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喦:打出中国新山水画的样板
2019-08-08 16:50
作者 :施晓琴
“55年前,也就是1964年,钱松喦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这次画展后来被华君武称为‘中国新山水画的样板’。此后,钱松喦以其样板的作用影响和带动了整个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并创造了他独有的艺术面貌。因此,在其诞辰1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用120件作品来纪念这位20世纪伟大的画家。”今年是著名山水画家钱松喦诞辰120周年,7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笔墨松喦——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上,展览策展人陈履生说道。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如果细数他有生之年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似乎并不能够让人一下子看到这位画家在美术史上的独特贡献。但如果从他的艺术履历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与创新来看,他的举足轻重便一目了然。这也是此次展览想要表达的。
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钱松嵒作品20件和家属提供钱松嵒作品100件,以及诗稿、创作草图等珍贵文献资料75件,通过“祖国山河抖擞描”“迢迢我自江南来”“拾翠披云寻我师”3个主题,提炼出了钱松喦艺术道路上的重要经历、风格转变及其绘画语言的独特性。
对景写生 早于“壮游”之前
钱松嵒家中四代以教书为业,家学渊源深厚,因此他自幼便接受诗文书画的教育和熏陶;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这是其绘画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钱松嵒师从胡汀鹭研习中国传统绘画,刻苦临摹石涛、石谿、唐寅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初次对如透视、色彩、解剖、光影等西画技法有了接触和了解,为日后创新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1979年,钱松嵒在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作画
从钱松喦出生于晚晴时期及其接受艺术启蒙的经历来看,他早期是一个有着深厚功底的传统文人画家。1929年,民国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钱松喦一人就入选了2幅作品——《寿者相》和《山水》。“考察钱松嵒的早期作品,可以看出其与大多数同代人一样,并没有脱离从临摹入手的学画方式,但他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可能是受到当时新学的影响,也可能是他领悟到了现实与画谱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陈履生通过研究其作品发现,钱松喦13岁就开始对景写生,不断从真实山川中获取思考和灵感的源泉,在艺术的探索过程中,钱松喦表现出多路向发展的特征。
1964年,钱松嵒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写生
钱松喦21岁(1920年)时就作了以对景写生为基础的,描绘无锡鼋头渚、锡山、惠山诸名胜的12幅山水画,表现出了他对家乡山水的体认。在不断深入表现他熟悉的太湖流域的山山水水之时,钱松喦寄希望用新山水、新内容来焕发艺术的时代光彩。他的山水画兼及农家和渔民生活,既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江南传统,又有了不同以往的现实气息。《善卷之春》《渔村饭香》《杏花春雨江南》,都是在江南风情中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生活。而到了1958年的《江南春》《春耕》就有了明显的不同,表现时代主题再也不是新旧结合中的点缀,或者是过去文人所擅长的点睛之笔,而是一种全新的格局和气象。
1963年,钱松嵒在南京寓所
钱松喦真正闻名全国,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他参加了那场著名的二万三千里的写生壮游行动,及壮游归来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专题展览,但是,他在山水画中对景写生的追求和实践,早已开始了。这对于深受旧时代影响,文人画笔情墨趣已深入骨髓的钱松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突破。“早年钱先生虽在古贤范本中得秀逸之气,但画风尚未摆脱古人样貌,直到新中国建立,其艺术才真正发生质变走上巅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自此,他转变了画家脱离大众自视高雅的身份意识,重新认识到生活与人文之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意义,以传统毫端追踪时代大势,不断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画幅之中,将曾经空洞贫乏且远离生活的山水拉回现实,实现了艺术的经世致用。
