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错了

原来我错了

今天,五一节,值班。无事翻翻杂志,看到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艘游轮遭遇海难,船上有对夫妻,好不容易来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个位子,这时,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跳上了救生艇。

女人站在渐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一句话……

讲到这里,老师问学生:“你们猜,女人会喊出什么话?”

学生们群情激愤,都说:“我恨你,我瞎了眼!”

这时,老师注意到有个学生一直没发言,就向他提问。这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女人会喊——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老师一惊,问:”你听过这个故事?“

学生摇头:”没有,但我母亲生病去世前,就是对我父亲这样说的!“

老师感慨道:”回答正确。“

轮船沉没了,男人回到家乡,独自带大女儿。

多年后,男人病故,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日记。

原来,父亲和母亲乘坐游轮时,母亲已经患了绝症,关键时刻,父亲冲向了那唯一的生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是我不能。为了女儿,我只能让你一个人长眠在深深的海底。“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义愤填膺,心中不停地痛斥那个负情汉。看完故事,啊,原来我错了!不仅错了,而且对那位忍辱负重的父亲充满了敬意。

故事讲完,教室里沉默了!,孩子们也已经听懂了这个故事:世间的善与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所以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不可轻易论断他人,更不能就此报复。

我惭愧自己的肤浅。

我们大人们真的都听懂了吗?未必!

想起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

有的人只看到别人得到的荣誉和成绩而妒嫉甚至恨,却不去深究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有的人只要不满足于他一点私心就可以抹杀以前的一百个好,却不会考虑他人的难处和不易。

喜欢主动买单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把友情看得比金钱重要。

工作时愿意主动多做的人,不是因为傻,而是懂得责任。

同事间有矛盾还会跟你笑脸相迎的人,不是因为错,而是懂得珍惜身边人。

愿意帮助你的人,不是欠你什么,而是把你当真朋友。

常常传讯息给你的人,不是因为太闲无所事事,而是因为心中有你。

不跟你计较的人,不是怕你,而是给你改正错误的机会。

……

嘿嘿,是不是原来你也错了?

同事之间,家校之间,老师对家长,家长对老师,大人对孩子……只看表面而产生的误会太多太多了。我只能归根于一个时代的浮躁,否则无法解释。

除非,谁能发明一种催眠,让坏心眼一发芽即昏昏欲睡;又或者,谁能设计一种篱笆,让恶和恶、善和善单独在一起——就像幼儿园里的大小班;再或者,学《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乔,一动邪念,鼻子就嗖嗖蹿出去……

一个好的时代,应让傻瓜也能活得好好的。

若有人误你,不用怕。我把从同事那里学到的很有用的一招告诉你: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多精辟的言语!多好的招数!我要一辈子记住它。

其实,这个故事放在教育上也一样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不可轻易论断他人。”读懂孩子也如此。

人人都会有情绪的时候,包括孩子。

当孩子有情绪时,如果我们只看表面,就会负面处理——把怒气转向其他来源、表达不相干的抱怨,言词激烈、谩骂,做出动粗、消极等情绪性的行为。

如果我们能静心分析,就会正面处理——注意怒气的来源,追究引发情绪的事件本身,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好孩子的情绪导师,从好好说话开始。

场景一:女儿已写了很久作业,妈妈在旁边玩手机。

孩子:“妈妈,我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吗?”

妈妈:“作业还没写完呢,你光想着玩,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

孩子低下了脑袋,一脸不开心。

妈妈:“你可以看电视,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之后。”

孩子高兴地认真地继续做作业,一会儿就把作业完成了。

场景二:妈妈回家后,看到沙发上、餐桌上、地板上全是儿子的书籍和玩具。

孩子:“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电影院看动画片哪,你答应过我的。”

妈妈:“把家弄得这么脏,你还有脸提要求?我不打你已经够好了。”

孩子哭丧着脸,不断地踢着地上的玩具泄愤。

妈妈:“可以,但是我们得先把屋子收拾干净。”

最讨厌收拾屋子的儿子马上主动地收拾起来,而且又快又好。

场景三:儿子在家完成实践作业。回家看到床单和枕套上满是窟窿,他的头发也被胶水粘在一起了。

孩子:”妈妈,我终于把一件小制作完成了。”

妈妈:“你怎么搞的,把我刚刚买的床单都剪破了,真笨!”

儿子耷拉着脑袋,再也不作声了。

妈妈:“哇,儿子,你太能干了,居然学会了使用剪刀,还会抹胶水呢!来,妈妈教你怎样操作会更好一些。”

孩子开心地听妈妈讲解,越做越好。

场景四:孩子发脾气乱扔玩具。

妈妈:“别扔东西啊!再扔,我要打你啦!"

孩子继续。

妈妈:“你这么扔玩具,我觉得你是不喜欢再和它们玩了,你是这么想的吗?”

(这是一种非对抗式的对话,给孩子一个说出自己感受的机会。)

场景五:孩子噘着嘴自己生闷气。

妈妈:“别生气啦!小孩子有什么气可生的。”

孩子白你几眼,照旧。

妈妈:“妈妈有时候也会生气,试着把你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喊出来。”

场景六:孩子生气时胳膊挥舞着要打人。

妈妈:“别胡闹了,你怎么可以打人呢?熊孩子!”

孩子越打越凶。

妈妈:“生气可以,但不允许伤害自己,我们要保证每个家人的安全。”

(帮助孩子分清糟糕情绪与和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别。)

场景七:早上要出门,孩子赖赖唧唧不情愿穿衣服。

妈妈:“快点,磨蹭什么啦,你还不走吗?我们走了,你自己呆着吧!”

孩子还是慢悠悠地……

妈妈:“你可以走了吗?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思考的机会。)

场景八:“我数到三,把玩具捡起来,听到没有?”“数到三你还不爬起来,妈妈就生气了!”……

“数到三”短期内有效,但长期使用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安全感,走向叛逆和迎合两个极端,滋生更多成长问题。

“数到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说明家长只看到了“孩子不听我的话”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孩子犯错或闹情绪的原因,错失了纠正孩子行为的时机。

看看上面这八个场景的不同处理方法,家长们是不是平时也错了?至少我认识到以前也错了。

如果只看表面的“判断”只是让人觉得高兴,那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我们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判断,反而会让自己或他人备受折磨。有时候“判断”是一种“剧毒”。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对家人、同事的相处,对师生、亲子关系的处理都是如此。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