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凡事用力过度,只会物极必反

《道德经》就像一座药铺,如果一个人此生毫无坎坷与烦恼,大概是不用理会《道德经》的,如果有了内心的困惑,找到这个药铺,去真实感悟这本书所传导的思想与境界。那么就会像为关闭的心房打开了一扇天窗,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且对于人生开悟有着神奇的作用。

对于《道德经》的理解而言,并没有对与错的争论,因为道是不分对错的。读《道德经》,我们是用道的思维去重新梳理自己的精神家园。深读之,找到自己的智慧和属于自己的道。

物极必反这个思维被老子反复在文章里提到,而物极必反并非老子的原话,这份辩证看待事物发展的思维必然和老子思想有深厚的联系。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的运动往往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道的应用和作用,是柔弱低调的,非强硬非高调的。

天下万物,是从有这种存在的状态下演化出来的,而有状态,又是从未曾存在即无的状态下演化出来的。

万物变化遵循的最根本道理,是物极必反,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都会向反方向运动。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天地种万物轮回,阴消阳长,寒来暑往。当我们看到一朵鲜花在春天怒放盛开便会知道它会在冬天枯萎,一个倒满水的杯子继续倒下去结果必然是水满则溢。

这个道理告诉人们,最艰难的时候应该心有希望,黎明前的黑暗能坚持过去,就会看到红日东升。儒家讲刚过易折,过犹不及,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反而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处世做人态度,才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东汉末年的杨修,出生于官宦之家,杨修其人勤敏好学,才智过人,上知天文下查地理,学识渊博,广被世人称赞。杨修为官期间,主持内外事宜,曹操非常满意他的能力,之后多次指点曹植,让他在曹操的数次考验中有很好的表现。

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

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

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

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曹操发兵汉中的时,战事不顺,入夜时分,夏侯惇请示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见碗中有鸡肋,随口说道:“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他便问杨修,“为何收拾行装?”

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曹操夜巡,发现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惊问其故,夏侯惇说:“主簿杨修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杨修说从“鸡肋”之意知道的。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杨修的确才华横溢聪敏过人,但依仗自己的聪慧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犯了曹操的大忌,终究招来杀身之祸。

《菜根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世法宝。

大道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行到山巅,再走就是下坡路。做人也是如此,人生辉煌时需要居安思危,于艰难困苦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究会走出黑暗再铸辉煌。

大智若愚的人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为人低调,从来不炫耀、抬高自己,能够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更加注重自身修为,内心素养的提升,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

人生无论顺逆时候,都要学会韬光养晦,不抱怨生活,收敛锋芒,踏踏实实做事必然会累积福运,远离灾祸。#头条品书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