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洛阳桥古有:一石、一坊、一阁,二镇风,三城,四介士,五井,六朝,七亭,八景,九塔,十三进万安桥院,二十八兽(宿),四十六墩,八十一菩萨,三百六十丈,五百栏杆……至明代,桥两翼曾增加两座镇风塔。洛阳桥建成之后,既便利南北交通,又为山川增秀、江海生色。加以历代官宦缙绅,屡有兴筑,刻石记事,或挥题吟咏,地以人重,遂使洛阳桥名气更扬。历代以来,谓有八景之胜,此八景为:洛阳江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系我国较早之梁式石桥建筑物,在宋代石桥建筑史上名列第三。工程之艰巨及规制之宏伟,堪称海内第一。至今桥上石板,尚有长十余丈,阔五尺,厚四尺余者,工程之巨,于此可见一斑。故称之为“海内第一桥”,晚清泉郡守沈汝瀚尝书“海内第一桥”五大字石,现该石碑尚存蔡忠惠祠内,即志此桥之胜绝。
2.洛江双虹
洛阳江万安桥建成后,宋人书《亘海长虹》四大字石立,称誉此桥横江海,长虹卧波,雄伟瑰丽,至今石碑尚立于中亭处桥畔。
南宋宝佑年间,僧道询又筑《风屿盘光桥》以通乌屿及洛江南岸。长(四百丈)宽(一丈六尺)俱洛阳江万安桥,规制及工程亦堪与万安桥美。由是洛阳江上,相去不远之处,然两大石桥,卧波飞架,实为国内所仅见,每遠潮满江堤,然双虹横,雄伟壮观,为洛阳胜景之一。
时过境迁,如今的盘光桥仅剩桥墩,洛阳桥北侧新建了现代化钢筋水泥公路桥闸。洛阳江上,新旧两桥并架,宛如两条巨龙,横跨在江波之上。“洛江双虹”的胜景依然常在,为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无限景色。
3.清源倒影
洛阳江汇惠南、晋北诸山溪水入海,每逢潮涨江满,万顷一碧,夕阳西照,水平如镜,品莹澄激,可见洛阳江中映有清源山诸峰倒影,层峦映翠,石白山青,清断可见,佳趣胜绝,是为洛阳八景之一。
4.中亭印月
中亭位于万安桥中段南侧小屿之上,卓立江滨,小巧玲珑,每值月白风清,江平如镜,便见中亭倒影,映入江中与江中明月,复印重叠,是谓“中亭映月”。月夜桥上,便可欣赏此无限佳景,故“中亭印月”,亦系洛阳江八景之一洛阳江万安桥中段,有一坎石桥,桥板独异,並排石板,共计七条,大小如一,每朔望潮满,江水击桥,石板空喈作响,宛如七弦之声,官商分明。时人称之为“七弦桥”。后来或谐音为七贤桥。洛阳潮声,此独异也。乃洛阳江独具一格之胜景,然自蔡廷错将军改筑石桥为钢筋水泥桥面以后,此景即不复存在,良可叹惜!
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都说洛阳江中有龟蛇二神物镇守,后因孽性未除,在江中兴波作浪,为害渡者,玄天上帝乃化身下凡,收伏二妖,以作脚力,洛阳江上万安桥始克筑成。现中亭北侧巨大石坡上,有天然青石夹生于白色花岗岩上,其一长可盈尺,修细蜿蜓,状为青蛇;其一大逾拳掌,首尾四肢,形如伏龟。传说系即镇守洛阳江之龟蛇,后被玄天上帝收伏,蜕迹于此。语虽不经,然青石形肖,宛然天生,亦洛阳胜迹之一。近旁另有天生育石数点,谓即系玄天上帝化身之处。
万安桥中亭西侧,有亭曰“西川甘雨”碑亭,祀明代泉郡守方公讳克号西川,云当方公守泉时,久旱无雨,方公祷雨有验,郡人德之,为建“甘雨碑亭”並雕石像祀之。或传方公祷雨,天降甘霖,万物昭苏,雨后见风雨飘来之树叶上,皆有“西川”字样。以为方公之诚动天,以致龙王移西川之雨以霖泉郡,故郡人建亭雕像祀之。此亭遂为后代祷雨之所。由于“西川甘雨”碑亭蓋含炙人口之民间传说,故此亭亦为洛江胜景之一。
8.松不过墙
明嘉靖间,金宪万公民英于桥腰小屿筑“新城”以御倭寇,並败倭寇于“新城”北门万安桥上。是以倭患稍息,全活泉人无算。明・蒋德王景谓:“桥有屿己奇,屿有城更奇”但更奇者,“新城”之中有一古,俗称松树,枝叶扶苏,青翠可爱。但其枝梢,总是循规蹈矩,从不伸过墙外,终明之世,永是如此。此亦洛阳江景迹之奇者也。是谓“松不过墙”景迹。如今古格尚存,“新城”已圮。此古榕已无所拘東,更是枝伸叶展,迎风摇曳,招海内外游人旅客,到洛阳江万安桥览胜吊古。
洛阳八景又云系双虹夹镜,燕子穿梭,洛水潮声,白沙渔火,清源倒影,中亭的月,凌波暸望,海风夹雨,特附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