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胸闷、也会致死?!不得不懂的爱“心”锦囊
在治疗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
每天凌晨几点心发慌,难受,翻来覆去睡不着。
阵发性心率加快,不敢做大动作,稍微运动心脏就跳得厉害。
以上症状来自群内病友及家属在治疗中的亲身反馈,相信很多的病友都出现过这样的症状,那么,这些症状究竟为何出现,有什么样的应对之法呢?
肿瘤治疗与心脏毒性反应
注意了,心慌、气短、心里发堵等症状实际上都属于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医学创造了奇迹但与风险并存”,而心脏毒性就是这些并存风险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需要我们的患者及家属引起重视。
目前,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在每一种治疗方案在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实际上也都会不同程度地给为患者的心脏带来一定的毒副损伤。
放疗
首先,心脏并不是放射损害的敏感器官,但大剂量的射线仍能引起心脏的一系列改变。
由于治疗需要,患者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如果出现防护不当,可能会造成心包、心脏外膜、心肌、心内膜甚至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心脏毒性反应。
放疗导致的心脏毒性反应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诱发的心脏毒性属于迟发性并发症,一般会在放疗10-20年后出现,主要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纤维化、无症状性心功能减退、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等。
化疗
作为肿瘤治疗的传统方案之一,许多化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心肌细胞,同样也会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如化疗药物长春瑞滨,紫杉醇、蒽环类等。
其中,紫杉醇等抗微管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与累积剂量相关;蒽环类药物早期的心脏毒性可在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晚期毒性可在给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生,有数据显示使用蒽环类药物的患者10年心衰发生率高达38%。
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综合症,患者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
有数据显示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发生心衰的概率为2.3%-8%,而使用蒽环类药物的患者10年心衰的发生率高达38%,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电图监测会出现异常(T波或S-T段改变)。
靶向治疗
随着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成为患者们的治疗首选,而这些靶向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作用,其作用一般表现为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等。
肺癌患者常用的易瑞沙、特罗凯、阿法替尼和克唑替尼、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通常是由于药物作用于机体,损伤了正常的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了心脏毒性作用,但这类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通常不会积累,是可逆的。
免疫治疗
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几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情况就比较严重,死亡概率极高,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如何正确面对心脏毒性反应
说到这里,有些患者和家属可能会感觉到恐慌:每种治疗方案都会带来心脏毒性,而且心脏毒性严重甚至能导致死亡,这万一遇上该怎么办?
其实,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也存在个体差异,做到以下几点,或许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心脏毒性作用。
首先,希望大家能够牢牢记住“医学创造奇迹但与风险并存”这句话,这提醒我们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都需要提前了解每一种治疗方式可能会带来的风险,进而做好前期的准备及预防。
面对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心脏毒性作用,在接受任何治疗前,患者都需要做好心脏方面的详细检查,还需要向医生提供既往的病史资料,以确定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便于前期评估患者治疗时出现心脏毒性的可能性,帮助医生把控对患者的用药指征。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脏方面的疾病,应慎重使用对心脏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防患于未然,在就诊时,患者和家属也可重点告知医生相关信息。
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化疗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心电图等情况,如若发现异常或体感不适严重,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可考虑停药。
尤其当患者选择了靶向联合治疗方案时,一旦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映或到医院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心功能不全,再采取相应的处理。
为了防止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患者在治疗中也可以考虑选择辅酶Q10来进行辅助治疗,以延缓靶向药物、化疗等带来的心脏毒性。其实辅酶Q10具有良好的心脏辅助支持作用,但患者在使用辅酶Q10时需咨询主治医生并做好心脏监测,尤其是在使用前两个星期需要格外注意。
当然,对于既往无心脏病史或心脏功能状态较好的患者,在治疗时同样不能放松警惕。
忽视心脏问题导致最后出现急性心衰无可挽救的情况也真实地在我们的肺癌病友中发生过,所以也想请大家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
除了患者本人需要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外,我们的家属在陪伴治疗的过程中也不能疏忽大意。
如果患者频繁出现心慌、胸闷、心悸、半夜辗转睡不着等情况,需要重视,家属可将每次的情况进行记录,如什么时间出现什么症状感受,持续时间多久等,还可以在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简单把脉估算患者此时的脉动次数,以便后续向医生反映。
总而言之,不论症状轻重缓急,心脏问题大意不得,做到对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并引起重视,于长久的治疗百利而无一害,也希望诸位肺癌患友及家属在治疗途中能警觉,以便发现异常,“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