拿到了更多的分红,但员工利益并未受损;或者是员工的待遇提高了,但是股东利益也未受损。就是说,当员工与股东存在博弈关系,一方的利益还可以增长,但是另一方的利益并没有损失,直到一方的利益的增加达到了致使另一方利益受损的临界点,就到达了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点。越过这一均衡点,不均衡就重新开始。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状态,也就是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它体现了一种集体理性。
但是很遗憾,霍姆斯特姆教授发现,这两种均衡不可能同时实现。也就是说,个人理性并不等同于集体理性。就如刚才所举的激励的案例,在组织中,无论你采取何种激励方式,一定会有投机和搭便车行为。
引进监督者能否避免投机和搭便车行为?
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引进监督者。企业可以在不考虑员工感受的情况下,使用有形或者无形的手段来控制员工的行为,使他不得不按照企业的意愿去做事,否则就会面临惩罚。这是令人恐惧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令人恐惧的事情,只是恐惧的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经济学家仅仅提出了“监督”,却并不负责如何监督。所以,接下来的步骤只能由管理学家继续推进。那么,摆在管理学家面前的新问题是:
第一,团队里多了一个参与者,就是监督者,谁来保证他不去投机?不要说普通监督者,即便是老板,也可能有投机行为。比如企业做大了以后,老板可能把企业卖掉变现。
第二,监督者要监督就要分享剩余。但是,企业利润的饼就这么大,它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利益,原来5个人分5个苹果,有了监督者以后,6个人分享5个苹果。
第三,监督是有代价的,要付出非常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如在制造业,它需要有很多的QC(质量控制人员),有的企业这部分岗位与工人数量比是1:1,也就是说,每个一线的作业工人后面,都有一个QC,随时对工人的操作进行监督。
第四,在监督和激励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替代关系,那么,如何选择?如果监督多了,激励少了,就会打击员工积极积性;但是如果激励多了,监督少一些,搭便车就会有所增多。
本文节选自施炜老师在华夏基石2016十月管理论坛上的讲话内容,更多观点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的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