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造火箭的思路指导普通人生,做“达人所未见”的生活智者

小冒坚持原创的611篇   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我没想到,有天我竟然会打开一本题目为《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书。

高考之后,我已经与科学知识再无缘分。

但随着自己逐渐希望走出阅读舒适区,构建更完整更全面的底层思维逻辑时,我有意识加强了关于社科,历史等晦涩专业的领域的阅读,才逐渐发现: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基础入门的理解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不可及,反而真的可以借助学者和专家的优质解读,触类旁通,利用好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起到快速的一通百通。

科学虽然是抽象的、理性的,人文艺术类文化是感性的,但万事万物,其根本在于追求“理”。

“万物之灵者也,顾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于理者,则失物之真”。

事事求理,靠的是深度思考,归纳和演绎。

这本《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抛开刻板印象中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选择用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发掘我们改变生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01 

越不确定,越能激发潜力

我们习惯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倾向于确定,唯一,准确。

只要学习某一门课程,掌握一种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及一条正确的公式,就能在标准化考试中正确回答问题。

在科学家眼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知,往往更有魅力——更多的可能性,潜能。

也不仅仅适用于研究工作。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中从事一项工作时,基本上常规做法是仅仅把该领域当中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沿特定方向演化进展的想法,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单向思维”。

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时代:

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频率越来越快,不同的思想潮流和观念彼此撞击翻涌,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

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

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更加包容,平静地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因为即使极度厌恶,这也是必然趋势。

02 

死磕到底的第一性原理

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勒内·笛卡尔将第一性原理描述为:

“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大多数人,都很难有坚持到最后,破釜沉舟的意志力,面对一些客观难以突破的障碍壁垒,就会战略性放弃。

不是质疑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但注定了只有少数人,才能无所顾忌,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变一切不能突破的问题,只为达到目标。

马斯克在发明特斯拉的过程中,从无到有多次革新。

他就是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

比如电池的容量和体积已经缩小到不能逾越的极限时,马斯克无视现有困难,以一个小白的角度,重新学习关于电池的组成元素,重复“创造”了一次电池,解决了问题。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03 

允许冗余存在的无聊时刻,注意“颠簸”

现代社会,追求短平快的效率人生,所以我们逐渐被裹挟前进,大部分人失去了无聊感——

每天我们不允许自己有注意力的空余和时间的浪费,切换着各种社交媒体,查看电子邮件,获取最新新闻,周而复始,马不停蹄地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应对由此产生的更多事项。

我们更像是流水线上完美的机器人。

在计算机算法的规则中,我们同样可以归纳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点:

1.解决 “多余冗杂”

日常办公中,我们定期总需要清理电脑缓存,提高处理速度。

缓存这个步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提高效率,快速启动常用程序,另一方面,不常用的缓存反而拖慢速度,降低效率。

比如在情绪处理上,我们需要必要的宣泄和激励;但同样的,也要学会一键清除不良负面情绪和压力。

2.注意“颠簸”状态。

电脑会停止运行一些基本功能,加快效率,但同时导致计算机的反应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所以,当你觉得你已经忙到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应该休息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能力在进行正常的思考和工作了。

以上这些,并不是在鼓吹要学会降低效率,慢下来,虚度人生,而是学会接受适度的慢节奏,放空,试错,失败,在科学领域,就是不必妖魔化这些看似无用的冗余。

看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中,多少研究发现都是在漫无目的的坚持探索中的偶然意外所得,无聊的尝试,也有意义。

这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也是想象力的一种,才是求而不得的宝藏。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有言:“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许大家都可以从无数例子中,延伸出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的点:

  • 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另辟蹊径,激发创意;

  • 对创意进行提炼和重构,并敲打测试它的可行性,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 客观看待失败与成功,从成败的经验中激发更大的潜能。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会从中看到些什么。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

(0)

相关推荐

  • 11月共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又有多久没有读书到欢喜 读书是好事,但是一个人读不下去,有的还读不懂.别怕,加入悦读共读,每月带您至少读完一本书. 每本书我们都会邀请相应领域的专家担任领读老师,带领大家按照 ...

  • 伟人的思维模式: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超越因果律的第一因,且是唯一因,同时第一性原理一定是抽象的.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与之对应的是因果律,因果律是指所有事物之间最重要. ...

  • 中考满分作文:最好的作品(7篇,含解题思路指导)

    你的语文学伴,每天17:00不见不散! 初中语文推荐搜索 必背 名著 作文素材 文言文 答题技巧 诗歌 于老师说 初中语文 中考满分作文:最好的作品(7篇,含解题思路指导) 初中语文(chuzhong ...

  • 中国14亿人,造飞机造火箭,却造不出好变速箱?

    前几日偶然发现网上一则关于变速箱的帖子,其阅读量不低.细细一看,原来这帖子是在质问,为何如今国内的企业,好多家都能够制造出比较靠谱的发动机,但却造不出优秀的变速箱? 帖子里列举了变速箱如何如何难以制造 ...

  •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点汇总及答题思路指导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

  • 高中数学29条关于考试的解题思路指导

    选择与填空题 1. 集合:认真区分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点集和值集),注意临界值的验证,可用图形(数轴)辅助解答: 2. 命题:先准确求得结论,再结合真假性判定,注意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3 ...

  •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是“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

    作者 | 孙瑞希 "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流行于程序员圈中,指面试的问题非常难,能问到你怀疑人生,而入职后只是做很常规的基础工作.另一层指中小企业招聘时, ...

  •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是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

    这是职场案例第375篇原创文章 如在文中找到错别字指正者 一字三元先到先得 咨询者: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是面试制造火箭,入职学拧螺丝? 教练:很多企业?有数据统计吗? 我觉得不是这样吧. 我遇到的上市大公 ...

  • 特斯拉不采用造火箭的方式造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特斯拉现在的火箭回收与卫星发射,颇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特斯拉的火箭点火升空,使得对于特斯拉又有了个全面的认识,特斯拉在众人眼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而是在科技领域遍地开花,这就更让人们对特斯拉赞叹不已的 ...

  • 万科做物流,恒大卖米油,碧桂园5亿造火箭!

    跨界这事儿,在地产圈不新鲜. 万科做物流,也在做服务:恒大卖米面粮油,还能踢足球:碧桂园之前搞智慧农业,隔段时间又开始研发机器人?好像也OK. 但谁能想到,这两天地产商又开始准备造火箭了?! 至于你想 ...

  • 辞职专心造火箭,贝佐斯能追上马斯克吗?

    2021-02-15 16:45 极客公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作者:沈知涵 马斯克有钱了,贝佐斯有时间了,谁能造出更好的火箭? 卸任亚马逊 CEO 之后,杰夫·贝佐斯说要投身于他所热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