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都长得更好看?原因扎心又现实

说到颜值天花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神仙姐姐”刘亦菲,的确她的五官精致,有气质,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被无数人捧在颜值天花板的女星却直言自己是全家最丑,看完她和刘母的照片后,无数人就理解到了她的这番话。

虽说刘亦菲并没有出生在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从她小时候的照片也能看出,她的家境比很多人都殷实,算得上比较有钱,其实除开刘亦菲,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家境殷实的同学,往往有着更加出众的外表。

难道贫富差距也带来了颜值差距吗?所以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都长得更加好看?家庭的贫富决定了一个人的颜值?

决定一个人颜值的必然是基因,毋庸置疑,父母长得越好看,子女越好看的概率越高。那么在基因的选择上就涉及到女性的择偶。

一、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观念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看,原始时期,母体为了更好的孕育后代就会自动地选择拥有着更多优质资源的男性,能够保证后代的存活率与发展潜能,其实样貌在原始时期被看作是评判健康与不健康的重要标准,原始人类会将样貌过于异常的人看作是有着某些难以治愈的疾病造成的。因此样貌越好,越端正的人被看作越健康的人,时至今日,这种想法也没有消失。

女性与男性在择偶方面,往往会呈现出极大的差距,女性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男性的综合能力,样貌,实力,发展空间以及品性。

而男性在择偶时,更加关注女性的样貌与品性,在择偶时,其实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被女性挑选,尤其是有着优越样貌的女性,有着更多的选择以及选择空间。

再回到这个话题,好看的子女不仅需要好看的母亲同样也需要好看的父亲,每个人都有对颜值的追求,这是天性也是本能。

对于这些本就有着姣好容貌的女性来说,同等条件下,她们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颜值更加出色的男性结婚生子,这不仅是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她的子女,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对颜值的固化与偏见,并未消失,高颜值在社会中依旧会受到更多优待。

即便是你出生在富贵人家,如果长相差强人意,那么必然会受到更多人的评论与嘲讽,就好比日本的爱子公主,样貌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对颜值的偏见是多数人的“通病”。

因此,出于自身主观层面的考虑,稍有姿色的女性都会选择综合实力更强的,同等条件下更好看的男性,那么有着好看的子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抛开主观层面来看,其实人的样貌可以被环境塑造,而样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五官,同样也包含了一个人整体给人的气质以及层次,这是更加综合型的一种样貌。

那么这就与家庭氛围以及拥有的资源息息相关,人的五官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并不是难以改变的,人的气质与形态却是长时间的习惯与产物。

二、外在环境的塑造作用

任何一种气质的培养,势必要求着对于该领域的资源的投入,譬如培养一个孩子的书香气质,那么就需要父母时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时常耳濡目染才能将书香浸入骨髓。

同样的,培养一个孩子的艺术气质也意味着对资源的投入,时间,金钱都不能少,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生活并没有这么多诗情画意,眼里全是生活。

资源的投入让无数的富家子弟有着更加宽阔的眼界与见识,同时也有足够多的物质做支撑来帮助自己培养气质,帮助自己改善形态以及外貌上的某些不足。

环境的塑造上,同样颜值的富家子弟肯定会比普通人家多了更多的自信与光芒,远远看去,他们也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加好看,谈吐之间更加有吸引力。

富裕给予人的不仅仅有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层面的升华,抛开忙碌的生活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身于自我建设之中。

然而现实的确是如此扎心,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足够多的资源用于投入到自我建设之上,他们或许姊妹众多,家中的每一次钱都要省着花,常年的在外劳作也让他们的身形与皮肤不像富裕人家的孩子那样耀眼,因为他们不仅没有足够多的资源的投入,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培养一种自己喜爱的气质。

一方面是那些相貌更加优越的女性选择了综合性实力更强的男性,另一方面家庭对子女的投入程度不同以及资源拥有的差距,导致了富人家的孩子往往有着更加出色的样貌,这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这种现象却让人不得不深思,贫富的差距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多领域的,方方面面的,甚至让人觉得窒息。

然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其实也有不少颜值较高的,只是他们过于自卑,原生家庭的贫困,让他们无法拥有自信,阳光的心态,呈现在容貌上也会大打折扣,其实一个人最好的样貌并不是精致的五官,是自信与从容,这种精神状态远比一个人外在的容貌更加吸引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壹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