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付出

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明明付出了很多,但是在别人眼里却成了没有价值的人?

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认知被误导了,他们一直觉得我要不断付出更多,不断展现自己、贡献价值,这样才显得有用,别人才会记住你,关系才会更好,其实大错特错。

想要维护好一段好关系,想要让别人觉得你有价值,我们当然要付出,但是自己付出的同时也要引导别人为你付出。

别觉得我在瞎说,这里面是有心理学效应的!

“沉没成本效应”很多人都听过吧,但是我告诉很多人都对它缺乏深刻理解。

你有没有去看过电影?花5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然后看了半个小时,你发现这个电影没有你预期的那么好看,那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会马上离开电影院,还是坚持着再看一个半小时,把整个电影给看完?

没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一种,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简单说就是你已经付过了50块钱,你已经花费了这个成本,所以说即便这个电影不好看,你也会坚持把它看完,不然你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包括赌博也是一样,你拿了500块钱去赌博,结果没一会儿工夫把钱给输光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我告诉你很多人都会不甘心,不服气,他们会拿出更多的钱,1000、2000 、1万 、10万等继续去赌,他们渴望着捞本,结果越陷越深。

其实这个本质上也是沉没成本效应倒的鬼,也就是说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钱,付出了这么大精力,导致即便我们出现了亏损,我们也停不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不想吃这个亏,因为这样太不划算了。

不要跟我说你不会受这个影响的,你会保持理智的,你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你不在局中,当你身处局中的时候,你就没有理智可言了。

这个就是沉没成本效应,那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他的思维恰恰是相反的,总想着单方面付出以打动对方的心?

你要醒悟过来,让人类产生难以割舍感觉的最优方式并不是“别人为我付出多少”,对于一个没有“知恩图报”观念的人来说,别人的付出并不能带来多少难以割舍的感觉,反而是“我为别人付出多少”的沉没成本会让他无法舍弃。

所以你去看很多的亲子关系,你会发现,当父母对子女过度付出的时候,难以割舍的往往并不是子女,而是父母。

父母一把屎一把尿供你吃,供你穿的,把自己的孩子养大了,付出了无尽的心血,精力和金钱,他们付出了太多,印象太过深刻,所以一旦子女有一天突然要离开或者说鼓励了自己的行为,他们就完全接受不了,产生的戒断反应非常强烈。

所以各位,你明白没有?

就算不为了对方付出后自己能得到的收益,只是单纯为了让对方产生更多的沉没成本,在情感上跟我们绑定更深,我们也需要引导对方自愿多付出。

让我再多说点!

很多人跟我探讨过追女孩子的学问,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呢?是男生越是对女的千般好万般爱,付出了一切,而女人却没怎么付出过的话,就会反而对他无感觉。

结果这个所谓的好男人就四处放话:女人最薄情。

其实与其四处抱怨,把原因推给女人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两个原因:

一方面,我们过分付出,并且经常性这样付出,就导致对方形成了习惯,把本不是义务之内的,当成了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这个也是符合沉没成本效应的,我们付出越来越多,导致自己越陷越深,越得不到越想得到,而对方基本没怎么付出,所以能轻易抽身。

说白了,别人怎么对我们,基本上就是取决于我们怎么对他们的,所以更大的原因是在于自己,也就是你要引导对方也为你付出,这样关系、感情,才会良性发展。

当然,我们说的“引导”不是强迫,而是让对方在感到舒适的状态下自愿付出,它除了让我们得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收益外,更重要的是会增加双方的感情紧密性。

具体怎么引导对方呢?

关键是,我们必须让对方觉得每一分付出都很值,这样对方才有更大可能重复甚至加大付出的力度。

人都不是傻子,出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干?做了很多,你却看不到,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那接下去就没有动力了。

你看为啥很多人家庭生活不幸福,夫妻总是闹矛盾呢,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另一半的“习惯性付出”。

比如像倒水这种小动作,当陌生人给我们倒水时,我们会说谢谢,但当另一半做这种事情时,我们通常不会表达感谢或容易忽略。

你要知道,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习惯了某事之后,就会对随之而来的好处或坏处逐渐麻木。

坏处也就罢了,若是好处,则会让我们损失部分本可以获得的幸福感。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别人可能并没有完全习惯,于是

他偶尔想到自己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就会降低做出这种付出的频次,直到不付出,或把情绪积聚起来在别处爆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