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姿作品《盛夏三峡行,重温战友情》
《作家驿站》欢迎您!
盛夏三峡行,重温战友情
文/烟雨朦朦
好羡慕我家老杨他们这些当过兵的人,每年八一好似约定俗成,天经地义,说一不二地相聚一起重温战友情,连北京工作的、长沙工作的,都按时赶来一一军人风采依旧!
当然,我们这些"军嫂"今年也屁颠屁颠儿地跟去三峡觅得一份淸欢。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我们此次是到两坝一峡(宜昌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西陵峡)观光游览,尽管酷暑难耐,但不虚此行。
盛夏的三峡大坝以最高的"热"情"烤"验我们。
我们首先直奔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一一三峡大坝,进入大坝堪比上飞机,安检非常严格,老吴两口子自带的茶水还得当面喝上一口方可通行。进入景区,一下车,热浪扑面而来,没想到山城宜昌的"炎"值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大常徳。我们在于导的带领下乘电梯上山顶先去俯视三峡大坝。山顶温度猛然增加,估计不会低于四十五度。全是钢筋混凝土浇筑,几乎找不到一丝阴凉,灼热的阳光像万能胶粘附在皮肤上,烤五花肉似的,如果时间长一点个个都会蒸干变成木乃伊吧,但依然没能阻挡游客们登上碉堡形的瞭望塔。站在塔顶,放眼望去,三峡工程的全貌尽收眼底。四周群山巍峨,重峦叠嶂,绵延万里,略无阙处。浑黄的长江如一条躁动的巨龙匍匐在山脚,滔滔江水在烈日下反射着龙鳞似的光芒。三峡大坝霸气十足地横卧在江面上将滚滚长江水截流成175米高的落差,创造出高峡出平湖的雄奇美景。山顶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炭黑色的截流石,呈三角状,大概只有这种形状的石头才可以稳扎在汹涌的江水底下而不被冲走吧。然后我们便去185观景台近距离观看大坝的整体结构,到三峡截流纪念馆了解当年的辉煌,仰视大坝的雄伟壮观,唯一遗憾没能赶上泄洪的日子。
晚上7点半,我们乘坐豪华游轮体验航行穿过葛洲坝闸门可算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夜晚的宜昌城一扫白日的火热,竟然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站在船头迎着清凉的江风,神清气爽。岸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将整个城市辉映得如同白昼,就连深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也格外清晰醒目。大约两个小时左右便听见船上工作人员通知,游轮即将穿过葛洲坝航道闸门。坐在船仓舒适座椅上的游客们立马涌向舱外。游轮已经驶进只能容下一艘船穿过的航道了,船的两侧是垂直高耸的水泥墙壁,人站在船上向上望,如同井底之蛙,心里不由想起瓮中捉鳖这个词儿,不觉好笑。"要关闸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赶紧挤进人群,站在船尾目不转睛地盯着闸门,只见两扇高大的厚重的铁门比蜗牛还蜗牛慢慢地往中间合拢。再瞧船下的水位线,竟然飞速上升。一米,二米,三米?那速度好像停不下来似的。我们仿佛踩了筋斗云一下子从水面跃到了半空中,与大坝上的公路平齐了。一直到闸门上方一条多年来冲刷留下的明显水位痕迹才停止。这时候闸门已完全紧闭。我又跟着船尾的游客们涌向船头,这时的游轮完全荡舟湖面之中。
盛夏的龙进溪以最美的柔情拥抱我们。第二天,我们乘船前往三峡人家,轮船穿梭在两岸夹峙的西陵峡上,当年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面顿时脑际闪现。码头靠岸,我们一头扎进龙进溪的怀抱。毛毛雨也时不时地凑热闹,使得这儿的气候更加宜人。黛青色的山腰云雾缭绕,明黄的溪面雾气蒸腾。漂亮的土家幺妹儿举着小伞翘首伫立在帆船上,壮硕勤劳的土家汉撒网捕鱼劳作在溪水塘,洁白的鸭子立在溪石上悠然自得梳理着打湿了的羽毛,再加上一时间,溪谷里笛声婉转、琴声悠扬,空荡荡的心一下子被溪谷中丝丝缕缕牵绊,恍如隔世,又恍如置身天上人间,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盛夏的巴王寨以最真的性情欢迎我们。午饭后我们又乘船来到巴王寨,乘扶摇电梯上到山寨。这里不论是房屋建筑,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还原了古代巴人的文化特色。相传当年巴人是为了躲避战火而藏匿于深山老林,筑石为城,占山为王,建立了神秘的巴王寨。巴王宫外日夜有手持长枪的卫兵站岗把守。巴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篾匠铺、剃头铺、缝纫店、姜糖铺、铁匠铺、乐器行……世外桃源!纯朴好客的巴人们还为我们展示了当地特色的歌舞,袅袅的歌声在巴山中回响,牵着游客们的思绪飘向久远久远……
在盛夏的时光深处,纵使热浪滔天,但能觅得这样一份美丽,这样一份悠然,这样一份清欢,又何乐而不为呢?盛夏三峡行,重温战友情!嘻嘻……怎么没有同学节,朋友节呢?
作家档案
朱英姿,湖南人,笔名烟雨朦朦。高级教师,业余生活丰富,兴趣广泛。喜欢太极,舞蹈,绘画,登山、旅游,写作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