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下垂治疗方法(新)丨中华整形大典科普总第1418篇

 10W+中华整形大典医美公益科普平台

更简单读懂

今日科普

巨乳症Ⅲ度下垂双平面矫正

巨乳症下垂又名高容量性乳房下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房形态的后天缺陷 ,人们在垂乳上提手术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矫正乳房下垂已有很长历史 , 方法多,特别在进10多年重视重建乳房支持悬吊结构的方法增多,手术方法不尽相同 ,其原则均是先行乳腺组织本身的折叠和悬吊 ,再以外被皮肤进行乳腺组织的塑形和保持形态 。笔者根据巨乳下垂的因素、特点及形态综合制定出一种新手术方法,该切口瘢痕较小、乳房挺拔、矫正效果明显持久的乳房下垂的矫治方法,值得推广。具体方法如下:

术前设计:标记胸骨中线、锁乳线、胸乳线、乳房上界、乳房下皱襞线。在双侧胸乳线上距胸骨上窝21cm处作为新乳头点 (平第四肋间隙),以新乳头点为圆中点画直径为4cm圆,此圆为新乳晕大小。再平躺位,以乳头中心为圆心,4cm 为直径在乳晕上画圆为内环。根据原乳晕大小确定外环大小,在外环六点处作一条与乳房下皱襞中点的连线。最后根据患者要求缩小后乳房大小画出乳房下皱襞线。(图1)

  麻醉: 静脉麻醉结合局部肿胀麻醉。

  手术步骤:每侧乳房皮下及乳腺组织内注入肿胀麻醉液250ml。沿内外环设计线切开表皮,去除内外环间表皮,形成 “真皮帽”。切开外环真皮达乳腺表面,沿乳腺表面向四周剥离约2cm,彻底止血。在外环六点与乳房下皱襞中点见切开皮肤,沿乳腺表面向内外两侧剥离内外两侧中部。下方乳腺正中表面,标记从真皮帽边缘到乳腺边缘的正中线。沿此线切开乳腺全层达胸大肌表面,并把内、外下象限乳腺从胸大肌表面剥离,分离至是缩小乳房下皱襞的位置。分离内、外下象限乳腺后,作倒“v”去除多余乳腺组织。作乳房基底部悬吊(用1-0非吸收线于乳头投影基底部内、中、外三点与乳房上界内、中外三点第二肋骨上通过导引针穿在胸大肌前筋膜上悬吊)。

(图2)新乳头划线处及新乳头六点与外环12点连线上切开皮肤,去除新乳头皮肤,沿乳腺表面向上内、外象限分离至乳房上界处。在新乳头下作菱形切口(切口大小为乳晕大小),去除菱形内乳腺组织(去除的乳腺组织由原乳头距与新乳头的距离而定)。通过菱形切口内作乳房上部悬吊(悬吊位置同基底部的位置)。

(图3)缝合菱形切口,向上推进乳头并,可见乳头位置明显上提,乳房外形挺拔。把“真皮帽”边缘四周与乳腺以适当张力缝合,保持乳头呈突出挺立状态。外环真皮层边缘连续荷包缝合收紧外环与内环基本等大。缝合乳腺组织下部倒“V”型切口,然后根据乳房下界位置将乳腺组织与胸大肌表面缝合固定,切除多余皮肤。间断缝合切口。

(图4)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9~12 天,10天至15天拆线。 改穿塑形内衣 2~3 个月。

讨论

巨乳下垂对乳房形态美影响较大,目前乳房下垂治疗方法众多,巨乳下垂矫正有双重目的,治疗疾病,美化外观。多数术者采用双环法,有的基底部悬吊,都未达到满意效果。笔者认为该方法为解决了巨大和下垂两大问题,特别是Ⅲ度巨大与Ⅲ度下垂开辟了巨乳下垂的新方法和思路。(1)解剖位上有利乳房的血供,本术式仅需剥离范围小,保留了乳房的神经及主要血管。对乳头、乳腺的血供及神经支配干扰小。(2)术中应用肿胀液,组织间隙增加,便于分离减少术中出血,创小,时间短。(3)切口设计隐蔽,疤痕下。(4)去除多余乳房上、下部乳腺组织,从根本上解决的巨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上下垂的乳房。(5)本术式应用“双平面”悬吊法,从力学的角度真正解决的下垂的乳房,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无复发率。笔者这一方法,操作简单,医生省时省力,大大缩短麻醉时间。

中国医美行业公益科普教育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