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刀:将兵器戴在发髻上的女人们 | 传统的服饰
那篇《1919,山雨欲来——100年前的人、事、服饰》发了以后,大家都对福建“三把刀”很有兴趣,那就随便聊聊吧~
福建“三把刀”因在上个世纪一些外国人在华拍摄的照片里出现,而令人印象深刻。
1890s,福建妇女 / 网络
1917-1919,福州妇女 / 网络
尽管很多地方把“三把刀”标记为了福建或福州,但是它却属于畲族风俗。畲族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分布广泛,以福建最多,其他浙江、广西、贵州都有分布。
冰心就在《故乡的风采》里提到过“三把刀”,里面的描写与其说是“解放了的妇女”,不如说是畲族妇女与汉人女性的区别吧,尤其是裹小脚上,许多汉化的畲族就是从把女儿裹小脚、坐闺阁开始的,而一般畲族妇女是参与劳动的。
现在我要写的是:“天下之最”的福州的健美的农妇!我在从闽江桥上坐轿子进城的途中,向外看时惊喜地发现满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些健美的农妇!她们皮肤白皙,乌黑的头发上插着上左右三条刀刃般雪亮的银簪子,穿着青色的衣裤,赤着脚,袖口和裤腿都挽了起来,肩上挑的是菜筐、水桶以及各种各色可以用肩膀挑起来的东西,健步如飞,充分挥洒出解放了的妇女的气派!这和我在山东看到的小脚女人跪在田地里做活的光景,心理上的苦乐有天壤之别。我的心底涌出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快!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我也见到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的农村妇女,觉得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健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 网络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给原创作者的一点福利,大家的浏览和点击会产生一些微末分成补贴作者。但具体的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生成,每个人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所能看到的。
畲族有一些汉化和半汉化现象,从便服看,差异并不大,这点也可以从“三把刀”老照片里看出来。汉化的原因到没有现在网络MZ主义者想得那么复杂,算是一种正常的社会流动。
旧时人口流动性弱,一些畲族人接受汉化,其实是告别耕种山居生活而融入城镇,成为书香门第,从而跻身官宦的一种上升渠道。而族群之间是经常会有矛盾,山居的民族容易受到挤压,而“畲”这个字的意思“刀耕火种”里看出来,迁徙过程中也有不少汉化了。
所以,经济和文化才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很多畲族服饰的记载里,都提到了,它和客家很相似,只有盛装才能看出差距。而客家和福佬同为汉族,反而差异较大,这点很有趣,可以留给一些觉得服饰可以作为民族区分的人去思考。
“三把刀”如今应该是看不到了。各个民族的服饰都有刻板化的趋势,不要说和建国前了,就算和建国初也有比较大的出入,畲族如今比较有名的是尖尖角的“凤凰装”,原本应为一种盛装。
畲族妇女 / 浙江新闻
福建霞浦,畲族老人 / 老戚视界
罗源畲族 / 网络
其实由于畲族分布分散的缘故,各地畲族服饰妆发区别非常明显。也有一些书籍介绍过,大家不妨买来看。
文中的书籍推荐,是微信官方与当当网、京东的直接合作。若交易成功,我作为推荐者会有一定比例的佣金。大家可以按需选择是否购买。
不过由于“三把刀”的外观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在一些书里还是能看到的。比如沈从文就在《龙凤艺术》里写它是“晋代‘五兵佩’”的“嫡亲继承者”。不过在发饰里出现兵器造型,不算罕见,在之前《簪花围: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插满头》介绍里,她们的发簪也有兵器造型,只是簪花更引人注目。
福州妇女 / 网络
簪花围 / 网络
林藜在《萍踪识小》里详细描述过“三把刀”:
南平县城……此间北郊,仍住有小数畲族人,最常兄的就是三把刀的风俗,留存于当地妇女中间,三把刀一称三把簪,是福建妇女的奇风异俗之一。她们用三把形似短剑,两面锋芒,长可七八寸的金属簪,又如菱叶般的披饰在头顶发髻上,左右二簪,后脑一簪,髻团则绾结于三簪的会合处。这种风习,据说是明末福建南平畲族妇女发明的武器。在战乱年代,为防御遭受遭敌人的污辱,便用三把短剑插在头上,以作为在危迫时候,可以随手取下以抵抗来敌,用意至美且善。有这些南平畲族女子,行动起来,雄风阔步,剑光闪映,颇有古代女侠的色彩。她们大多从事日常的各项劳动,实良善风俗之一。
/ 网络
不过是否能追溯到明代这么远,又或者是晋代,就难说了,因为畲族没有文字,就连修家谱都是明代开始汉化后的行为。《郑丽生文史丛稿》也有提到,这种风俗之前并不见提及。
直到民国六年(1917年)张遵旭《福州与厦门》一书中,才有一段记述:“我国妇女之首饰品,除首饰、戒指、镯……等物外,并无他项物品。福州妇女则更有脚镯外,耳环大径尺余。头上插三枝长八寸,形似刀,福州人名‘三条簪’。吾辈睹此咸以为怪,因其簪似刀,故名其人曰‘三把刀’。每清晨由城门远望,‘三把刀’灿耀之首饰,恰如罗马时代之军队行列。盖城内所需米、菜及城外污秽物(指粪便)之输送,皆赖‘三把刀’为之也。又常见福州妇女这头饰梳(法)种类不一,式样离奇,如‘余(奋)婆式’、‘犬式’皆甚足奇也。”
从这段记载里还能看出来,这些“三把刀”妇女其实担负了底层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劳作,因此当时人们对她们也较为轻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三把刀”相关的老照片,以劳作镜头居多,并且衣服也较为朴素无饰。
1911-1913年,福建,门丁之母 / 网络
1941年,福州,抬轿子的“三把刀”妇女 / 网络
服饰风格本来并无高下贵贱之分的,“三把刀”今人看来还颇简洁飒爽,但是当时“三把刀”妇女很多负担从城里往农村挑粪的工作,而被人看不起,这种奇风异俗也被人看低。反正,古往今来从来也不缺“先敬罗衫后敬人”,而因为人而看低布衣的自然也很多。民国时福建当地多次以“三把刀”为“蛮俗”或“有碍观瞻”而下令禁止,虽然当时并没有禁绝,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把刀”的风俗的确也越来越罕见了。
娘子撑船来渡郎,前朝回首事凄凉。
须眉死尽裙钗活,蛮眷依然是剑光。
——刘训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