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釜底抽薪的徕民政策

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
今天发篇短文,聊聊《商君书·徕民》,
徕民,即招徕人民,本篇主要指招徕别国的人民,“别国”则主要指三晋,
为什么要徕民?最主要的原因是 秦国之地,地广人稀,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
地广人稀,就导致土地没有办法最大化利用。如果再要打仗,就更没有人种地了,国家就会更贫困,如果不打仗,敌人就会休养生息,即,“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
鉴于此,《商君书》提出了徕民政策,
把三晋的人民吸引过来,让他们负责种地;让本就彪悍的老秦人负责对外作战,这样做就耕战两不误了。
关键问题是,三晋的人民能否被吸引过来呢?
三晋也就是魏赵韩,
首先,三晋土地和人民比例,和秦国正好相反,三晋之地,地狭而民众,
人比土地多,就会有人没有土地,没有土地如何谋生?要么经商,要么变强盗,
其次,也因为人多地少,土地就在那里,自然会有人抢着耕种,所以三晋不需要奖励农耕,
基于以上原因,就给了秦国招徕三晋人民的机会,
如何招徕?
“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
对各诸侯国前来归附的人民,现在免除他们三代的赋役,不用参加战争。秦国四境之内的丘陵、山坡、小山、湿地,十年不收赋税,将这些写在法律中,足以招徕百万农夫。
但是当时秦国的君主似乎听不进这个优惠政策,本篇便以秦国的几次战事和东郭敞的例子,来对君主陈述利害。不过,所举的几场战事,均发生在商鞅死后,令人怀疑此篇为后人所写。
今天先这样吧,读《商君书》暂时没有新感悟(ง ·̀_·́)ง
End
202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