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按套路复习,后悔的肯定是你:高考反套路命题的深度解析

高中阶段,高三意味着复习总结: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复习,对高一高二知识的总结,甚或高三意味着对高考命题套路的探讨和对命题套路的应对策略。

所以,不管课堂上老师讲的,高考复习资料上总结的,还是网络上介绍高考答题策略,都给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答题“模板”(或者“万能公式”),学生按照这个答题“模板”(或者“万能公式”)答题管用吗?

比如,2020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小说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这个题,按照答题模板,学生很容易想到,答题思路应该按照小说情节的作用来回答(从情节、人物、主题等)。

但高考给出的答案却是:1、小说的情节是两个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2、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3、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这样的答案,按照答题模板答,肯定与高考给出的答案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原来现在高考命题在“反套路”命题,其目的就是打乱你提前设计的“套路”。

高考命题的反套路的方法,就是加强命题的“情景设置”,即变换题干,增加题干的审题难度。所以,高三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加强审题训练,破解高考命题的“反套路”。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认真审题。边读题干,边用笔画出题干的关键词。用笔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很重要(这是认真审题很重要的方法),不能只用眼睛看,不动笔画。比如,上面题干中的关键词“据此”(“此”指什么)“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第二、按照分值(6分)分析答题角度及答题思路。上面题干“效果”一词是关键,要分析出“效果”指什么,如果这个搞不清楚,答案第二条就答不出来。其实,“效果”是在问小说只写出了“八分之一”有什么效果,这样把题意弄清楚了,答案自然就得出来了。

第三、要分条作答。6分题一般来说答三条,三条要标明序号,这样条理清楚。另外,拟出的答案,要尽可能语言简练。

今天的高考正在一反老师归纳的套路命题,如果学生还按照老师讲的套路去答题,不注意题干的“情景设置”,不认真审清题目的要求就直接按照模板答题,结果就和高考所给的答案不吻合。这不是学生不会答题,而是答题思路有问题,没有认识到高考命题的“反套路”。

高考语文整个试卷简答题基本上是4个小题(个别省市自命题会有一点出入,另外后面还有个别语言运用题也涉及这个问题),共24分,再加上后面语言运用题中类似的题目,在整个试卷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语文简答题是这样,作文何尝不是这样?其他科目呢?

学生答题时,申请题目要求很重要。所以不要忽视了高考命题的反套路,不要丢掉了题干所给的“情景设置”,要不然,高考后,后悔的肯定是你。

以上介绍的是高三复习时,学生在高考备考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后我还会介绍一些高三复习、学生学习、学生心理、家长管理孩子等方面的干货给家长,家长可以持续关注。家长如果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