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宦官曾被人冒死相救,多年后,他冒死救下一千多人
宦官在我们的印象中,总不是好人。事实上,因为宦官身体存在残疾,也很容易影响心理健康,所以历史上不少宦官确实为非作歹甚至无恶不作。但是,宦官也有心地善良的,这点不能否认。在唐末,有一个宦官曾经受人恩惠而活命,多年后,在他有能力的时候,他也让一千多个无辜的人活命,受到史书的褒扬。
他叫张居翰,从小就在唐朝宫廷之中担任宦官,被掖廷令张从玫收为养子。张居翰历仕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宗四朝,办事谨慎,又忠心耿耿,很得皇帝的心意。这种内臣,是唐朝晚期宦官中不多见的。
唐僖宗的时候,他出了一趟差,救了自己的性命。这是他奉命奉命去监督幽州军事,没想到与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当唐僖宗要张居翰办完事回朝时,刘仁恭因为舍不得他,特地上书请求就将张居翰留在幽州。唐朝皇帝没有什么权威,更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宦官拒绝节度使的要求。
张居翰就这样留在了幽州,留在刘仁恭的身边,这让他躲过了一劫。公元903年,朱温与宰相崔胤联名上书唐昭宗,要求剥夺所有宦官的职务,并且宣召所有在外当监军的宦官,一并处死。
宦官专权是唐朝的顽疾之一,也是唐朝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问青红皂白,不分对错直接将宦官杀死,不免太过于残酷。在这次惨剧中,大多数权宦都被处死,只留下一些没有权力的,而张居翰却因为身在幽州,免于一死。刘仁恭对他很好,不忍心看他白白送命,硬是以一个罪犯的人头假冒,让张居翰捡回来一条命。
然而,张居翰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当朱温与刘仁恭交战的时候,刘仁恭请来李克用帮忙。在刘仁恭和李克用的军队联手对抗朱温的过程中,张居翰表现优异,又让李克用非常欣赏。李克用向刘仁恭要来了他,留在身边。这样,张居翰又成为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部下。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与后梁朱温有着深仇大恨,一开始李克用处于守势,后来少年英雄李存勖横空出世,将后梁灭掉,告慰了父亲的遗憾。张居翰就是李氏父子由弱变强的见证人,他为李存勖建立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些功劳,与他冒死救了一千多人的善举相比,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在同光三年,李存勖下令征讨前蜀,前蜀国君王衍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投降。李存勖发布诏书,赦免王衍,让他迁徙到洛阳。
这本来就是亡国之君的宿命,王衍无话可说,只能带着文臣武将和宗室等一千多人上路。可是,就在半路上,李存勖这边出了大问题,他派去平叛的李嗣源反而在魏州反叛了。
此事是李存勖没有预料到的,一时间准备不足,他的身边有个伶官劝他要全力以赴对待叛军,绝对不可以分心。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应该将王衍这一行人统统杀掉,以绝后患。
李存勖本来就很听伶官的话,时局一乱也没有了主意,匆匆写下了一份诏书,交给宦官向延嗣实行:
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传递给向延嗣的诏书,需要张居翰复核。当他看到这八个字时,触目惊心,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屠杀宦官时尸横遍野的场景。这个从在乱世中长大的宦官,没又泯灭自己的良知,尤其时王衍已经投降,却还要杀了他,实在说不过去。
因此,善心大发的张居翰,毅然提笔改了一个字,他将“王衍一行”改为“王衍一家”。当诏书送达给向延嗣时,他并没有起疑心,因为他没想到张居翰敢冒着死罪更改诏书,更没有想到张居翰甘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拯救素不相识的人。
王衍和他家人是被杀了,然而张居翰的义举拯救了蜀国官员和仆从共计一千多人。好人有好报,李存勖没有空理会这事,后来也死在了这次叛变之中,所以张居翰篡改诏书一事总算瞒天过海了。
多少年过去,张居翰冒死救人的事情,受到史学家的一致好评,《旧五代史》称其“居翰改一字于诏书,救千人之滥死,可不谓之仁人矣乎!”
喜欢请点击关注,天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