突破自我 描绘祖国山河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钱松嵒每年都要跋山涉水,遍览名山大川,拜谒革命圣地,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创作激情,表现新中国的巨变。在20余年的时间中,钱松喦几乎走遍了所有的革命圣地,在“江苏省国画工作团”历时3个多月、跨越全国8省的写生壮游中,“老画家”钱松喦担任副团长。团长傅抱石提到钱松喦说过:“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延安。”在此后的数年中,他创作了大量革命圣地山水画,其中《红岩》《延安》等负有盛名,在一个时期内起到了示范作用。陈履生认为,在钱松喦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生产建设题材作品中,有一个从点缀到集中表现的发展过程。到了60年代,出现了为时人高度赞誉的《常熟田》,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这幅作品也代表了钱松喦在新山水创作方面的高度。
上世纪70年代初,钱松嵒指导学员写生
众所周知,传统山水画的经营位置自明清以降便趋于程式化。钱松嵒从此处着眼,大胆取舍,打通花鸟山水之界限,模糊主次选景之差异,甚至以某单一植物作为主景而将山川平原作为配景,创造了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如他以独松为题材“一树成图”,将传统经典图像符号进行大刀阔斧的个性化改造,推出了造型雄奇瑰伟的“钱家松”图式。
1977年,钱松嵒正在绘制《枣园曙光》
钱松嵒对构图的推敲打磨亦值得关注。很多图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中被反复运用,举一反三的微妙差异使其中匠心彰显无遗。比如《常熟田》系列作品,他跳出了传统“三远法”窠臼,以一种鸟瞰的视角将原本应该水平展开的稻田“竖”了起来,同时采用“满构图”的方式,将整个画面绝大部分的稻田进行了由实到虚的处理,实现了视觉上的单纯而丰富。这种构图脱胎于写生又超越了写生,未脱离古趣,又令今人常看常新。
1985年2月,钱松嵒在南京寓所为少儿书画会作画
“他的每一笔都是‘钱松喦’。”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感慨,钱松喦的独特性在于把传统经典中最醇厚的那一部分释放出来,跟最鲜活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他的融合是有相当大跨度的。“同时代很多画家的笔墨也在向现代转换,但现在回头再看,钱松喦的意义恰恰在于他坚守传统经典的初心,又与时俱进,用最古老的矛攻下了最现实生活的盾。传统中国画经典构建里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语言进入到笔墨本身,而不是整张画里面有语言。就如当一座艺术高楼里面的每一块砖头里面都有自己的语言时,就真正确立了自己的语言构建。”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钱松喦由旧变新,由新而引领时代,成为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既顺应潮流又继承深厚文学血脉的一代名家。“此次展览不仅是展出钱松喦有感于时代、有感于生活而记录下的真与美,更在于鼓励和引导当下的画家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艺术精品。”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说。
作品欣赏
红岩 钱松喦 1962年 104×81.5cm 中国美术馆藏
常熟田 钱松喦 1963年 52.8x35.7cm 中国美术馆藏
锦绣江南鱼米乡 钱松喦 1972年 117×67.5cm 中国美术馆藏
古塞驼铃 钱松嵒 1962年 98×76.7cm 中国美术馆藏
陕北高秋 钱松嵒 1960年 34×28cm 中国美术馆藏
西陵峡 钱松嵒 1960年 54.7×71.2cm 中国美术馆藏
喜看稻菽千重浪 钱松嵒 1964年 64×45.7cm 中国美术馆藏
连云港 钱松嵒 1964年 126×210.5cm 中国美术馆藏
徂徕山 钱松嵒 1962年 26.6×53.8cm 中国美术馆藏
宫鞋石 钱松嵒 1963年 46.6×46.6cm 中国美术馆藏
鱼簖 钱松嵒 1960年 68.5×44cm 中国美术馆藏
榕谷歌声 钱松嵒 1963年 68.7×45.1cm 中国美术馆藏
三门峡 钱松嵒 1963年 60.1×53.2cm 中国美术馆藏
瘦西湖 钱松嵒 1956年 54.6×90cm 中国美术馆藏
芙蓉湖上 钱松嵒 1958年 107.9×64.6cm 中国美术馆藏
东方春永 钱松嵒 20世纪80年代 107×76.5cm 中国美术馆藏
延安 钱松喦 20世纪70年代 54.5×38cm 中国美术馆藏
黄海渔场 钱松喦 20世纪50年代 49×69cm 中国美术馆藏
无数银山积海盐 钱松嵒 1959年 73.5×45.5cm 中国美术馆藏
登华山 钱松嵒 20世纪60年代 100×55cm
黄山天都峰 钱松嵒 20世纪60年代. 27×36.5cm
江南鱼米丰 钱松嵒 20世纪70年代 51×83cm
劲节长青 钱松嵒 1981年 69×57.5cm
马迹山 钱松嵒 20世纪70年代 69×135cm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钱松嵒 20世纪60年代 55.5×41cm
梅园香雪 钱松嵒 20世纪50年代 33×44.5cm
武州河上 钱松嵒 1959年 49×54.5cm
太平县 钱松嵒 20世纪60年代 36.5×26.5cm
湖上小景 钱松嵒 20世纪80年代 44×34cm
善卷洞 钱松喦 20世纪60年代 81×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