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仅活了十六岁,一首诗写得极其悲壮,看哭了无数人
明清鼎革之际,涌现出了很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夏完淳。
夏完淳天资早慧,师从陈子龙。他的父亲夏允彝不仅从小让夏完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夏允彝深知一个人成才与否,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因此夏完淳在父亲的教导下,广交朋友,与当时的名人交友亲密,不仅让他的诗文提得到了提高,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一个人的创作,离不开他所处的大环境。李清照南渡之前的词作,多写少女的心思,而南渡之后,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作。
夏完淳的诗歌风格也由甲申之变,明显分成两个阶段。甲申之前的作品,多数为习作,或者应酬之作;甲申之后,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出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清军入关之后,赶走了李自成集团,随后不久,决定南下。夏完淳先跟随父亲起兵抗清,父亲死后,跟随老师陈子龙继续战斗。
夏完淳后来被捕,审问他的人,正是大明故臣洪承畴。夏完淳面对洪承畴冷嘲热讽,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
在几次劝降遭到拒绝之后,清廷决定处死夏完淳。相传夏完淳就义的那天,杀人无数的刽子手都是闭着眼睛行刑,不忍心看到这位小英雄就此结束了生命。
在夏完淳被捕后被解送往南京前,他曾写了一首绝命诗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从诗歌的内容上来,夏完淳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三年来奔走四方,组建扛清军队,谁料到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自己的努力都化成了泡影。
此时的作者并没有因为成为俘虏而后悔,而是充满了辛酸与哀痛。三年的时间,回忆起来仿佛刚刚发生过,但是作者所遭遇的艰难与挫折,只有自己心中清楚。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面对着破碎的故国河山,除了泪水不断奔涌而出,自己还能做什么?故国早已经沦陷,天地之大,我该去哪里容身呢?
作者当然希望自己可以重整旧山河,但残酷的现实已经把他打败,他的失望与哀恸,内心的不甘与辛酸,只有通过质问表达出来。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到达终点,可是想起来将要和故国、故土道别,内心还是十分难受。
作者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不成功,便成仁。生命纵然终结,自己也不会屈服于清廷。可是,人毕竟有感情的,故国、故土怎么能够说告别就告别呢?这两句说明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情绪。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我人虽然死了,但是我的魂魄在我死后还会归来,继续注视抗清义军的动向,鼓舞他们的士气。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文天祥慷慨就义之前,曾经和忽必烈有过激烈的交锋,忽必烈为他的气节所折服。后来,元帝国修宋史的时候,作为对手的元帝国不仅没有抹黑文天祥,反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这段话虽然是在写文天祥,当时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夏完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