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体质研究 : 中医体质学引言

王琦
 自医学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重视体质类型的划分,西方医学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了体质分类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对体质形成、体质特征与分型以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关系已有-定的论述。目前国际体质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日本汉方医学就有专门的体质研究机构和医学杂志,西方结合遗传学对体质的研究亦在不断加强。而中医体质学从生理、病理、心理三维结构研究,直接为临床服务,他们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特色,因而中医体质学将为人类体质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不久前中医体质学被列为中医基础教材主要内容之一,李德新教授主编的《中医名词规范》也将中医体质学列为中医基础范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中医基础理论也收入了中医体质学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中医体质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一文
(0)

相关推荐

  • 中医说阳虚的病人,夏至后滋阴就能起到养阳的效果,是真的么?

    从本人自幼就是阳虚体质.之前五六岁经历了一次全身麻醉手术:特殊时期十二岁的我又经历手术切除扁桃体半麻醉.十六七岁去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地处江西波阳湖,地理位置告知我对一个阳气虚损的年青人不免五脏皆为寒, ...

  • 能量医学的漫谈

    能量医学是什么?是骗子吗?他的理论根基是什么?他能做什么?今天就要解释一下. 这就是一个悖论,电灯发光是电能发光,还是钨丝发光,这是一个悖论,是物质医学与能量医学的争论点,能量医学认为是电能发光!逻辑 ...

  • 王济

    王济,女,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琦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医体质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方法研究.中医体质治未病与养生保 ...

  • 中医养生——阳虚体质

    阳虚质 定义: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制状态.常因先天阳气不足.久病损伤.居住环境寒凉,或平时喜欢吃寒凉食物等原因导致. 常见表现:由于阳气不足,身体失于温 ...

  • 经方体质研究 : 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王乐羊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正在创造新的文明.但是存在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古老中医并未因此而昙花一现,恰恰相反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内涵在当前还不时显现出奇光异彩.不久前召开 ...

  • 经方体质研究 : 医学体质学研究谈

    医学体质学研究谈 任廷革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 ...

  • 经方体质研究  : 韩国体质说

    <东医寿世保元>   东武 李济马 著 存其心者 责其心也  心体之明暗 虽若自然而 责之者 清 不责者 浊  马之心觉 黠於牛者 马之责心 黠於牛也  鹰之气势 猛於鸱者 鹰之责气 猛於 ...

  • 经方体质研究  : 关于体质多毛与麻黄证

    有网友称麻黄体质多毛,考之于内经,体表毛发之盛衰反映了三阳经气血之盛衰.气血盛则毛密而长,气血衰则毛疏而短.但如阳明经气血盛,则可耐麻黄之汗,也可耐大黄之下.是否就是麻黄体质,还需分析. 将灵枢--阴 ...

  • 中经方体质研究  : 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发布时间:2009-04-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 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 ...

  • 经方体质研究  : 关于体质学说的思考

    人体对物质的代谢以及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是客观的.比如人们每天吃馒头,它的吸收转化过程是客观的,同样的,人们吃了萝卜以后,基本上都会排气,再进一步,人们吃了黄芪以后,其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这说明了一 ...

  • 经方体质研究  : 黄芪体质的人能直接服用小柴胡汤吗

    某人感冒,症状轻微未加留意,几日后出现忽冷忽热.胃部不适.想吐的感觉. 这正对小柴胡汤证.但此人体型略胖,腹部松软按之无力,从外表看属于黄芪体质. 请问这种情况直接用原方还是与黄芪方合方使用呢. -- ...

  • 经方体质研究  : 姚明体质与脚伤

    去年的二月,姚明就曽因为左脚应力性骨折无缘季后赛.这一次,还是左脚,再一次让大姚远离了赛场-- "姚明怎么看起来一瘸一拐的啊?" "应该是膝盖撞的那下还疼吧." ...

  • 经方体质研究  : 爱情.体质

    爱情.体质 这是一段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作者根据著名经方家 黄煌 教授体质学说自编自写而成,毫无抄袭之嫌,不当之处请指教. 作者:董旭 第一回:冰山下的雪莲花 在距今200年前的清王朝有一享誉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