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你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第一次看一部纪录片,流了几次感动的泪水。
有些名人,是了解作品后喜欢真人的,而有些人,你不用看他的作品,单单是人,就让人心生敬意的。
“主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作家们,贾平凹、梁鸿、余华,还有众多本色出演的不知名的“演员”们,是后一种人。
导演此部作品的贾樟柯,则是前一种人。贾导演的大名早有耳闻,但具体有过哪些代表作,风格如何,我是没有留意的,这部片子让我记住了他。
我本来是冲着几位大作家的名声来的,我很好奇他们能演出一部什么样的片子来。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却又大大超出期望。
为了不错过片头,我刻意改变了自己踩点的习惯,提前到达电影院,却没想到看错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这样一部片子,纪录片,还是冷门的作家主题的纪录片,我早已做好了“包场”的心理准备。因为是工作日,走进电影院,冷冷清清的,何止包场,我想着我该是包院了。门口连检票的人都没有。
走进指定的X号影厅,我一抬头,被一双脚吓到了,一双女生的脚,赫然架在她前一排的座位上。见来了人,她似乎也被吓着了,立刻缩了回去。妆容精致的她旁边坐着一位模样周正的帅哥。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厅了,一对情侣来看纪录片?而且大喇喇把脚架在座位的看上去不文艺的女生?核对了一下影厅,是没错。
我的心里咯噔了两下,还是找了离他们较远的前排座位坐下。电影开始了,片头是我看不太懂的雕塑众生相的呈现,开始后是一个说话已经不太清楚的老人在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接着又是一群老人,长着不同形态皱纹的老人、满脸黄褐斑的老人,还有些镜头,什么都不说,稀里呼噜地吃饭。我心里的失望到了极点,哪里有名作家的影子嘛!如果电影院里有摄像头,就这样几个观众,会发现前排的女观众,电影看了十几分钟,又忐忑不安地拿出电影票认真核对了又核对。这次我核对的是电影名称。
既然影厅和电影名称都没错,我开始安慰自己,也许到最后会有故事,也或许这个贾樟柯就是这么来糊弄人的。平静下来,听听老人究竟在说什么故事,慢慢地有了一定脉络,那是以一个村庄为线索,讲农村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与变迁,人们如何从贫穷走向共同富裕。
一张张沧桑的、长着黄褐斑的,小眼睛的、不太美丽的脸,真实地让人不忍直视,可是那一个个镜头,不就是你、我、他,身边众多面孔中的一人吗?我某个瞬间有点后悔,应该换一部常规意义的“美丽”的文艺片看看的。可是再看,又觉得丑得那么美丽!那么亲切!很奇怪的一种感觉。
由普通的老人讲述过渡到马烽前辈的时候,我开始理解导演对文艺工作者的敬畏与怀念。这时主题大概也显现了,是农村啊! 文艺工作者们,应该到农村去,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回归艺术的本质。这时一群作家的画面出现了,有莫言,有苏童,有众多我叫不出姓名的人,他们都长得不太好看,不太亲民,甚至可以说,他们都很土,单看外貌硌得人眼睛不舒服。可是这样的外表下,又如何隐藏了一颗颗有强大的文化承载力的内心呢?这样的皮囊里,又包裹了怎样一个个有趣、有深度、有延展性的灵魂呢?
我百思不解,人不可貌相。有人说,人长成什么样,是根据自己的使命来决定的。这样说,以貌取人又是对的,只不过不是世俗意义的“以貌取人”。
作家们大概在老人们描述的村庄开了一次研讨会。群体画面只占了很短的篇幅。主要人物终于出场了。
第一个是贾平凹。他的作品我零零总总读了一些,读得并不多。前些年他的《废都》争议很大,我看了一部分没什么兴趣,最近好像又出了一本《暂作》,大概也是都市题材,我对他写的都市小说兴趣都不大,因为他的语言,写城市就显得城市有浊气,人物油腻,写乡村的时候,觉得乡村质朴、人物有趣、故事有质感,隐喻有哲理,我喜欢他写的《带灯》,似乎是不太出名的一部小说,能够窥见贾平凹老师运筹帷幄的语言艺术,表层及里故事很有层次,人物的语言很有分寸和个性,看完几章不禁低呼:果然是大师!
