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纸会审流程及审查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不再是口口相传,而是流程标准化。建筑行业也不再是凭个人经验或者“脑图”来做,而是有标准的流程。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建筑的诞生灵魂,图纸会审。

建筑施工图纸会审是为了优化设计,保证图纸质量,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才建立完整的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流程

本图纸会审流程适用于:房建施工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及给排水项目。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联系单、施工技术联系单及其他技术要求文件。

  1. 设计图纸控制:在设计招标或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时特别强调设计图纸的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图纸会签制度,以尽量减少图纸中各个专业的矛盾错误。

  2. 图纸接受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接收设计院图纸,检查图纸质量,要求清晰明确,设计及相关人员签字,设计院盖章,现场负责人做好图纸接收记录及存档图纸保管。

  3. 图纸发放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向监理单位发放施工图纸并做好图纸发放记录,记录清楚发放图纸名称、图号、份数、接受单位、接受时间及接受人签字。由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后向各个施工单位发放。各个施工单位接受的图纸必须有监理单位盖施工图纸专用章。

  4. 图纸会审人员:下列人员必须参加图纸会审(建设方:现场负责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设计方:设计院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及各个专业设计负责人;监理方:项目总监、副总监及各个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各个专业技术负责人;其他相关单位:技术负责人。)

  5. 图纸会审时间控制:设计图纸分发后三个工作日内由监理负责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后十五个工作日内由建设单位或监理负责组织上述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6. 图纸会审,施工单位、监理所单位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图纸的优化建议以文字性汇报材料分发会审人员讨论。

  7. 图纸会审会议由业主或监理主持,主持单位应做好会议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字。

  8. 图纸会审每个单位提出的问题或优化建议在会审会议上必须经过讨论作出明确结论;对需要再次讨论的问题,在会审记录上明确最终答复日期。

  9. 图纸会审记录由监理负责整理并分发各个相关单位执行、归档。

  10. 图纸会审可采用全部图纸集中会审、分部图纸会审、分阶段图纸会审及分专业图纸会审,具体会审形式由监理确定。

  11. 各个参建单位对施工图、工程联系单、及图纸会审记录做好备案工作。

  12. 作废的图纸设计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个施工单位自行处理。

图纸会审技巧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识图审图的顺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 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图纸会审注意事项

会审图纸是施工前期的主要技术工作之一,因此项目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参加该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认真看图、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情况和图纸设计中的错误、矛盾、交待不清楚、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尽可能把这些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在施工作业之前。

图纸会审审查内容

1、建筑部分

建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 ,建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2、先小后大

首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3、先建筑后结构

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相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4、先一般后特殊

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5、图纸与说明结合

要在看图纸时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对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6、土建与安装结合

当看土建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安装图,并核对与土建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考虑在施工中的协作问题。

7、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

就是核对图纸有无不切合实际之处,如建筑物相对位置、场地标高,地质情况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能否做到等。为了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应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存在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