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隍爷纪信

漫步郑州最有代表性地名“商城路”,一组造型精致的明清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此乃郑州城隍庙是也。逛过郑州城隍庙的人很多,知道郑州城隍庙供奉“城隍爷”为汉代大将纪信的人却有限。如果说韩非子法家思想加速了秦代大一统的历史进程,纪信却也在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204年,项羽和刘邦正打得不可开交,拥有兵力优势的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城,此时城内粮食紧缺,军士也筋疲力尽,危急之中,纪信挺身而出,想出了一招“李代桃僵”:他主动求见汉王刘邦,提出由自己假扮刘邦诈降项羽,使刘邦趁乱得以逃脱。

《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而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出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以数十骑出西门遁去……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大怒之下的项羽“烧杀信”。

正是由于纪信这个默默无闻的替身存在,刘邦才有了继续与项羽争霸天下的机会。这场持久战以刘邦围项羽于垓下、西楚霸王自刎而告终,历史自此揭开了汉代的新篇章。

纪信在历史记载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大名鼎鼎的“鸿门宴”里纪信也小小露了一脸:刘邦借口如厕,出门即骑马逃跑,纪信等人压阵断后:“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可见纪信的表现,英勇有加之外一定也深得刘邦信任器重,否则这种紧要关头也不会被刘邦带在身边。

刘邦当上皇帝、从汉王成为汉高祖后,到底有没有对保驾忠臣纪信论功行赏?这事颇有争议,但确定的是,纪信挺身而出不仅救了刘邦,也使得荥阳百姓免遭屠戮,当地百姓感念纪信,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郑州至今保存有纪公庙,城隍庙还供奉着纪信。

古代城市中,“城”指挖土筑的高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据史书记载,城隍神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兴起,中唐以后,各州郡相继设立城隍祠,城隍信仰已逐渐发展成全国性的信仰,及至明代朱元璋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 “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在其他城市的知名城隍中,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福建省都城隍周苛,柳州城隍柳宗元,绍兴城隍庞玉,杭州城隍周新、文天祥等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或许是为了宣扬纪信死忠的榜样力量,纪信在隋唐以后,得到了帝王阶层更多的荣誉和加封:宋真宗赵恒帝于景德四年过纪信冢,封纪信为“忠祐安汉公”;明朱元璋认为“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封纪信为城隍,列入常规祭祀八神之一。有人认为朱元璋此举客观上还纪信以公道,实则收天下之人心,“乃睿智之举”。

无论如何,汉将纪信就这样和郑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纪信,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由人成神的“城隍爷”。 本报记者 左丽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