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年11月
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张万里、刘英伟、芦德智、徐青雨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
目的:观察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4—2016-4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4例小儿体表血管瘤临床资料,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42%;在观察和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瘤体皮肤感染,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结论: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操作简单,治疗后无瘢痕,容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聚桂醇注射液;小儿;体表血管瘤
文献编号:
DOI:10.16073/j.cnki.cjcpt.20170711.007
小儿体表血管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多发生于新生儿期,少数在婴幼儿期发生。同时多生长于头部、面部、腹部、足部以及口腔等处,造成患儿容貌缺损的同时,发生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溃烂、出血、感染等,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小儿血管瘤在生长期发展迅速,临床应该及时给予治疗。在临床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注射硬化剂、放射治疗以及激光治疗,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有些治疗方法治疗难度大,容易造成严重并发症[1]。而局部用药可以减少全身服药不良反应,并且适用于较小局部病灶。本文作者结合2015-4—2016-4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4例小儿体表血管瘤临床资料,分析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科学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4—2016-4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4例小儿体表血管瘤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48例;年龄3-8个月,平均年龄(4.15±2.08)个月;血管瘤位于头皮31例,面部26例,躯干16例,四肢10例,外阴1例;最大面积33cm×6cm,最小面积0.5×0.5cm。
1.2 方法
1.2.1 药物
1%聚桂醇注射液。
1.2.2 方法
对注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采用带有皮试针头的注射器抽取聚桂醇注射液,然后从血管瘤瘤体外周0.5cm的正常皮肤进针,回抽静脉血确认进针位于血管瘤腔内,再将注射器内的聚桂醇注射液向瘤体周围及瘤体中央注射。依据患儿年龄、血管瘤部位、血管瘤大小选择合适的注射量,一般注射量为1-5mL,注射后压迫穿刺点10-15min。第一次注射量为1-2mL,最大剂量不能超过肿瘤体积的1/2。观察临床患儿治疗效果,未痊愈患儿可在治疗2周依据肿瘤大小调整剂量重复注射,注意重复注射剂量不超过5次[2]。同时注射过程中,注射药物不宜过浅,进针过浅容易造成瘤体表面溃烂,过深会划破皮下正常组织出现瘢痕。
1.3 疗效判定
痊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肤黏膜正常,无瘢痕、功能障碍;
显效:瘤体缩小3/4;
有效:瘤体缩小1/2;
无效:瘤体无缩小,甚至有增大趋势[3]。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疗效情况
84例患者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42%,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在观察和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瘤体皮肤感染,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传统对血管瘤的治疗采取等待退化方法,但按照血管瘤的生长特点临床治疗应该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而不是盲目的等待退化,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当前,临床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有直接进行手术切除,激光扫描等,手术治疗可一次性切除病灶,但是患者的创伤较大,容易造成组织缺损或者发生继发性畸形[4]。特别是对于面部的血管瘤,会影响其容貌外观。所以,在临床中对于头面部的的治疗家长多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而采用硬化剂进行治疗,不同的硬化剂通过不同的记录破坏血管内皮,实现治疗的目的。临床使用的多数硬化剂都会有存在并发症,例如发热、针刺点感染、出血、瘢痕等,并且对患儿的治疗年龄有限制,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本文采用的1%聚桂醇注射液属于聚氧乙烯月桂醇类化合物,通过局部注射后,破坏内皮细胞,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5]。同时还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即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闭塞静脉血管,从而产生硬化作用,进一步促进瘤体萎缩、消退,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1%聚桂醇还具有麻醉作用,在注射过程中,患者通过小,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治愈后患儿皮肤色泽。弹性接近于症状,基本不会出现瘢痕。特别是对于头面部难以切除的血管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最重要的是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后,血管瘤会立即肿胀,几天后会自行消退,不会发生全身性炎性反应或局部变化[6]。同时1%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以聚桂醇为主要成分的硬化剂,聚桂醇属于两性分子,会形成分子团,从而与表皮细胞表面的细胞膜脂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内皮受损并脱落。所以,细胞损伤和继而产生的血管内栓是聚桂醇注射液发挥作用的基础。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84例患者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42%,其治疗疗效较高。同时在观察和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瘤体皮肤感染,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由此提示治疗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用药安全、有效。
总而言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疗效理想,对于年龄小。瘤体位于功能部位、面部的患儿,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有效地控制率病灶的增殖,并且对外观的影响小,会促进消退期的提前。同时治疗后无明显瘢痕,符合美容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微信号:硬化网