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八十二)
转:家长百事答
1.
不要让感觉停留在被约束的苦楚上;
而要去体会自律的“优越感”和“爽”;
不要让心思放在任务的负担感上;
而要去体会承担的“荣誉感”和“强”;
心理学说简单也简单,就是选对感觉!
2.
视野苟且的,纵容情绪的,懒散沮丧的;
都是会吃人的负能量;
就像驾车时,要离开泥路奔赴大道一样;
行人生路,也要远离负能量人群;
去寻找能给人光明、温暖和力量的群体;
3.
有选择,就会花心思耗费;
没选择,就会专注于突破;
对人心而言,“确定”是最佳助缘;
没有“确定”的话,“没选择”也是增上缘;
4.
世上的事并不复杂;
符合规律就轻松愉悦、收获满满;
不符合规律就身心俱疲且行无所得;
但如何找到规律呢?
一种是多体验,不明就里的就体验到那个符合规律的“对的感觉”,不必懂,但会;
一种是从智慧上搞清楚规律,从而按照规律去点滴实践,逐渐体会到“对的感觉”。
5.
告诉孩子什么对什么错,是传道;
带着孩子体验并感受到对错,是授业;
解答孩子践行路上的对错谜团,是解惑;
这三者都做到了,是完整的教育;
6.
为什么坏脾气总给最近的人,因为安全;
在安全区内“任性”是人人共有的习性;
不同在于:
有同理心的人考虑对方感受,脾气消退;
肯自律的人要求自己平和,脾气化解;
有智慧的人见解上无冲突,脾气不生。
7.
孔子观人有三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说的是动机,其实本质能看到:品行是义是利、志向是宏是敝;
观其所由,说的是过程,其实本质能看到:心意是诚是伪,态度是勇是避;
察其所安,说的是习气,其实本质能看到:其乐驻于何处、其惧藏于何处;
性、情、理均察,自无漏。
8.
肯承担的人是栋梁之料;
但若不会团结和表达,则只配窗棱之才;
不要以为努力做事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人有“性、情、理”三部分;
团结是“情”的表现,表达是“理”的表现;这两者也都是一个人强大所必须的部分。
9.
压迫出来的优秀和鼓励出来的优秀一样吗?不一样!
前者带着根本上的拒绝,后者带着骨子里的喜欢;
看平时没差别,当需要突破时一目了然;
前者抵御压力想逃,后者享受快乐钻研;
10.
很多人以为育子就是两个极端:
要么压迫,要么溺爱。
甚至简单粗暴的认为:严格而有规则算压迫,尊重而有鼓励算溺爱,大错特错。
科普下:
严格不是压迫,是公正,不尊重才压迫;
尊重不是溺爱,是公平,无规则才溺爱。
尊重而严守规则,是公平公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