贾平凹老师丝毫没有派头,他讲了他早年下乡的一些事,那是他最美好的岁月,也是最痛苦的岁月。他骑着自行车,乡村里满处跑。艺术来源于生活和现实,贾平凹老师的作品能写到人的心里,因为他先走进了普通人的心里。他后面说的一大通我都记忆模糊了,但有一段话印象深刻。开头的时候,她的女儿贾浅浅自豪地说,她要出第二本诗集了。贾平凹跟女儿说:你要先过好生活,先做好人,做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媳妇、一个主妇,把这些做好的情况下,再去写诗,而且不要把生活诗化了。我不记得具体,大概是这个意思。这段话在开头的家庭生活场景中,我相信是自然流露的,是作家本人的深刻体会,生活和艺术该怎样排序,在他这里讲得明明白白。
接着是余华。余华是那种你看了他的文章,立马发现他才华横溢的人。我最早读他的文章在一本杂志,一篇小说叫《十八岁出门远行》,我看了以后觉得很特别,便记住了这个名字。后来又看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才知道这是一个大作家。他的才华是掩不住的,无论是他写文章还是谈吐,就像《红楼梦》里香菱写中秋月亮的诗“精华欲掩料应难”。他的人外面看起来很普通,但他一腔子的东西,好像随时要从他平凡的外表爆破出来,突破宇宙的感觉。
余华出生于浙江海盐,这个城市我去过,只是我没有想到这里孕养了余华这种风格,江浙一带,尤其像海盐这种干净美丽的小城,不该是柳永派吗?可是看了影片,我有了答案,海盐临近东海啊。东海不是黄海,可海水也不是清澈的蓝,而是浑黄的黄,这种海水我在宁波也见过。在澎湃汹涌的东海边,余华在那里长大,经常去海边游泳,他疑惑书里的写的海水都是蓝的,为什么这里是黄色?他想一直游啊游,游到海水变蓝。这就是影片名字的由来。
乍一看,余华像极了街边的卖饼的,杀猪的,或是一个干小本生意的工匠,经他讲述才知道,他当过牙医,可不,还真有点像牙医。不过又是最不像牙医的牙医,成了一个最像牙医的文人。他说他的父母是医生,所以在卫生所长大,去上公共厕所经常路过太平间。可能也只有余华敢说:太平间是他见过的最干净的地方。也只有余华是敢于在太平间的石床上睡午觉的作家,只因为那里凉快。
这样一个余华,写出让人读了膀胱憋得慌的《许三观卖血记》,让人食管和盲肠同时难受的《活着》,血淋淋的现实,得有多大勇气的人才敢解剖它。余华有的不只是勇气,他估计能震得住煞气。他的这两本著作,我都没读完,因为承受不住那种憋、慌的感觉。
最后,也是出场最多的梁鸿。梁鸿其实我们看过的作品最少,我些许看了她写的《出梁庄记》,起初我一直以为她是男性,因为那种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理性,雌雄莫辨。梁鸿是河南邓州人,她的出身贫且苦,母亲多病,家中多子,父亲和长姐肩挑大任。按照农村的标准来看,梁鸿这样靠读书走出来,而且当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是非常了不起的,算是有出息出人头地了。
梁鸿即使离乡多年,银幕里,她四十多岁了,却深深地念着根,那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她讲起往事,提到母亲、父亲,长姐,几次淡淡地笑着说“这不能说”,说着说着那坚毅的脸上却流出泪来。“不能说”的背后,我能体会,那是怎样一种苦难而沉重的生活,但是扎根于苦难长出来,又是怎样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浑厚的中原大地呵,养育出了多么优秀而沉稳的儿女!
梁鸿在老家的房子已是断壁残垣,有些东西轰然崩塌,有些东西却又屹立不倒。村庄边那看起来并不十分清澈的河流,那么有生命力地汩汩流动着,河流会改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水奔涌不息,梁鸿的泪却是克制的,若不然,她怎么能趟得出前半生的沼泽与泥泞。
贾平凹扎根于陕西,梁鸿成长于河南,在三省交界长大的我,吃着和贾平凹一样的馍,操着与梁鸿一样的河南口音,无论是现实中作家的情感,还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地域特色,我都能找到共鸣之处,因为我们的共同底色都是中国农村。有幸我在浙江读过几年书,工作后去多次去过浙江,海盐小城因为余华更是增添了魅力与底蕴,余华笔下的乡村却不止是浙江,像是流浪在西北或中国农村的任何一个角落。
影片是真实的,真实地没有修饰,原来真实的东西最打动人。贾樟柯导演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人物、生活真实的部分呈现地那么艺术而不做作。
影片大概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想表达,最主要一层大概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该回归乡村,找到自己的根,挖掘无穷的力量。其次是生活。艺术是背景,是为了展现生活,但它不是生活。
在影片里,我注意到,主要章节都有戏。贾平凹某一段采访的背景,是唱戏的舞台。唱的该是秦腔吧,我不熟悉没听出来。余华章节,老太太们一板一眼唱的越剧,梁鸿章节那是我从小熟悉的豫剧没错。还有一些细节,比如茶。文人都不离不开茶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另一点,导演有意无意都给了作家二代,他们的子女一些镜头。这或许捎带着导演对作家后代未来之路的思考。贾平凹的女儿延续了父亲的文学道路,梁鸿的儿子对物理有兴趣,余华的儿子没有出现,但据说和张伟平执导了电影《许三观卖血记》,这也算是将作家父亲的作品发扬光大了,然而有意思的是,张艺谋导演了余华的《活着》。两拨导演可谓势不两立。
这是一拨真实的作家,他们在文坛很出名,但却不是明星,他们与名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长着最普通的外表,却思考着人类与社会最尖锐最深刻的问题,肩负着文学艺术发展与长生的重任。在作家富豪榜上,大众口味的网络作家的版税比这一类作家普遍要高。如果他们要追逐名利,何必做苦行僧?
人们希望的海水是蓝的,可现实却浑黄的,正是余华所说的那股劲头,他要使劲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我觉得我看懂了这部影片。我也投入地去看了,因为中途因为后面有声响,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看起来还比较顺眼的帅哥,在前排三座椅子上旁若无人架起了他的双腿,大脚对着我的后脑勺。我觉得有些反感,看了两眼,并无改观,有一刹那想骂过去,转而还是算了,不能影响我看电影。还好我离得远,也就不去理会了。看着看着,转而忘了影院里是我一个人,或是还有其他人了。这也很现实,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